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7
次編輯
變更
折纸
,创建页面,内容为“'''折纸'''是一种以纸张折成各种不同形状的艺术活动 。折纸不只限于使用纸张。世界各地的折纸爱好者在坚持折叠规范的同…”
'''折纸'''是一种以纸张折成各种不同形状的艺术活动 。折纸不只限于使用纸张。世界各地的折纸爱好者在坚持折叠规范的同时,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材料,如:锡箔纸、餐巾纸、醋酸薄片等 。
折纸大约起源于公元1世纪或者2世纪时的中国,6世纪时传入日本 ,再经由日本传到全世界。也有说法认为折纸起源于日本和[[西班牙]] 。
折纸与自然科学结合在一起,不仅成为建筑学院的[[教具]],还发展出了折纸几何学成为现代几何学的一个分支。折纸既是一种玩具,也是一项思维活动;是一个和平与纪念的象征手段,也是一种消遣方式 。<ref>[https://p0.ssl.qhimgs1.com/sdr/400__/t014b8951b682e8b85a.jpg 折 纸 狼 人 教 程 大 全 !]网易订阅</ref>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img src=" https://p0.ssl.qhimgs1.com/sdr/400__/t014b8951b682e8b85a.jpg " width="180"></center><small>[]</small>
|}
== 起源 ==
关于折纸的起源,至今无从考证,有中国起源说、日本起源说和西班牙起源说,莫衷一是。虽然这些说法都无外乎推测,但是中国早在西汉时期就出现了以大麻和少量苎麻纤维制造的纸张,而日本直到公元610年才由高句丽僧人昙征将造纸术献于当时摄政的圣德太子。所以不少人相信,折纸2000多年前起源于中国,再经由日本传播到全世界。 但是到底事实如何,谁都没有证据证明,所以各种说法均是[[推测]]。
但是,中国西汉时期的遗址中有纸张出土,却没有证据表明当时已经存在折纸。在日本,折纸始于平安时代(公元794年至1185年前后)的说法占主流,但是真正能够通过文献确认的最早的关于折纸的记录,是江户时代著名俳句诗人井原西鹤于1680年写下的俳句。这首俳句中提及名为“雄蝶·雌蝶”的折纸作品。在结婚仪式中,“雄蝶·雌蝶”挂在酒壶口部。
欧洲也有自成一体的折纸艺术。19世纪,西方人开始将折纸与自然科学结合在一起。折纸不仅成为建筑学院的教具,还发展为现代几何学的一个分支。(无法修改词条名片 ,故作此一解)
== 折纸历史 ==
毫无疑问的是,折纸诞生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大约在西汉中期,中国人造出了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纸。由于早期的纸质量不高,而且产量也很低,显然不适合用于折叠。文献和出土文物始终并没有关于折纸的记载,所以折纸到底起源于何时已经不可考,这也成为了今天许多日本人认为折纸起源于日本的间接证据。日本最早出现纸是隋炀帝大业六年,多才多艺的高句丽高僧昙征把造纸术传到了折纸作品日本,昙征本人也被日本人称为“纸神”,从那之后,折纸在日本很快兴起并且被广泛运用到了佛教礼仪当中。在公元1200年左右,日本出现了比较复杂的纸模型。当时的日本武士流行一种礼仪,交换自己的刀和一种特殊折法折出的纸花来证明友谊。纸模型并且被用于庆祝婚礼。到了室町幕府时期,纸成为廉价品,折纸开始流传到社会各个阶层,这一时期在日本的传统节日女儿节,母亲们开始折出各种纸偶用于祭祀,并且一直流行到今天。然而在日本,关于折纸文物最早的记载也是18世纪以后,江户时代的一些浮世绘作品反映了折纸在日本的情况,1797年,三重县桑名市长円寺的僧人义道一円写出了世界第一部折纸书《秘传千羽鹤折形》并将之出版。
