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

增加 778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 | 圖像 = [[File: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1.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www.tianya999.com/uploads/allimg/150729/2304-150H9101H6-51.jpg 原圖鏈接]]] | 圖像說明 =
| 出生日期 =1942年6月7日
| 國籍 = 中國利比亚:苏尔特 | 别名 = 欧麦尔·穆阿迈尔·卡扎菲
| 職業 =利比亚政治家、军事家、政治理论家
| 知名原因 = 前任利比亚最高领导人
| 知名作品 = </br> </br> </br> </br>
}}
'''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1942年6月7日—2011年10月20日)
 
[[利比亚]][[政治家]]、[[军事家]]、[[政治理论家]],逊尼派穆斯林,利比亚革命警卫队上校,利比亚九月革命的精神领袖,前任利比亚最高领导人。
 
*1969年9月1日,他领导“自由军官组织”发动政变,推翻伊德里斯王朝,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任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并晋升为上校。
 
*1970—1972年,任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兼国防部长,后改国名为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
 
*1982年至1983年任非洲统一组织主席。卡扎菲还是利比亚作协的名誉主席<ref>[http://book.ifeng.com/shuping/detail_2011_08/29/8754900_0.shtml 作为小说家的卡扎菲)]凤凰网.2011-08-29[引用日期2016-04-13]]</ref> ,
 
*2001年6月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的《卡扎菲小说选》中文版问世。 <ref>[http://www.people.com.cn/GB/guoji/25/96/20010627/498322.html《卡扎菲小说选》中文版问世]人民网.2001-06-27[引用日期2016-04-13]]</ref>
 
*2008年9月,在地中海港口城市班加西,200多位顶着王冠或手握黄金权杖的非洲国王、酋长们将“万王之王”的头衔授予了利比亚领导人穆阿迈尔·卡扎菲。<ref>[http://news.sohu.com/20090212/n262191570.shtml 卡扎菲成非洲万王之王]搜狐新闻.2009-02-12[引用日期2016-04-13]]</ref>
 
 
*2011年2月17日,利比亚爆发“愤怒日”大规模示威抗议,要求政府下台。
 
*2011年3月19日起,[[英国]]、[[法国]]、[[美国]]等多国军队发动对利比亚的空袭。卡扎菲号召其支持者抗击反对派武装和[[北约]]。卡扎菲在电话中警告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如果自己丢掉政权,恐怖集团将在中东崛起并必将攻击欧洲。<ref>[http://news.ifeng.com/a/20160110/47008877_0.shtml 希拉里邮件:美国为黄金石油军事干预利比亚]凤凰网.2016-01-10[引用日期2016-06-17]]</ref>
 
 
*2011年8月22日利反政府武装攻入首都的黎波里,宣称夺取控制权; 卡扎菲政权正式倒台。
 
*2011年10月20日,执政当局占领卡扎菲残余的最后一个据点苏尔特, 卡扎菲及其接班人穆塔西姆死于枪杀。执政当局武装将两人遗体送至米苏拉塔一处肉类冷藏库中向市民展览了4天 后秘密下葬。卡扎菲身亡后,利比亚分崩离析。<ref>[http://news.ifeng.com/a/20160110/47008877_0.shtml 希拉里邮件:美国为黄金石油军事干预利比亚]凤凰网.2016-01-10[引用日期2016-06-17]]</ref>
 
== 基本信息 ==
外文名 :مُعَمَّر القَذَّافِي‎ Muʿammar al-Qaḏḏāfī(阿拉伯语)、Muammar Muhammad Abu Minyar al-Gaddafi(英语)
 
[[File: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3.jpg|缩略图]]
 
别 名: 欧麦尔·穆阿迈尔·卡扎菲
接班人:穆塔西姆·比拉·卡扎菲
==== 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 ====
 
==视频==
 
 
 
{{#iDisplay:e08210k691w|480|270|qq}}
 
[[利比亚]][[政治家]]、[[军事家]]、[[政治理论家]],逊尼派[[穆斯林]],[[利比亚]]革命警卫队上校,[[利比亚]]九月革命的精神领袖,前任[[利比亚]]最高领导人。
 
*1969年9月1日,他领导“自由军官组织”发动政变,推翻[[伊德里斯]]王朝,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任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并晋升为上校。
 
