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北投區

增加 691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北投區'''<br><img src="https://subservices.post.gov.tw/post/internet/Q_localpost/images/lp000_c_map.gif" width="350"></center><small>[https://subservices.post.gov.tw/post/internet/Q_localpost/index.jsp?ID=12010101 圖片來自中華郵政全球資訊網]</small>
|}
''' 北投區 ''' 位處臺北市最北端,東自鹿角坑馬槽溪以南、經中山樓、陽明路一部分、松溪之一段、過翠峰橋後再順沿磺溪中心線一線以下,至承德路六段跨雙溪橋附近橡皮壩中間之雙溪河中心線,與臺北市士林區為界;西以淡水河中間線沿中央北路四段底接小坪頂山與新北市淡水區為界;南以淡水河中心線轉基隆河中心線與士林區為界;北以西起下菁礐、頂菁礐、向天山、面天山、大屯西峰、大屯南峰、北上沿面天古道、至大屯山主峰,與新北市淡水區為界,再以大屯山、小觀音山、竹篙山、竹子山前峰與新北市三芝區及金山區為界,面積56.8216平方公里,居臺北市12區之第2位,僅次於士林區。
北投全區大致可區分為三大地形區,分別為大屯火山群,平原山麓區域的臺地,以及關渡平原區域。北投地形的一大特色為在南北長約10公里的距離內,可由海拔1千公尺以上的高山,到達幾乎與海平面齊平的關渡平原。地質地形特色也造就北投區的許多自然景觀資源,包括小油坑、竹子湖、龍鳳谷、硫磺谷、地熱谷、大屯山自然公園、貴子坑水土保持教學園區、關渡自然公園等景點。
  
北投區在荷西與鄭氏時期,荷蘭設置半自治型態的「地方集會」之中,境內的唭哩岸與北投二社,屬「淡水集會區」管轄;鄭氏時期則設置天興縣,並以「上淡水通事」管理臺北地區。<ref>[https://btdo.gov.taipei/Content_List.aspx?n=C253E3483E1646C6 北没區],臺北北投區公所</ref>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萬客庄'''<br><img src="https://www.caneis.com.tw/info/jp/05-four/images/ehime-009-1.jpg" width="300"></center><small>[https://www.caneis.com.tw/info/jp/05-four/ehime-009.html 圖片來自凱妮絲]</small>
|}
31,77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