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清華簡

大小無變化, 1 年前
文物入藏與保護
根據竹簡形制和字體特徵,初步判定為戰國中晚期的楚簡,與以往發現的荊門郭店一號楚墓竹簡、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簡近似。清華簡是戰國中晚期即被埋藏地下的竹書,逃過了“焚書坑儒”,也逃過了秦漢戰火。因此,清華簡就其內容而言,大多為古書佚籍,這就意味著,清華簡為瞭解、研究中國先秦時代新增加了諸多重要的歷史文獻。
10月14日,來自[[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吉林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國家文物局]]、[[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 [[ 海博物館]]、[[荊州博物館]]等單位的11位元相關專家對這批竹簡作了全面鑒定。出具的《清華大學所藏竹簡鑒定會鑒定意見》認為:“這批戰國竹簡是十分珍貴的歷史文物,涉及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是前所罕見的重大發現。”
一星期後,清華大學召開新聞發佈會,公佈了入藏竹簡的消息,依慣例稱之為“清華簡”,碳14年代測定,時代為西元前305±30年,相當於戰國中期偏晚,這與鑒定組專家對於清華簡的時代判定完全一致。12月開始,完成了對竹簡的拍照工作。專家們根據竹簡, 中心專家們根據竹簡照片對2500餘枚清華簡做了全面釋讀,並進行了初步的綴合編排,判斷清華簡大約可分為65篇以上,<ref>{{Cite web|url=https://www.tsinghua.edu.cn/info/1182/49310.htm|title=“近年出土材料中,清華簡最為重要”|date=2018-11-23|website=清華大學新聞網|accessdate=2023-04-22}}</ref>
13,55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