*1970—1972年,任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兼国防部长,后改国名为[[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
 
*1982年至1983年任[[非洲]]统一组织主席。[[卡扎菲]]还是[[利比亚]]作协的名誉主席<ref>[http://book.ifeng.com/shuping/detail_2011_08/29/8754900_0.shtml 作为小说家的卡扎菲)]凤凰网.2011-08-29[引用日期2016-04-13]]</ref> ,
 
*2001年6月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的《卡扎菲小说选》中文版问世。 <ref>[http://www.people.com.cn/GB/guoji/25/96/20010627/498322.html《卡扎菲小说选》中文版问世]人民网.2001-06-27[引用日期2016-04-13]]</ref>
 
*2008年9月,在[[地中海]]港口城市[[班加西]],200多位顶着王冠或手握黄金权杖的[[非洲]]国王、酋长们将“万王之王”的头衔授予了[[利比亚]]领导人[[穆阿迈尔·卡扎菲]]。<ref>[http://news.sohu.com/20090212/n262191570.shtml 卡扎菲成非洲万王之王]搜狐新闻.2009-02-12[引用日期2016-04-13]]</ref>
 
 
*2011年2月17日,[[利比亚]]爆发“愤怒日”大规模示威抗议,要求政府下台。
 
*2011年3月19日起,[[英国]]、[[法国]]、[[美国]]等多国军队发动对[[利比亚]]的空袭。[[卡扎菲]]号召其支持者抗击反对派武装和[[北约]]。[[卡扎菲]]在电话中警告[[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如果自己丢掉政权,恐怖集团将在[[中东]]崛起并必将攻击[[欧洲]]。<ref>[http://news.ifeng.com/a/20160110/47008877_0.shtml 希拉里邮件:美国为黄金石油军事干预利比亚]凤凰网.2016-01-10[引用日期2016-06-17]]</ref>
 
 
*2011年8月22日利反政府武装攻入首都的[[黎波里]],宣称夺取控制权; [[卡扎菲]]政权正式倒台。
 
*2011年10月20日,执政当局占领[[卡扎菲]]残余的最后一个据点[[苏尔特]], [[卡扎菲]]及其接班人穆塔西姆死于枪杀。执政当局武装将两人遗体送至米[[苏拉塔]]一处肉类冷藏库中向市民展览了4天 后秘密下葬。[[卡扎菲]]身亡后,[[利比亚]]分崩离析。<ref>[http://news.ifeng.com/a/20160110/47008877_0.shtml 希拉里邮件:美国为黄金石油军事干预利比亚]凤凰网.2016-01-10[引用日期2016-06-17]]</ref>
 
== 人物生 ==
'''早年 经历时期'''
*1942年, [[ 卡扎菲 ]] 出生在 [[ 利比亚 ]] 沙漠中部, [[ 苏尔特 ]] 以南50英里的 [[ 阿布哈迪 ]] [[ 卡扎菲 ]] 的家庭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游牧部族家庭,全家都靠出租骆驼维持生计。
*1951年, [[ 利比亚 ]] 获得独立时, [[ 卡扎菲 ]] [[ 苏尔特 ]] 一所小学读书。
*1956年, [[ 卡扎菲 ]] [[ 利比亚 ]] 中南部塞卜哈读中学。之后 [[ 卡扎菲 ]] [[ 利比亚 ]] 第三大城市米 [[ 苏拉塔 ]] 读书。
*1961年,在 [[ 班加西利比亚 ]] 大学攻读历史,后在班加西军事学院学习。
*1963年, [[ 卡扎菲 ]] 放弃了已经学习了两年的大学历史专业,加入保卫国王的精锐部队—— [[ 昔兰尼加 ]] 卫队,进入 [[ 利比亚 ]] 皇家军事学院学习。
*1965年,在 [[ 利比亚 ]] 陆军服役。
*1966年,他获得了去 [[ 英国 ]] 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培训的机会。
'''非洲雄狮'''
 
