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慈航法师

移除 69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align= light|
|}
=='''慈航法师'''==
慈航法师(1893-1954)俗名艾继荣,闽北建宁县人,17岁在福建大金湖剃度出家,后追随[[太虚法师]],于中国各地巡回弘法,后访南洋,宣传抗日国策; 晚年驻锡于台湾,创办“'''台湾佛学院'''”,开创台湾僧伽教育为中国佛教在台湾的开展打下基础,对台湾佛教有着很深远的影响 1949 。1949 年,受诬告以“匪谍罪”被台湾有关方面逮捕入狱 1954 。1954 年在关房中示寂,寂后坐缸,面目如生,五年后开缸检视,面呈紫色,全身完好。 慈航法师金身供奉于台湾弥勒内院,为中国十大肉身菩萨之一。
==''' 受戒学法'''==慈航法师,俗姓艾,名继荣,字彦才,福建省建宁县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八月初七生他的父亲炳元公,监生出身,设塾授徒为业;母亲谢太夫人,以淑德闻于乡里。 慈航法师幼年随父读书,不幸10岁那年,母亲谢氏病故。过了2年,父亲炳元公亦谢世。他有一弟早夭,至此他孑然茕独,为外祖母接回家中,依舅氏以活。他的舅父业裁缝,专门为出家人缝制僧衣。以这种因缘,10多岁的慈航法师也就随着舅父学裁缝手艺,并且经常到各寺院送衣服。他到寺院,每闻钟声梵呗之声,心生欢喜;时与寺中僧侣接谈,亦甚契机,由此结下佛缘,日久之后,萌生出家修道之心。
慈航法师,俗姓艾,名继荣,字彦才,福建省建宁县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八月初七生他的父亲炳元公,监生出身,设塾授徒为业;母亲谢太夫人,以淑德闻于乡里。慈航法师幼年随父读书,不幸10岁那年,母亲谢氏病故。过了2年,父亲炳元公亦谢世。他有一弟早夭,至此他孑然茕独,为外祖母接回家中,依舅氏以活。他的舅父业裁缝,专门为出家人缝制僧衣。以这种因缘,10多岁的慈航法师也就随着舅父学裁缝手艺,并且经常到各寺院送衣服。他到寺院,每闻钟声梵呗之声,心生欢喜;时与寺中僧侣接谈,亦甚契机,由此结下佛缘,日久之后,萌生出家修道之心。1912年,他18岁,机缘成熟,辞别外祖母和舅父,到邻邑泰宁县的峨眉峰,礼自忠和尚为师,剃度出家,法名慈航。初出家之年,随师礼佛诵经,翌年秋间,往江西九江能仁寺受具足戒。 受戒后的慈航,曾学禅于圆瑛法师,听经于谛闲法师,学净于度厄老和尚。 以后他行脚参访,到过泉州的开元寺,宁波的天童寺、七塔寺,金陵的栖霞山,安徽的九华山,常州的天宁寺,扬州的高旻寺等诸大寺院;
并朝参了普陀、天台等名山。
1927年,慈航33岁,听说厦门南普陀寺开办了“[[闽南佛学院]]”,9月,他赶到厦门南普陀寺,申请入学,作了佛学院的学生。
这时的闽南佛学院,太虚大师以南普陀寺住持兼佛学院院长,常惺任副院长,蕙庭任教务主任。
大师在闽院主持了开学典礼,即回到杭州,院务由常惺代理。
后来,常惺应云南佛教人士之请,往昆明弘法,院务由蕙庭代理,会觉、满智等任讲师。
冬天佛学院闹学潮,误传有慈航法师在内。
学潮和慈航法师没有关系,但慈航法师却因此事而离开闽院。
因为学潮处理后,“留院者已寥廖无几”。
慈航法师离开闽南佛学院的确切日期,不得而知,大概是在大醒、芝峰到校以后,整顿院务期间,他自动退学的。这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次进入佛学院读书,前后不到半年。