折纸的起源一般都相信是源自于中国。但真正把折纸艺术发扬光大的,却是日本人。最初, 折纸在日本是用于祭祀方面。及至造纸普及化后才盛行于民间。而大约于 十九世纪初,日本才正式出现了第一本有文字记载及以图示方式教导的折纸书籍。日本人一向把折纸视为他们的国粹之一。而折纸更是全国小学的必修科目。他们认为除了可保存固有的文化外,通过折纸可启发儿童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更可促进手脑的协调。在日本,折纸技术的起飞始于十九世纪末。但真正的突破是来自一个名叫吉泽章的日本人。(他亦被公认为现代折纸之父)。他自一九三零年代起便不断创作折纸,并将折纸技术提升至一个新的层面。当他的作品在西方展出后,引起了广泛的热烈回应。因而激发起一批来自西方的热心人士投身于折纸的创作及研究。在过去的几十年,经过新一代折纸家的不懈努力下,现代折纸技术己发展至一个前所未有的境界。甚至可以说是超越一般人所能想像的地步。因为,很难想像那些极其复杂而又栩栩如生的折纸作品是由一张完全未经剪接的正方形纸所折出来。因此,现代折纸已经不再只是儿童的玩意。它可以是一种既富挑战性又能启发思维的有益身心活动。
== 折纸分类 ==
折叠色彩各异的“折纸”
色彩丰富,有多种颜色可供选择。折纸并不仅仅限于单色或者双色,折纸作品根据所需要表达的事物本身,可以使用色彩丰富的材料进行折纸。
折叠双面彩色的“折纸”
种类包括双面均为单色或一面花色一面单色。制作箱形物极为方便。很多纸都是采用的双面双色,这也给我们进行立体事物的创造提供了很好的表现原材料。
折叠带晕色的“折纸”
折牵牛花及仓鼠时不可缺少的材料。晕色的“折纸”能在光线上提供更多的立体感,从而增加对人感官上的刺激。
折叠网眼类的“折纸”
用纤维织成的布类折纸,性能与纸相同。但是所表现出来的质地上感受和传统的纸质是有明显区别的,往往能起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折叠具有金属光泽的“折纸”
金银等箔片类折纸所有易皱难折的缺点,但是正是由于其可塑性强的特点,再加上所产生的“光线”反射和折射效果,颇受孩子们的喜欢。
折叠印刷质感的“折纸”
== 制作材料 ==
虽然差不多所有薄片状材料都可以[[折叠]],但材料的选用会直接影响折叠的效果,以至模型的最终外型。
标准影印纸(70-90g/m²)适用于简单的折叠,例如鹤和水弹。较重的纸(100g/m折纸蝎子²或以上)适用于湿折。湿折法可替模型塑造较圆的造形,因为湿水部分干后会坚固。
特别的折纸用纸(英语称作“kami”,即日语“纸”的意思”)以预先包制的方格纸的形式售卖,各种尺寸由2.5至25厘米或更大不等。常见的折纸用纸是一面彩色,一面白色的;不过,双面彩色或有图案的色纸亦见于市面,这些最适合变色模型。至于较轻的折纸用纸,模型的适用范围更广。有衬铝箔纸,顾名思义,是一张与薄纸张胶合的金属薄片。
在亚洲某些折纸爱好者也会自制所谓“[[合成纸]]”,就是将铝箔与薄棉纸胶合起来使用。
== 技巧运用 ==
折纸折纸基本技巧的运用除了传统的“[[伞形折法]]”以外,“蛇腹段折法”也被普遍运用。利用经纬排列的正方形格眼(格数多为2和3的倍数)及45度的转折,使许多折纸模型(造型)的实现可能性大幅度提高。
折纸的学习与研究涵盖数学的不同范畴。譬如,平面可折性的问题(一件起绉的形态能否折成二维模型)是重要的数学研究主题。
值得注意的是,纸张面上的所有点展现零高斯曲率,而仅仅沿零曲率的线条自然地折叠。但是,沿曲率不起折痕的纸张面,可透过湿纸张或手指实现,并不展现这限制。
