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48
次編輯
變更
肌紧张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center>'''肌紧张'''<br><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bc43d1224e07b77d882d26ca716629eb_b.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zhuanlan.zhihu.com/p/128590212 圖片來自知乎]</small> |}'''肌紧张'''是腹膜刺激征象之一。对腹膜炎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患者仰卧,头部稍垫高,下肢微屈,双手安放于躯干两侧的床面上,检查者站在患者右侧,将右手平放于患者的腹壁,利用肘、腕带动右手以滑动方式轻柔地触诊腹壁。正常情况下腹壁柔软但不松弛,有一定的弹性而无抵抗,触压患者无痛苦。检查者如感觉患者全腹局部腹壁紧张或有抵抗感,其阻力超过正常腹壁的紧张度,即腹壁紧张度增高。见于腹腔内炎性病灶及其渗出物、血液、消化液、尿液等刺激腹膜、腹水、肠胀气、腹腔及盆腔肿瘤、腹壁损伤或病变、腹膜炎、腹膜肿瘤、膈及膈上脏器病变。
==定义==
例如,在人取直立体位时,支持体重的关节由于重力影响而趋向于弯曲,从而使伸肌的肌梭收到持续的牵拉,引起被牵拉的肌肉收缩,使背部的骶棘肌,颈部以及下肢的伸肌群的肌紧张加强,以对抗关节的屈曲,保持抬头、挺胸、伸腰、直腿的的直立姿势。因此,肌紧张是维持身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活动。
==原理==
正常机体即使在安静时,其骨骼肌也存在着一定的肌紧张以维持某种姿势;在活动时,肢体的肌肉也是在一定的肌紧张的背景上发生收缩。脊髓的牵张反射可以产生一定的肌紧张,但远不足于维持机体的姿势和平衡。在正常情况下,脊髓的牵张反射要受高位中枢的调控。动物实验证明,高位中枢对肌紧张的调节具有两重性,即有些部位对肌紧张起易化作用,使肌紧张加强;而另一些部位则起抑制作用,使肌紧张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