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阿瑟.麦克唐纳

增加 417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然而,长期以来科学家们甚至都无法确认中微子是否真的存在。事实上,当中微子的概念最早由物理学家沃尔夫冈·泡利(Austrian Wolfgang Pauli)提出来时(泡利是194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他的主要目的是想为由于β衰变过程中似乎表现出来的能量不守恒现象而感到绝望的物理学家们找到一个解释。β衰变是原子核衰变的一种形式。在1930年12月,泡利以"亲爱的(从事)放射性(研究的)女士们和先生们"开头,致信给他的物理学同行。在这封信中,泡利提出,β衰变过程中的一部分能量可能是被一种具有电中性,弱相互作用且质量极小的粒子所带走了。但甚至是泡利本人也几乎不相信这样一种粒子是真实存在的。据说他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做了一件糟糕的事情,我提出了一种不可能被探测到的粒子。"
[[File:12641578325229423465.jpg|缩略图|左|[http://www.people.com.cn/h/pic/20151007/37/12641578325229423465.jpg 原图链接][http://world.people.com.cn/n/2015/1007/c157278-27666978.html 图片来源于人民网]]]
不久之后,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Enrico Fermi,193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提出了一种优雅的理论,并且其能够将泡利所提出的这种质量极小且具有电中性的粒子也包含在内。这种粒子被称作"中微子"。没有人会想到,这种小小的粒子将引发粒子物理学乃至宇宙学的革命。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解决了长期悬而未决的中微子之谜的几位科学家。
[[File:W020151008324391928742.jpg|缩略图|右|[http://www.cas.cn/yw/201510/W020151008324391928742.jpg 原图链接][http://www.cas.cn/yw/201510/t20151005_4433454.shtml 图片来源于新华社网]]]
从1960年代开始,科学家们已经从理论上计算出了太阳维持发光的情况下其内部核反应过程中应当产生的中微子数量,然而在地球上进行测量时,却发现测得的中微子数量仅有理论计算值的1/3--也就是说2/3的中微子失踪了。它们去哪里了?
对此,并不缺乏各种各样的猜想--或许我们对于太阳中微子产量的理论计算有误?但有一种解释则认为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中微子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改变。根据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应当存在三种不同类型的中微子--电子中微子、μ中微子以及τ中微子。太阳只会产生电子中微子。而如果这些电子中微子在向地球传播的过程中转变成了μ中微子或τ中微子,那么地面上探测到了电子中微子数量缺失之谜也就可以解释了。
'''在地下搜寻中微子''' 
然而对于中微子的这种转变仍然只能停留在猜想阶段,直到更加复杂的大型设施投入运行之后情况才开始有所改观。在地下深处,巨大的探测设施昼夜不停地搜寻着中微子的踪迹。之所以将探测设施建设在地下,是想要避开来自宇宙射线以及自然环境中天然放射性衰变过程的影响。但即便如此,要想从数以十亿计的干扰信号中识别出少数几个真实的中微子信号仍然是一项巨大的挑战。甚至是地下矿井中的空气以及用来作为探测器的矿物材料中含有的微量元素发生的衰变过程都会干扰实验的结果。
139,63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