硬式折纸的问题(“若用薄金属板取代纸张,而折线中有节点,我们能否仍旧折出模型?”)有重大的实用价值。举例,三浦公亮提出的硬式折叠──三浦折叠(ミウラ折り)已应用于为太空人造卫星部署大型太阳电池板的阵列。
== 折纸方法 ==
1、折痕要制作的非常明显,用您的指尖在折叠处来回划几次。
2、确保所有的折叠都尽可能的正确,如果折叠有误,那最后的作品就往往不对称或是很别扭。
3、不要开始就尝试很难的折纸制作,先做一些容易一点,没有很多步骤的。
4、用大的纸,建议您开始时使用A4纸,必要时裁成正方形进行操作,等到您熟练的时候就可以用您喜欢的小一点的漂亮的纸啦。
5、您可以使用正反不同颜色的纸,这样可以比较清楚的确认作品的内外。
6、在进行折纸制作之前先将所有的教程步骤浏览一遍,这样您就不会漏掉步骤或是弄混步骤。
7、多加练习!如果您不断的犯同样的错误,没关系,多加练习就可以。(您可以用普通的白纸练习,比较便宜)
8、享受其中的乐趣~ 以折纸为友,或是制作折纸作品送人。这样,折纸就变成了一件充满乐趣的喜好。
== 折纸优点综述 ==
市场上的品种极为丰富,使用方法自由随意。
折纸不仅是种艺术,还是一种锻炼方法。“折纸对任何人都有好处,无论是儿童、青年人还是老年人。”作为纸艺学会会长的陈超颖说, “折纸能锻炼人的综合协调能力,包括手、眼和大脑。比如学习折纸需要用眼睛看折叠的过程,并在看的同时思考,记住过程;在折的时候折纸步骤[2],你要亲自动手,其间遇到问题,还要仔细去想刚才别人是怎么叠的。这样就可以使你开动脑筋、活跃思维,从而达到手、眼、脑三位一体的综合协调。由于老年人记忆力会下降,因此,折纸所起到的这些作用会更明显,甚至可以让人重新焕发青春。”国外有些疗养院,就以折纸作为病人康复的治疗途径。折纸还能增进人们的感情,加深彼此间的了解,使人们和睦、和谐相处。“折纸是一个集体活动,因为你需要向别人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家交流经验心得,感情自然会加深。你还可以送一些纸艺作品给别人,这样不仅锻炼了技巧,还增进了友谊,可谓一举两得。”此外,用纸折成实际生活中可以用的果盘、笔筒等,不仅耐用、美观,还非常环保,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折纸不是儿时玩意,而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比如折一只船来说,折之前要考虑在哪个位置折出船篷,还要考虑怎样不影响船头船尾的构造,事前要进行非常精确的计算。又如折一只恐龙,看到整只恐龙的重心好像全都集中在上半身,但站着时却稳如泰山,那是因为在折前,折纸者就已计算好纸的分布和重心位置了。因此折纸充满了探索与发现,也有很多困难和考验。经过努力,会有新的发现,并由此产生强烈的成就感。
对儿童的好处
儿童通过折纸,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而且“十指连心”,通过动手,开发了大脑,使大脑得到了开发和锻炼,使大脑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同时也促进了对其他知识的学习。折纸讲究对称,可以培养孩子的对称性,折纸需要耐心,可以锻炼儿童的耐心,折纸需要有一定的空间感,就可以培养儿童的立体感。折纸可以折出许多物品来,可以举一反三,会折飞机,就会折飞船,可以培养儿童创造性。
== 符号及术语 ==
1.谷折(Valley Fold),也称手前折,基本就是纸的向上或者向下正方向折叠,使折叠部分形成山谷的形状。
2.峰折(Mountain Fold),也称手后折,基本就是纸的向上或者向下反方向折叠,使折叠部分形成山峰的形状。
