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张学良

增加 262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张学良'''({{bd|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5日|catIdx=Zhang Xueliang}}{{NoteTag|逝世时间:夏威夷时间10月14日,北京时间10月15日}}),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小六子'''<ref>[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e2e5Yl0q5Y 紀錄片]取個小名「雙喜」
……用一個紙人寫下來替代丟在廟裡,雙喜這個名字就沒了,改用其他名字。他一出廟聽到頭一個名字「小六子」,於是他的小名又改用「小六子」。</ref>、'''双喜'''<ref>
張對唐德剛說:「為什麼(是)雙喜?我父親出去打仗,打了勝仗,回來(時)生的我。」見 張學良 口述,唐德剛 著:《張學良口述歷史》,台北:遠流出版,2009年3月1日初版,第77頁</ref>,[[中華民國]][[陸軍]][[一级上将]]<ref>{{cite book |quote=甲、中央政治會議決議任蔣中正為特級上將,閻錫山、馮玉祥、張學良、何應欽、李宗仁、朱培德、唐生智、陳濟棠為一級上將。|editor=[[郭廷以]] |title=《[[中華民國史事日誌]]》 |chapter = 中華民國二十四年三月二十七日 |location=台北 |publisher=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year=1979 }}</ref>。中国[[奉天省]][[海城市|海城]]人<ref>張對唐德剛說:「我實在的祖籍是河北大城。……實在是本家姓李,到了張家,姓張。張家的姑娘嫁給姓李的,姓李的生了兒子,張家沒孩子,把姓李的兒子給抱回來。」見張學良口述、唐德剛著:《張學良口述歷史》,台北:遠流出版,2009年3月1日初版,第66頁</ref>。生於[[台安縣]]桑林,中国[[政治家]]、[[军事家]]、[[革命家]]、[[北洋军阀]]奉系军首领、[[北洋政府]]东北保安总[[司令]]、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中華民國]][[陸軍]]一级[[上将]]。
 
[[File:张学良.jpg|缩略图|右|[http://culture.dwnews.com/history/news/2017-05-27/59817316.html 原圖連結]]]
'''张学良'''({{bd|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5日|catIdx=Zhang Xueliang}}{{NoteTag|逝世时间:夏威夷时间10月14日,北京时间10月15日}}),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小六子'''<ref>[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e2e5Yl0q5Y 紀錄片]取個小名「雙喜」……用一個紙人寫下來替代丟在廟裡,雙喜這個名字就沒了,改用其他名字。他一出廟聽到頭一個名字「小六子」,於是他的小名又改用「小六子」。</ref>、'''双喜'''<ref>張對唐德剛說:「為什麼(是)雙喜?我父親出去打仗,打了勝仗,回來(時)生的我。」見 張學良 口述,唐德剛 著:《張學良口述歷史》,台北:遠流出版,2009年3月1日初版,第77頁</ref>,[[中華民國]][[陸軍]][[一级上将]]<ref>{{cite book |quote=甲、中央政治會議決議任蔣中正為特級上將,閻錫山、馮玉祥、張學良、何應欽、李宗仁、朱培德、唐生智、陳濟棠為一級上將。|editor=[[郭廷以]] |title=《[[中華民國史事日誌]]》 |chapter = 中華民國二十四年三月二十七日 |location=台北 |publisher=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year=1979 }}</ref>。中国[[奉天省]][[海城市|海城]]人<ref>張對唐德剛說:「我實在的祖籍是河北大城。……實在是本家姓李,到了張家,姓張。張家的姑娘嫁給姓李的,姓李的生了兒子,張家沒孩子,把姓李的兒子給抱回來。」見張學良口述、唐德剛著:《張學良口述歷史》,台北:遠流出版,2009年3月1日初版,第66頁</ref>。生於[[台安縣]]桑林,人稱“'''少帅'''”,[[奉系]][[民国军阀|军阀]]領袖[[张作霖]]长子,“[[民国四公子]]”之一,享嵩壽100歲<ref name=學良口述 >{{cite book |authors=張學良 口述,唐德剛 著 |title=《張學良口述歷史》 |location=台北 |publisher=遠流出版 |date=2009-03-01 |edition=初版 }}</ref>{{rp|77}}。
人稱“'''少帅'''”,[[奉系]][[民国军阀|军阀]]領袖[[张作霖]]长子,“[[民国四公子]]”之一,享嵩壽100歲<ref name=學良口述 >{{cite book |authors=張學良 口述,唐德剛 著 |title=《張學良口述歷史》 |location=台北 |publisher=遠流出版 |date=2009-03-01 |edition=初版 }}</ref>{{rp|77}}。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爆發<ref name=學良口述 />{{rp|492-493}}。張學良、[[楊虎城]]向[[蔣中正]]「兵諫」,12月25日,張學良釋放蔣中正,並隨蔣中正回到[[南京]]。12月30日被判刑十年,雖然五日後即被[[特赦]],但而後一直遭到蔣中正[[軟禁]]。[[國共內戰]]時,張學良亦被安排來臺,先後曾居住於[[高雄]][[壽山]]、[[西子灣]]、[[新竹]][[五峰鄉 (臺灣)|五峰鄉]][[清泉溫泉|清泉部落]]。[[蔣經國]]執政時,張學良依然遭[[軟禁]]於[[臺北市]][[復興崗]],直到[[李登輝]]擔任[[中華民國總統]]後,九十三歲的張學良才重獲自由,定居美國[[夏威夷]],[[軟禁]]長達半世紀,可說是被[[兩蔣]]幽禁一生<ref name=檔案大揭秘 >{{cite book |author=林博文 |title=《張學良、宋子文檔案大揭秘》 |location=台北 |publisher=[[時報文化]] |year=2007 |isbn=978-957-13-4772-1 }}</ref>{{rp|20}}。由於西安事變,[[中華民國政府]]官方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官方對張評價不同。台灣[[公共電視]]在張不再被軟禁後,製作一部以其口述為主之記錄片。
2,15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