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big>''' |- |<center>…”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big>'''
|-
|<center><center><img src=https://song.gushiwen.cn/authorImg/sushi.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so.gushiwen.cn/authorv_3b99a16ff2dd.aspx 来自 古诗文网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作品名称: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

创作年代:宋朝

文学体裁:诗 词

作者:[[苏轼]]
|}

'''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是宋朝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的作品之一。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ref>[https://so.gushiwen.cn/authorv_3b99a16ff2dd.aspx 苏轼]古诗文网</ref>

==正文==

'''一'''

父老何自来,花枝袅长红。
洗盏拜马前,请寿使君公。
前年无使君,鱼鳖化儿童。
举鞭谢父老,正坐使君穷。
穷人命分恶,所向招灾凶。
水来非吾过,去亦非吾功。

'''二'''

古汴从西来,迎我向南京。
东流入淮泗,送我东南行。
暂别复还见,依然有余情。
春雨涨微波,一夜到彭城。
过我黄楼下,朱栏照飞*。
可怜洪上石,谁听月中声。

'''三'''

前年过南京,麦老樱桃熟。
今来旧游处,樱麦半黄绿。
岁月如宿昔,人事几反覆。
青衫老从事,从稳生髀肉。
联翩阅三守,迎送如转毂。
归耕何时决,田舍我已卜。

'''四'''

卜田向何许,石佛山南路。
下有尔家川,千畦种粳稌。
山泉宅龙蜃,平地走膏乳。
异时亩一金,近欲为逃户。
逝将解簪绂,卖剑买近具。
故山岂不怀,废宅生蒿穭。
便恐桐乡人,长祠仲卿墓。<ref>[https://www.shicimingju.com/chaxun/zuozhe/9.html 「苏轼」诗词全集 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诗词名句网 </ref>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ref>[https://wgly.hangzhou.gov.cn/art/2021/9/9/art_1229564260_58938257.html 苏轼]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资讯网 </ref>

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知密州、徐州、湖州。元祐元年(1086)复出,任翰林学士,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赦还,次年病死常州,追溢文忠。与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在政治上属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苏轼于元丰二年(1079)出知湖州,在此前曾:三次到湖州。因反对王安石新法,出知湖州仅三月,即因作诗“谤讪朝廷”(著名的“乌台诗案”)被拘至京师下狱。晚年被贬惠州、儋州,病逝于常州。后追赠太师,谥号“文忠”。<ref>[http://jgdj.weihai.gov.cn/art/2020/12/18/art_226_2491448.html 家风诵读丨苏东坡——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威海市市直机关党建网 </ref>

苏轼是一位通才,在诗、词、文、书画方面都是开派的人物,他的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他的诗和黄庭坚并称“苏黄”;他的词和辛弃疾并称“苏辛”;苏轼在词方面开了豪放一派。工书画,为—代大师,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著述甚丰,有《[[东坡七集]]》、《[[东坡书传]]》、《[[东坡乐府]]》等。他的画开创了湖州画派。<ref>[http://www.wuxing.gov.cn/art/2018/8/17/art_1229210829_54847844.html 吴兴历史名人——苏轼]吴兴人民政府网 </ref><ref>[http://www.jxdy.gov.cn/dyxzf/c105622/202105/6910226057f84a45b45ef3243a06f407.shtml 苏东坡]大余人民政府网 </ref>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51 中國詩]]
[[Category:820 中國文學總論]]
[[Category:821 中國詩論]]
-0
130,11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