3.展开(Unfold)和折出折痕(Flod and Unfold),也称作折痕,即折叠后打开还原,形成特有的折痕,以方便下面的折叠过程。
折叠编辑本段折纸效应
把一张纸对折51次想象一下,你手里有一张足够大的白纸。现在,你的任务是,把它对折51次。那么,它有多高?一个冰箱?一层楼?或者一栋摩天大厦那么高?不是,差太多了,折纸玫瑰这个厚度超过了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
到现在,我拿这个寓言问过十几个人了,只有两个人说,这可能是一个想象不到的高度,而其他人想到的最高的高度也就是一栋摩天大厦那么高。对折51次的高度如此恐怖,但如果仅仅是将51张白纸叠在一起呢?这个对比让不少人感到震撼。因为没有方向、缺乏规划的人生,就像是将51张白纸简单叠在一起。今天做做这个,明天做做那个,每次努力之间并没有一个联系。这样一来,哪怕每个工作都做得非常出色,它们对你的整个人生来说也不过是简单的叠加而已。
当然,人生比这个寓言更复杂一些。有些人,一生认定一个简单的方向而坚定地做下去,他们的人生最后达到了别人不可企及的高度。譬如,我一个朋友的人生方向是英语,他花了十数年努力,仅单词的记忆量就达到了十几万之多,在这一点上达到了一般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也有些人,他们的人生方向也很明确,譬如开公司做老板,这样,他们就需要很多技能--专业技能、管理技能、沟通技能、决策技能等等。他们可能会在一开始尝试做做这个,又尝试做做那个,没有一样是特别精通的,但最后,开公司做老板的这个方向将以前的这些看似零散的努力统合到一起,这也是一种复杂的人生折叠,而不是简单的叠加。
切记:看得见的力量比看不见的力量更有用。
现在,流行从看不见的地方寻找答案,譬如潜能开发,譬如[[成功学]],以为我们的人生要靠一些奇迹才能得救。但是,在我看来,东莞恒缘心理咨询中心的咨询师毛正强说得更正确,“通过规划利用好现有的能力远比挖掘所谓的潜能更重要。”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
折纸大约起源于公元1世纪或者2世纪时的中国,6世纪时传入日本 ,再经由日本传到全世界。也有说法认为折纸起源于日本和[[西班牙]] 。
折纸与自然科学结合在一起,不仅成为建筑学院的[[教具]],还发展出了折纸几何学成为现代几何学的一个分支。折纸既是一种玩具,也是一项思维活动;是一个和平与纪念的象征手段,也是一种消遣方式 。<ref>[https://p0.ssl.qhimgs1.com/sdr/400__/t014b8951b682e8b85a.jpg 折 纸 狼 人 教 程 大 全 !]网易订阅</ref>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img src=" https://p0.ssl.qhimgs1.com/sdr/400__/t014b8951b682e8b85a.jpg " width="180"></center><small>[]</small>
|}
== 起源 ==
关于折纸的起源,至今无从考证,有中国起源说、日本起源说和西班牙起源说,莫衷一是。虽然这些说法都无外乎推测,但是中国早在西汉时期就出现了以大麻和少量苎麻纤维制造的纸张,而日本直到公元610年才由高句丽僧人昙征将造纸术献于当时摄政的圣德太子。所以不少人相信,折纸2000多年前起源于中国,再经由日本传播到全世界。 但是到底事实如何,谁都没有证据证明,所以各种说法均是[[推测]]。