[[File: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4.jpg|缩略图]]
*1969年9月1日,卡扎菲领导“自由军官组织”发动“九月革命”,推翻伊德里斯王朝,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出任革命指导委员会主席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并晋升为上校。
*1969年9月1日,[[卡扎菲]]领导“自由军官组织”发动“九月革命”,推翻伊德里斯王朝,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出任革命指导委员会主席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并晋升为上校。  *1970到1972年, [[ 卡扎菲 ]] 任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兼 [[ 国防部长 ]]
*1977年,改国名为“ [[ 大阿拉伯利比亚 ]] 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成为“革命导师与领导弟兄”,任“人民委员会总秘书处总秘书”,成为革命领导人兼任武装部队最高统帅。
*1979年3月,辞去一切行政职务,只保留“革命导师和兄弟领袖”称号。
*1982年至1983年,任 [[ 非洲 ]] 统一组织主席。
*20世纪80年代初, [[ 卡扎菲 ]] [[ 苏联 ]] 采购军事装备。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步修复与 [[ 美国 ]] 关系。21世纪初, [[ 利比亚 ]] [[ 卡扎菲 ]] 领导下与西方关系改善。
*2000年, [[ 非洲 ]] 统一组织首脑会议在多哥首都洛美召开, [[ 卡扎菲 ]] 率领代表团参加。
*2009年9月23日,首次在 [[ 联合国 ]] 亮相的 [[ 利比亚 ]] 领导人 [[ 卡扎菲 ]] ,在联大一般性辩论上发表演讲。
'''日落西山'''
*2011年2月16日, [[ 利比亚 ]] 爆发大规模示威抗议,民众要求从1969年就已经上台统治长达42年的革命领导人 [[ 穆阿迈尔·卡扎菲 ]] 上校下台和进行民主变革。
*2011年3月19日起, [[ 英国 ]] [[ 法国 ]] [[ 美国 ]] 等多国军队发动对 [[ 利比亚 ]] 的空袭。 [[ 卡扎菲 ]] 多次发表讲话,号召其支持者抗击反对派武装和 [[ 北约 ]] [[ 卡扎菲 ]] 在电话中警告 [[ 英国 ]] 前首相布莱尔,如果自己丢掉政权,恐怖集团将在中东崛起并必将攻击欧洲。<ref>[http://news.ifeng.com/a/20160110/47008877_0.shtml 希拉里邮件:美国为黄金石油军事干预利比亚]凤凰网.2016-01-10[引用日期2016-06-17]]</ref>
*2011年8月22日利反政府武装攻入首都的黎波里,宣称夺取控制权统治利比亚。 <ref>[http://world.people.com.cn/GB/157278/16039467.html [[ 卡扎菲 逃亡生活细节披露:光看书不指挥战斗]人民网.2011-10-27[引用日期2016-10-17]]</ref>卡扎菲在的黎波里被攻占后逃亡至家乡苏尔特,不停变换藏身之处。卡扎菲前卫队队长曼苏尔·达奥说,卡扎菲和他的儿子穆塔西姆以及20多名亲信在绝望的逃亡之旅中几乎与世隔绝,躲在没有电视、电话甚至没有电的废弃房子中,用蜡烛照明。 卡扎菲用看书、做笔记或者在一个炭炉上煮茶来打发时间。 “他不指挥战斗,都是他儿子指挥。他没做任何部署,也没想过任何计划。”<ref>[http://world.people.com.cn/GB/157278/16039467.html 卡扎菲 逃亡生活细节披露:光看书不指挥战斗]人民网.2011-10-27[引用日期2016-10-17]]</ref>
[[卡扎菲]]在的[[黎波里]]被攻占后逃亡至家乡[[苏尔特]],不停变换藏身之处。[[卡扎菲]]前卫队队长曼苏尔·达奥说,[[卡扎菲]]和他的儿子穆塔西姆以及20多名亲信在绝望的逃亡之旅中几乎与世隔绝,躲在没有电视、电话甚至没有电的废弃房子中,用蜡烛照明。 [[卡扎菲]]用看书、做笔记或者在一个炭炉上煮茶来打发时间。 “他不指挥战斗,都是他儿子指挥。他没做任何部署,也没想过任何计划。”<ref>[http://world.people.com.cn/GB/157278/16039467.html 卡扎菲逃亡生活细节披露:光看书不指挥战斗]人民网.2011-10-27[引用日期2016-10-17]]</ref>
