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36
次編輯
變更
王绍武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王绍武</big>''' |- |<center><img src=https://so1.360tres.com/t014003ed…”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王绍武</big>'''
|-
|<center><img src=https://so1.360tres.com/t014003edbc6e63070a.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3228886&sid=3402584 来自 网络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王绍武''' ,[[博士]],1964年1月生于[[安徽]][[六安]]。长期从事有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的教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工作。
<ref>[html 罗续 ],搜狐, 2021-06-27</ref>
现任[[安徽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ref>[html 罗续 ],搜狐, 2021-06-27</ref>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安徽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民 族 ---- 汉族
出生地点----安徽六安
出生日期----1964年1月
国 籍 ---- 中国
职 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教授,博士生导师
毕业院校----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
==求学==
早年就读于天津耀华中学及南开中学。
1951年入清华大学气象系,
1952年转入北京大学物理系气象专业。北京大学肄业。
==任职==
1954年留校工作,任北京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气象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
曾任气象学会常务理事、《气象学报》副主编、
联合国环境署世界气候影响规划科学顾问委员会委员、
中国国家气候委员会副主任、政府间气候变化协调委员会(IPCC)科学报告主要作者。
==研究方向及成果==
长期从事气候形成、变迁和长期开掘预报的研究,重点为古气候,气候诊断及气候预测。
对厄尔尼诺现象与中国气候的关系的研究颇有成就。
发表科学论文180余篇,专著及主编文集十余部。
合编《五百年旱涝图集》、《天气分析预报》。
曾多次出访美、日、英、德等国家参加学术会议或讲学。
两次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及纽约州立大学任访问学者。
三次赴台湾访问、讲学。
1986年开始指导硕士生、博士生及博士后至少30余名。
==获奖==
获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参考来源==
[[Category:教授]] [[Category:科学家]]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王绍武</big>'''
|-
|<center><img src=https://so1.360tres.com/t014003edbc6e63070a.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3228886&sid=3402584 来自 网络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王绍武''' ,[[博士]],1964年1月生于[[安徽]][[六安]]。长期从事有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的教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工作。
<ref>[html 罗续 ],搜狐, 2021-06-27</ref>
现任[[安徽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ref>[html 罗续 ],搜狐, 2021-06-27</ref>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安徽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民 族 ---- 汉族
出生地点----安徽六安
出生日期----1964年1月
国 籍 ---- 中国
职 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教授,博士生导师
毕业院校----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
==求学==
早年就读于天津耀华中学及南开中学。
1951年入清华大学气象系,
1952年转入北京大学物理系气象专业。北京大学肄业。
==任职==
1954年留校工作,任北京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气象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
曾任气象学会常务理事、《气象学报》副主编、
联合国环境署世界气候影响规划科学顾问委员会委员、
中国国家气候委员会副主任、政府间气候变化协调委员会(IPCC)科学报告主要作者。
==研究方向及成果==
长期从事气候形成、变迁和长期开掘预报的研究,重点为古气候,气候诊断及气候预测。
对厄尔尼诺现象与中国气候的关系的研究颇有成就。
发表科学论文180余篇,专著及主编文集十余部。
合编《五百年旱涝图集》、《天气分析预报》。
曾多次出访美、日、英、德等国家参加学术会议或讲学。
两次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及纽约州立大学任访问学者。
三次赴台湾访问、讲学。
1986年开始指导硕士生、博士生及博士后至少30余名。
==获奖==
获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参考来源==
[[Category:教授]] [[Category: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