但是,中国西汉时期的遗址中有纸张出土,却没有证据表明当时已经存在折纸。在日本,折纸始于平安时代(公元794年至1185年前后)的说法占主流,但是真正能够通过文献确认的最早的关于折纸的记录,是江户时代著名俳句诗人井原西鹤于1680年写下的俳句。这首俳句中提及名为“雄蝶·雌蝶”的折纸作品。在结婚仪式中,“雄蝶·雌蝶”挂在酒壶口部。
欧洲也有自成一体的折纸艺术。19世纪,西方人开始将折纸与自然科学结合在一起。折纸不仅成为建筑学院的教具,还发展为现代几何学的一个分支。(无法修改词条名片 ,故作此一解)
== 折纸历史 ==
毫无疑问的是,折纸诞生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大约在西汉中期,中国人造出了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纸。由于早期的纸质量不高,而且产量也很低,显然不适合用于折叠。文献和出土文物始终并没有关于折纸的记载,所以折纸到底起源于何时已经不可考,这也成为了今天许多日本人认为折纸起源于日本的间接证据。日本最早出现纸是隋炀帝大业六年,多才多艺的高句丽高僧昙征把造纸术传到了折纸作品日本,昙征本人也被日本人称为“纸神”,从那之后,折纸在日本很快兴起并且被广泛运用到了佛教礼仪当中。在公元1200年左右,日本出现了比较复杂的纸模型。当时的日本武士流行一种礼仪,交换自己的刀和一种特殊折法折出的纸花来证明友谊。纸模型并且被用于庆祝婚礼。到了室町幕府时期,纸成为廉价品,折纸开始流传到社会各个阶层,这一时期在日本的传统节日女儿节,母亲们开始折出各种纸偶用于祭祀,并且一直流行到今天。然而在日本,关于折纸文物最早的记载也是18世纪以后,江户时代的一些浮世绘作品反映了折纸在日本的情况,1797年,三重县桑名市长円寺的僧人义道一円写出了世界第一部折纸书《秘传千羽鹤折形》并将之出版。
折纸的起源一般都相信是源自于中国。但真正把折纸艺术发扬光大的,却是日本人。最初, 折纸在日本是用于祭祀方面。及至造纸普及化后才盛行于民间。而大约于 十九世纪初,日本才正式出现了第一本有文字记载及以图示方式教导的折纸书籍。日本人一向把折纸视为他们的国粹之一。而折纸更是全国小学的必修科目。他们认为除了可保存固有的文化外,通过折纸可启发儿童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更可促进手脑的协调。在日本,折纸技术的起飞始于十九世纪末。但真正的突破是来自一个名叫吉泽章的日本人。(他亦被公认为现代折纸之父)。他自一九三零年代起便不断创作折纸,并将折纸技术提升至一个新的层面。当他的作品在西方展出后,引起了广泛的热烈回应。因而激发起一批来自西方的热心人士投身于折纸的创作及研究。在过去的几十年,经过新一代折纸家的不懈努力下,现代折纸技术己发展至一个前所未有的境界。甚至可以说是超越一般人所能想像的地步。因为,很难想像那些极其复杂而又栩栩如生的折纸作品是由一张完全未经剪接的正方形纸所折出来。因此,现代折纸已经不再只是儿童的玩意。它可以是一种既富挑战性又能启发思维的有益身心活动。
== 折纸分类 ==
折叠色彩各异的“折纸”
色彩丰富,有多种颜色可供选择。折纸并不仅仅限于单色或者双色,折纸作品根据所需要表达的事物本身,可以使用色彩丰富的材料进行折纸。
折叠双面彩色的“折纸”
种类包括双面均为单色或一面花色一面单色。制作箱形物极为方便。很多纸都是采用的双面双色,这也给我们进行立体事物的创造提供了很好的表现原材料。
折叠带晕色的“折纸”
折牵牛花及仓鼠时不可缺少的材料。晕色的“折纸”能在光线上提供更多的立体感,从而增加对人感官上的刺激。
折叠网眼类的“折纸”
用纤维织成的布类折纸,性能与纸相同。但是所表现出来的质地上感受和传统的纸质是有明显区别的,往往能起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折叠具有金属光泽的“折纸”