“卡扎菲也曾感到压力,因为他的朋友抛弃了他,包括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法国总统萨科齐、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和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等。这使他感到失望,因为他曾认为他们是很亲近的朋友。”
“[[卡扎菲]]也曾感到压力,因为他的朋友抛弃了他,包括[[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法国]]总统萨科齐、[[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和[[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等。这使他感到失望,因为他曾认为他们是很亲近的朋友。”  铁腕统治一个600万人口国家的 [[ 卡扎菲 ]] 在最后阶段“紧张、愤怒,有时候会暴怒,大部分时间处于悲伤和生气状态。即使后来我们告诉他的 [[ 黎波里 ]] 已经被占领,他仍然相信 [[ 利比亚 ]] 人民还爱着他”。 <ref>[http://world.people.com.cn/GB/157278/16039467.html 卡扎菲逃亡生活细节披露:光看书不指挥战斗]人民网.2011-10-27[引用日期2016-10-17]]</ref>
由于战火纷飞, [[ 苏尔特 ]] 遭到破坏,断电断水,食品稀缺, [[ 卡扎菲 ]] 变得很失望和不安。此间,穆塔西姆一直领导着苏尔特的战斗,赛义夫根本没来这里。在 [[ 苏尔特 ]] [[ 卡扎菲 ]] 的忠诚战士都由穆塔西姆指挥,他们最初有350人,后来很多人逃跑了,只剩下150人左右。
在被反对派包围的时候,其它人曾经多次劝 [[ 卡扎菲 ]] 投降或者离开 [[ 利比亚 ]] ,但 [[ 卡扎菲 ]] 和他的儿子穆塔西姆甚至都没有考虑过这两个选项。 <ref>[https://news.qq.com/a/20111025/001930.htm 利比亚当局称卡扎菲及其子已秘密埋葬在沙漠中)], 腾讯新闻.2011-10-25[13引用日期2016-10-17] </ref> [[ 苏尔特 ]] [[ 卡扎菲 ]] 和他的亲信差不多每4天就变换藏身之地,他们主要躲在被当地逃亡居民遗弃的房子里。<ref>[http://world.people.com.cn/GB/157278/16039467.html 卡扎菲逃亡生活细节披露:光看书不指挥战斗]人民网.2011-10-27[引用日期2016-10-17]]</ref>
[[ 卡扎菲 ]] 被俘之日, [[ 卡扎菲 ]] 及其亲信正打算乘车逃出 [[ 苏尔特 ]] ,但车队遭到 [[ 北约 ]] 轰炸, [[ 卡扎菲 ]] 受伤被俘。 <ref>[http://world.people.com.cn/GB/157278/16039467.html 卡扎菲逃亡生活细节披露:光看书不指挥战斗]人民网.2011-10-27[引用日期2016-10-17]]</ref>
[[ 卡扎菲 ]] 死前据信已立下遗嘱,要求穿“死时穿的衣服”,按照 [[ 伊斯兰教 ]] 习俗葬在家乡 [[ 苏尔特 ]] 的家族墓中。 [[ 卡扎菲 ]] 在遗嘱中还要求善待他的家人,呼吁 [[ 利比亚 ]] 人民维护自己的“身份、历史和成就,以及祖辈和英雄们的荣耀”,“今天、现在和将来都要继续与任何外国侵略者斗争到底”。他还表示,自己为了“荣誉和责任”,拒绝了“许多建议”,选择了继续“抵抗外国侵略者”。<ref>[http://news.qq.com/a/20111025/001930.htm 利比亚当局称卡扎菲及其子已秘密埋葬在沙漠中]腾讯新闻.2011-10-25[引用日期2016-10-17]]</ref>
'''殒命沙场'''
