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巴爾托克·貝拉

移除 4 位元組, 5 年前
文本替换 - 替换“美國”为“美國”
毕业后,巴托克结识了作曲家[[佐尔丹·科达伊]];并且从[[1905年]]開始對於[[民間音樂]]産生了濃厚的興趣,开始收集匈牙利民歌。之後,他的採樣範圍擴大到東歐各國、[[埃及]]和[[土耳其]]。對於他所收集來的數量衆多的民間音樂,巴托克作了科學的比較,分析它們的結構來源以及變遷,並寫了三部論著和數篇文章。這些研究對他後來的[[音樂]]創作有著很深的影響,一方面[[作曲家]]又受著現代音樂的衝擊,他逐漸形成了一種充滿了活力的新鮮的作曲風格,即融合了古樸的民間音樂因素,反映了宏偉博大的民族意識,也包含著現代音樂的多變與個性。他的作曲风格也由此远离了[[浪漫主义]]风格,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民族乐派]]作曲家。
[[1909年]],巴托克与玛塔·齐格勒结婚,此后他的音乐地位在国际上愈加稳固。巴托克的治學態度樸素嚴謹,在布达佩斯音乐学院任教30年期间,达到了他音乐创作的颠峰。随后,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公開反對[[法西斯]]而被迫流亡[[ 美國]] ,加上他母亲去世的双重打击,在異鄉的生活十分孤獨貧困,疾病纏身,最終[[白血病]]奪去了他的生命。在他逝世後,他的作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在世界各地廣泛上演。
4,01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