金银等箔片类折纸所有易皱难折的缺点,但是正是由于其可塑性强的特点,再加上所产生的“光线”反射和折射效果,颇受孩子们的喜欢。
折叠印刷质感的“折纸”
== 制作材料 ==
虽然差不多所有薄片状材料都可以[[折叠]],但材料的选用会直接影响折叠的效果,以至模型的最终外型。
标准影印纸(70-90g/m²)适用于简单的折叠,例如鹤和水弹。较重的纸(100g/m折纸蝎子²或以上)适用于湿折。湿折法可替模型塑造较圆的造形,因为湿水部分干后会坚固。
特别的折纸用纸(英语称作“kami”,即日语“纸”的意思”)以预先包制的方格纸的形式售卖,各种尺寸由2.5至25厘米或更大不等。常见的折纸用纸是一面彩色,一面白色的;不过,双面彩色或有图案的色纸亦见于市面,这些最适合变色模型。至于较轻的折纸用纸,模型的适用范围更广。有衬铝箔纸,顾名思义,是一张与薄纸张胶合的金属薄片。
在亚洲某些折纸爱好者也会自制所谓“[[合成纸]]”,就是将铝箔与薄棉纸胶合起来使用。
== 技巧运用 ==
折纸折纸基本技巧的运用除了传统的“[[伞形折法]]”以外,“蛇腹段折法”也被普遍运用。利用经纬排列的正方形格眼(格数多为2和3的倍数)及45度的转折,使许多折纸模型(造型)的实现可能性大幅度提高。
折纸的学习与研究涵盖数学的不同范畴。譬如,平面可折性的问题(一件起绉的形态能否折成二维模型)是重要的数学研究主题。
值得注意的是,纸张面上的所有点展现零高斯曲率,而仅仅沿零曲率的线条自然地折叠。但是,沿曲率不起折痕的纸张面,可透过湿纸张或手指实现,并不展现这限制。
硬式折纸的问题(“若用薄金属板取代纸张,而折线中有节点,我们能否仍旧折出模型?”)有重大的实用价值。举例,三浦公亮提出的硬式折叠──三浦折叠(ミウラ折り)已应用于为太空人造卫星部署大型太阳电池板的阵列。
== 折纸方法 ==
1、折痕要制作的非常明显,用您的指尖在折叠处来回划几次。
2、确保所有的折叠都尽可能的正确,如果折叠有误,那最后的作品就往往不对称或是很别扭。
3、不要开始就尝试很难的折纸制作,先做一些容易一点,没有很多步骤的。
4、用大的纸,建议您开始时使用A4纸,必要时裁成正方形进行操作,等到您熟练的时候就可以用您喜欢的小一点的漂亮的纸啦。
5、您可以使用正反不同颜色的纸,这样可以比较清楚的确认作品的内外。
6、在进行折纸制作之前先将所有的教程步骤浏览一遍,这样您就不会漏掉步骤或是弄混步骤。
7、多加练习!如果您不断的犯同样的错误,没关系,多加练习就可以。(您可以用普通的白纸练习,比较便宜)
8、享受其中的乐趣~ 以折纸为友,或是制作折纸作品送人。这样,折纸就变成了一件充满乐趣的喜好。
== 折纸优点综述 ==
市场上的品种极为丰富,使用方法自由随意。
折纸不仅是种艺术,还是一种锻炼方法。“折纸对任何人都有好处,无论是儿童、青年人还是老年人。”作为纸艺学会会长的陈超颖说, “折纸能锻炼人的综合协调能力,包括手、眼和大脑。比如学习折纸需要用眼睛看折叠的过程,并在看的同时思考,记住过程;在折的时候折纸步骤[2],你要亲自动手,其间遇到问题,还要仔细去想刚才别人是怎么叠的。这样就可以使你开动脑筋、活跃思维,从而达到手、眼、脑三位一体的综合协调。由于老年人记忆力会下降,因此,折纸所起到的这些作用会更明显,甚至可以让人重新焕发青春。”国外有些疗养院,就以折纸作为病人康复的治疗途径。折纸还能增进人们的感情,加深彼此间的了解,使人们和睦、和谐相处。“折纸是一个集体活动,因为你需要向别人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家交流经验心得,感情自然会加深。你还可以送一些纸艺作品给别人,这样不仅锻炼了技巧,还增进了友谊,可谓一举两得。”