2011年10月20日, [[ 利比亚 ]] “全国过渡委员会”武装称在 [[ 苏尔特 ]] 已经俘获了 [[ 卡扎菲 ]] [[ 卡扎菲 ]] 在其家乡 [[ 苏尔特 ]] 的一个废弃下水管道中被捕,惨遭虐待后,头部和腹部遭到致命连环枪击身亡。  [[卡扎菲]]重伤身亡后,其遗体没有按照[[伊斯兰教]]惯例马上被下葬,而是与其接班人穆塔西姆的遗体一起,被放在一处肉类冷藏库中向市民展览。<ref>[http://news.qq.com/a/20111025/001930.htm 利比亚当局称卡扎菲及其子已秘密埋葬在沙漠中]腾讯新闻.2011-10-25[引用日期2016-10-17]]</ref>
卡扎菲重伤身亡后,其遗体没有按照伊斯兰惯例马上被下葬,而是与其接班人穆塔西姆的遗体一起,被放在一处肉类冷藏库中向市民展览。<ref>[http://news.qq.com/a/20111025/001930.htm 利比亚当局称卡扎菲及其子已秘密埋葬在沙漠中]腾讯新闻.2011-10-25[引用日期2016-10-17]]</ref>
当地时间2011年10月25日清晨,[[利比亚]]执政
局“全国过渡委员会”(以下简称“过渡委”)已将该国前领导人[[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的遗体埋葬在[[利比亚]]境内一处秘密 时间2011年10月25日清晨, 点。<ref>[http://news.qq.com/a/20111025/001930.htm 利比亚 执政当局称卡扎菲及其子已秘密埋葬在沙漠中]腾讯新闻.2011-10-25[引用日期2016-10-17]]</ref>
当局“全国过渡委员会”(以下简称“过渡委”)已将该国前领导人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的遗体埋葬在利比亚境内一处秘密地点。<ref>[http://news.qq.com/a/20111025/001930.htm 利比亚当局称卡扎菲及其子已秘密埋葬在沙漠中]腾讯新闻.2011-10-25[引用日期2016-10-17]]</ref>其儿子穆塔西姆及 [[ 卡扎菲 ]] 一名亲信也被埋葬。 为了避免其墓地成为一处“圣地”或者遭到蓄意破坏,决定将 [[ 卡扎菲 ]] 秘密埋葬在沙漠深处,下葬处不会有墓碑等标识,葬礼只有一些部落酋长和宗教人士参加。报道指,葬礼共只有4名“目击者”,他们都向《古兰经》发誓永不泄漏墓地的位置。 <ref>[http://news.qq.com/a/20111025/001930.htm 利比亚当局称卡扎菲及其子已秘密埋葬在沙漠中]腾讯新闻.2011-10-25[引用日期2016-10-17]]</ref>
据埃及媒体报道, [[ 埃及 ]] 前总统穆巴拉克在医院里看到了 [[ 卡扎菲 ]] 被杀的电视新闻和画面,极为伤心和悲痛,于是歇斯底里地大哭起来,很快就昏厥过去了。报道引用医院消息灵通人士的话说,“穆巴拉克昏厥过去后,如果不是大夫采取措施及时,并给他吃了镇静药,穆巴拉克的心脏就会停止跳动。” <ref>[http://www.sx.chinanews.com/news/2011/1025/51037.html 别了,卡扎菲 解放!利比亚]中国新闻网.2011-10-25[引用日期2016-10-17]]</ref>
== 为政举措 ==
'''军事'''
1973-1974年间, [[ 法国 ]] [[ 利比亚 ]] 出售了9个连的“响尾蛇”防空导弹系统,共27台战车,主要用于机场防御。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 [[ 卡扎菲 ]] [[ 苏联 ]] 大量采购武器装备,建成了非常可观的苏式防空体系。 [[ 莫斯科 ]] 共向的黎波里供应了39个S-75M3“伏尔加”防空导弹营、36个S-125M防空导弹营、7个“平方”自行防空导弹团(140台战车)。之后又补充供应了2个大队4个营的S-200VE远程防空导弹团、1个“黄蜂-AK”防空导弹团(20台战车)。
卡扎菲统治期间利比亚陆军还从苏联得到了144台“箭-1”防空导弹系统战车。在1984-1985年间采购了60台“箭-10”防空导弹系统战车,另外还有大量14.5、23、30、57毫米高射炮,包括ZSU-23-4在内,以及“箭-2M”、“箭-3”、“针-1”苏制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ref>[http://news.sina.com.cn/o/2011-03-25/111722180460.shtml 卡扎菲短视代价惨 未及时购先进战机和导弹)]新浪网[引用日期2015-10-09]]</ref>
3,25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