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北投區

增加 2,422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本區現有42里,823鄰,9萬8,480戶,24萬1,668人(資料來源:臺北市北投區戶政事務所,統計至112年4月底止),係屬一融合住宅、工商、農牧綜合發展之地區。<ref>[https://btdo.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7D7EDC0B5D930FE8&sms=C287455B73D24EC8&s=1E5B4B51ACD612F8 北投區],臺北北投區公所</ref>
 
*正副首長簡介:
 
職稱: 區長 姓名: 吳重信
 
職稱: 副區長 姓名: 周明怡
 
*區花花名: 櫻花
==歷史沿革==
一、族群、住民與拓墾沿革:
 
北投地區早在距今6,500年前已有人類居住,目前已發現的新石器時代史前文化遺址共有15處,文化內涵豐富,從最早的大坌坑文化,到芝山岩文化、圓山文化、植物園文化,以及距今最晚近的鐵器時代十三行晚期文化,另外,也有可能為平埔族舊社的遺址。
  
|<center>'''萬客庄'''<br><img src="https://www.caneis.com.tw/info/jp/05-four/images/ehime-009-1.jpg" width="300"></center><small>[https://www.caneis.com.tw/info/jp/05-four/ehime-009.html 圖片來自凱妮絲]</small>
|}
 
 
 
==歷史發展==
北投區為平補族北投社(Kipatauw為巫女之意)的聚落之地,在清朝康熙中葉後才漸漸有漢人來此開荒拓墾,故改稱為『Pataauw』、八投、八頭,至1920年台灣行政區域重新統整時北投隸屬於台北州七星區,1949年隸屬於草山管理局;到了1967年台北市改制為院轄市,但是北投區卻未列入台北市的行政區域內,直到隔年將景美鎮、南港鎮、木柵鄉、內湖鄉、士林鎮等區域畫入台北市內獨立成為北投區,訂定了目前北投區的行政範圍;1988年台北市政府規劃台北捷運,因此台鐵淡水線正式走入歷史,9年後捷運淡水線及新北投支線通車,讓大台北地區民眾更深入了解北投區的文化和歷史。
 
 
==溫泉風情==
來到北投區首先想到的就是『溫泉』,北投區由於位在大屯火山境內因此火山和地熱溫泉特別發達,北投溫泉源頭為林泉內里和湖山里,日據時期發現即在地熱谷一帶;北投溫泉區附近的溫泉旅館規模較大、住宿也最為集中,自然人文資源也最豐富,其中最令遊客留戀的區域大多集中環繞在北投溫泉親水公園周圍的中山路、光明路、新民路、泉源路等地區,民眾可利用假期利用便利的交通工具享受令人身心愉快的泡湯之樂。
 
 
==旅遊好風光==
民眾想一遊北投區可說十分方便,搭乘捷運淡水線至明德站、石牌站、唭哩岸站、北投站、新北投站、復興崗站、忠義站到關渡站都是北投區的範圍,沿線旅遊景點有北投溫泉博物館、地熱谷、行義路溫泉區、北投公園、關渡美術館、琉園水晶博物館等等;由於北投區範圍涵蓋陽明山國家公園的一部份,因此民眾來到北投區旅遊可別忘了上陽明山賞景、賞櫻,花季時山上鮮花齊放總是吸引大批民眾前往參觀,此外陽明山上的名人故居也不容錯過,像是草山行館和陽明書屋都是先總統蔣公時代所遺留下來的建築,保有當時的建築風貌,十分具有歷史和教育意義,讓民眾在旅遊時也能對於歷史有更深的認識與了解。<ref>[https://www.travelking.com.tw/tourguide/taiwan/taipei-city/beitou/ 北投區],TravelKing 旅遊王</ref>
31,50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