此外,用纸折成实际生活中可以用的果盘、笔筒等,不仅耐用、美观,还非常环保,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折纸不是儿时玩意,而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比如折一只船来说,折之前要考虑在哪个位置折出船篷,还要考虑怎样不影响船头船尾的构造,事前要进行非常精确的计算。又如折一只恐龙,看到整只恐龙的重心好像全都集中在上半身,但站着时却稳如泰山,那是因为在折前,折纸者就已计算好纸的分布和重心位置了。因此折纸充满了探索与发现,也有很多困难和考验。经过努力,会有新的发现,并由此产生强烈的成就感。
对儿童的好处
儿童通过折纸,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而且“十指连心”,通过动手,开发了大脑,使大脑得到了开发和锻炼,使大脑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同时也促进了对其他知识的学习。折纸讲究对称,可以培养孩子的对称性,折纸需要耐心,可以锻炼儿童的耐心,折纸需要有一定的空间感,就可以培养儿童的立体感。折纸可以折出许多物品来,可以举一反三,会折飞机,就会折飞船,可以培养儿童创造性。
== 符号及术语 ==
1.谷折(Valley Fold),也称手前折,基本就是纸的向上或者向下正方向折叠,使折叠部分形成山谷的形状。
2.峰折(Mountain Fold),也称手后折,基本就是纸的向上或者向下反方向折叠,使折叠部分形成山峰的形状。
3.展开(Unfold)和折出折痕(Flod and Unfold),也称作折痕,即折叠后打开还原,形成特有的折痕,以方便下面的折叠过程。
折叠编辑本段折纸效应
把一张纸对折51次想象一下,你手里有一张足够大的白纸。现在,你的任务是,把它对折51次。那么,它有多高?一个冰箱?一层楼?或者一栋摩天大厦那么高?不是,差太多了,折纸玫瑰这个厚度超过了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
到现在,我拿这个寓言问过十几个人了,只有两个人说,这可能是一个想象不到的高度,而其他人想到的最高的高度也就是一栋摩天大厦那么高。对折51次的高度如此恐怖,但如果仅仅是将51张白纸叠在一起呢?这个对比让不少人感到震撼。因为没有方向、缺乏规划的人生,就像是将51张白纸简单叠在一起。今天做做这个,明天做做那个,每次努力之间并没有一个联系。这样一来,哪怕每个工作都做得非常出色,它们对你的整个人生来说也不过是简单的叠加而已。
当然,人生比这个寓言更复杂一些。有些人,一生认定一个简单的方向而坚定地做下去,他们的人生最后达到了别人不可企及的高度。譬如,我一个朋友的人生方向是英语,他花了十数年努力,仅单词的记忆量就达到了十几万之多,在这一点上达到了一般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也有些人,他们的人生方向也很明确,譬如开公司做老板,这样,他们就需要很多技能--专业技能、管理技能、沟通技能、决策技能等等。他们可能会在一开始尝试做做这个,又尝试做做那个,没有一样是特别精通的,但最后,开公司做老板的这个方向将以前的这些看似零散的努力统合到一起,这也是一种复杂的人生折叠,而不是简单的叠加。
切记:看得见的力量比看不见的力量更有用。
现在,流行从看不见的地方寻找答案,譬如潜能开发,譬如[[成功学]],以为我们的人生要靠一些奇迹才能得救。但是,在我看来,东莞恒缘心理咨询中心的咨询师毛正强说得更正确,“通过规划利用好现有的能力远比挖掘所谓的潜能更重要。”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