1928年秋天,安庆迎江寺的竺庵法师请他任住持,这样他到了安庆。
慈航法师“天资欠敏”,学识基础也并不算好,他幼年读过几年私塾,母亲逝世后就失学了。
在闽南佛学院时,曾因功课成绩欠佳受到大醒法师的申斥。
到了迎江寺后,他感于身为住持,岂能不通达经论,于是发愤苦学,曾向武昌佛学院函购唐大圆编撰的《唯识讲义》,用以自修。
他把这本讲义带在身边,随时随地拿出来阅读、揣摩,多年之后,终于精通唯识,以后也宣讲唯识。
在迎江寺的住持任内,他设了一所义务夜校,还设了一个僧伽训练班,曾请出身于常熟兴福寺法界学院的道源法师,到迎江寺助理院务。
道源在迎江寺停留未久,1929年下半年就到武昌佛学院去了。
1930年初,迎江寺发生火灾,房舍烧毁了一半,慈航法师因而辞职离开。
后来以到香港讲经的因缘,随之由香港到了缅甸的仰光。
=='''受 1927年,慈航33岁,听说厦门南普陀寺开办了“[[闽南佛学院]]”,9月,他赶到厦门南普陀寺,申请入学,作了佛学院的学生。这时的闽南佛学院,太虚大师以南普陀寺住持兼佛学院院长,常惺任副院长,蕙庭任 务主任。 大师'''==在闽院主持了开学典礼,即回到杭州,院务由常惺代理。后来,常惺应云南佛教人士之请,往昆明弘法,院务由蕙庭代理,会觉、满智等任讲师。冬天佛学院闹学潮,误传有慈航法师在内。学潮和慈航法师没有关系,但慈航法师却因此事而离开闽院。因为学潮处理后,“留院者已寥廖无几”。慈航法师离开闽南佛学院的确切日期,不得而知,大概是在大醒、芝峰到校以后,整顿院务期间,他自动退学的。这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次进入佛学院读书,前后不到半年。
1928年秋天,安庆迎江寺的竺庵法师请他任住持,这样他到了安庆。慈航法师“天资欠敏”,学识基础也并不算好,他幼年读过几年私塾,母亲逝世后就失学了。在闽南佛学院时,曾因功课成绩欠佳受到大醒法师的申斥。到了迎江寺后,他感于身为住持,岂能不通达经论,于是发愤苦学,曾向武昌佛学院函购唐大圆编撰的《唯识讲义》,用以自修。 他把这本讲义带在身边,随时随地拿出来阅读、揣摩,多年之后,终于精通唯识,以后也宣讲唯识。在迎江寺的住持任内,他设了一所义务夜校,还设了一个僧伽训练班,曾请出身于常熟兴福寺法界学院的道源法师,到迎江寺助理院务。道源在迎江寺停留未久,1929年下半年就到武昌佛学院去了。1930年初,迎江寺发生火灾,房舍烧毁了一半,慈航法师因而辞职离开。后来以到香港讲经的因缘,随之由香港到了缅甸的仰光。 ==受教大师===== 太虚大师===
慈航法师生性坦率,直来直往,胸无城府。
他从太虚大师受教的日子并不多,但由于1939、1940年间,他参加佛教访问团,随大师访问印度、锡兰及南洋各国,所以一般都视他为太虚大师的门下,他本人也以大师弟子自居。
这些宣传品寄到各寺院,多被寺院保守人士没收藏匿,根本不给僧青年看。
==''' 海外弘法'''==
缅甸是南传的小乘佛教国家,宣扬大乘佛教的中国僧侣为数不多,仰光唯一的中国寺院是龙华寺,慈航法师到仰光,住在龙华寺内。
他先后创办了星州菩提学院、槟城菩提学院,以及星洲、雪洲、怡保、槟城、马六甲、吉隆坡各地的佛学会,并发行《中国佛学》月刊,南洋华侨普沾法雨,皈依三宝者日众,而他也受到当地信众普遍的尊敬。
==''' 赴台传法'''==
1948年,慈航法师在马来亚槟城[[极乐寺]],接了[[圆瑛法师]]的法。
第五篇是《菩提心影》,全书130余万言。
==''' 身后盛誉'''==
检阅慈航法师的一生,堪称为僧者之表率。
65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