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移除 4,545 位元組, 1 年前
以“郑国,西元前806年周封。”替换内容
{{reflis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鄭 </big> ''' |- |  [[File:T010fd960400e8a1835.jpg |缩略图|居中|[https://p1.ssl.qhimg.com/t010fd960400e8a1835.jpg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2164481&sid=2290373 来自 360 的图片]]]|-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郑,zhèng,从奠(关,关口、要塞)从邑(阝yì),[[周朝国名]],在今河南郑州一带。 周厉王子友所封。周宣王弟郑桓公邑。从邑奠声。[[宗周]]之灭,郑徙潧洧之上,今新 是也。 属左右结构汉字,基本字义是[[中国]]周代诸侯 名,在今河南省郑州一带:~人买履(讽喻那些只相信教条 不顾客观实际的人);郑也是中国的一个姓。=='''基本信息'''==中文名称; 外文名称;state in today's Henan; surname 拼音;zhèng 注音;ㄓㄥˋ 部首; 总笔画;8 部外笔画;6 四角码;87827 五笔;udbh 郑码;uagy 统一码;90D1 仓颉;tknl 笔顺;43113452=='''基本信息'''==拼音:zhèng 注音:ㄓㄥˋ 简体部首:阝 部外笔画:6 总笔画:8 五笔86&98:UDBH 仓颉:TKNL 郑码:UAGY 笔顺编号:43113452 四角号码:87827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90D1=='''字形结构'''==汉字首尾分解: 关阝 汉字部件分解: 丷天阝 笔顺编号: 43113452 笔顺读写: 捺撇横横撇捺折竖 郑字本来左边都是 "奠"字,在1955年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后才被强制改为 "关"字 。港澳台和海外华侨华人仍然使用繁体。=='''基本字义'''==①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初陕 西 省华县一带,后迁至河南新郑一带。 ② 姓。=='''详细释义'''==发音: zhèng <名> 1、形声。从邑,奠声。从邑、从阜,与地名、邦域有关。本义:周代诸侯国名,姬姓。 2、同本义 [Zheng state]郑,京兆县,周厉王子友所封。从邑、从阜,奠声。宗周之灭,郑徙缯洧之上,今新郑是也。--东汉·许慎《说文》至于南郑。--《穆天子传》。此旧郑也。郑穆公使视客馆。--《左传·僖公三十三 元前806 》。 3、 西都畿内地。周宣王 季弟友(桓公)于此 在今陕西华县境。其后犬戎杀周幽王,桓公死之,其子武公与晋文侯定平王于东都,武公迁居东都畿内,都新郑,即春秋之郑国。战国时为韩所灭。又如:郑声(郑国音乐);郑风(《诗》十五国风之一)。 4、原指春秋战国时郑国的民间音乐,后与所谓雅乐对举,指与雅乐相背的"淫邪之音" [wanton music]改华服以就紫,变雅音而入郑。--《惟皇诫德赋》。 5、又如:郑音(本指春秋时郑国的音乐,后多指俗乐)。 6、姓氏之一。=='''演变过程'''==篆文 金文 甲骨文=='''古籍解释'''==康熙字典 《酉集下》《邑字部》·郑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直正切,音㽀。国名。《释名》郑,町也,地多平町町然也。《正字通》郑本西都畿内地,周宣王封其弟友,是为郑。桓公寄孥与贿于虢郐,其子武公,定平王于东都,因徙其封,施旧号于新邑,是为新郑。今河南开封府郑州是也。 又南郑,县名。今属陕西汉中府,桓公封邑在畿内,为西郑,汉中在京兆之南,故称南郑以别之。《一统志》南郑,古褒国附庸之邑。桓公殁,其民南奔居此,因曰南郑。 又《广韵》,郑重,殷勤之意。《前汉·王莽传》非皇天所以郑重降符命之意。 又姓。《集韵》郑灭于韩,子孙因以国为氏。=='''常用词组'''==①郑重 zhèngzhòng (1)[serious;solemn]∶严肃认真 郑重宣誓 (2)[attentive]∶审慎,殷勤 ②郑州Zhèngzhōu [Zheng zhou] 河南省省会。位于河南省中部,临黄河,在京汉、陇海铁路交汇处,市区面积1000平方公里,人口197万。为交通枢纽,黄淮平原物资集散地,中国新兴的棉纺工业基地。=='''方言集汇'''==1.粤语:zeng6 2.客家话:[海陆丰腔] chang6 [宝安腔] cang3 [客语拼音字汇] cang4 [客英字典] chang5 [台湾四县腔] cang5 [陆丰腔] chang6 [东莞腔] cang3 [梅州腔] chang5 3.潮州话:dên7(tēⁿ) dêng6(tẽng) 4.温岭话:qìng1 5.吴语:seng2 同吴语"陈"发音 6.闽南语:Tēnn/Tīnn<ref>[https://guoxue.baike.so.com/query/view?type=word&title=%E9%83%91 郑], 360国学 ,</ref>=='''参考文献'''==
11,30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