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581
次編輯
變更
行波
,创建页面,内容为“ '''行波'''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类名词。 关于汉字的起源<ref>[https://www.sohu.com/a/589576921_120…”
'''行波'''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类名词。
关于[[汉字]]的起源<ref>[https://www.sohu.com/a/589576921_120016954 中国“汉字”从何而来?每个汉字,都是仓颉造出来的吗?],搜狐,2022-10-01</ref>,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ref>[https://www.sohu.com/a/583826618_351483 造字的仓颉,为何叫“仓颉”?甲骨文揭开了颠覆性的一幕],搜狐,2022-09-12</ref>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
==名词解释==
行波(travelling wave)是指平面波在传输线上的一种传输状态,其幅度沿传播方向按指数规律变化,相位沿传输线按线性规律变化。从相邻时刻 t1 和 t1+△t 进行考察,可以发现波形随[[时间]]的增长而向传输线的终端移动。
测距式距离保护原理
基本原理
行波测距式距离保护是根据A型故障测距原理实现的。当输电线路F点故障时,故障点会产生向线路两端传播的行波。设故障点的故障附加电压为uf,当行波沿输电线路传播到达M点时(设故障发生在0时刻),在故障点处行波将再次发生折反射,这就是行波测距式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
详述
高压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命脉。线路发生故障后能快速地切除故障线路并及时找到故障点加以修复,是继电保护[[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的。
然而迄今为止,输电线路保护无论是利用工频分量还是暂态高频分量,都只能判断出故障发生的区域,只能达到切除故障的目的。微机距离保护虽然能给出故障距离,但因精度不高不能满足生产需要,要及时找到故障点对线路加以修复仍需要配备专门的故障测距装置,两个装置有很多相似的功能模块,使得线路投资增加,装置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行波距离保护由于采用输电线路故障后的行波,使得保护装置具有超高速动作的特性;而且利用行波折反射的特点可以精确地计算出故障距离,并同时兼作保护动作判别量和测距输出结果,即集保护和测距为一体,有效解决了以上问题,因而行波距离保护装置的研究极具实用价值。
历史
利用行波进行故障测距的方法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被提出,并在实际中得到应用。70年代末,G.W.Swift等指出了行波频率与故障距离之间的关系。1983年,P.A.Crossly等人提出了利用相关算法计算行波传播时间进而求得故障距离,通过对故障距离和被保护线路长度的比较决定保护是否动作的行波距离保护方案。1989年,我国学者根据输电线路故障行波的特征,提出了行波特征鉴别式距离保护,该保护首先利用行波的特征,判断出故障发生的区间,若判断为正方向区内故障,再进一行波特征鉴别式距离保护。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