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陕西省水土保持学会

增加 104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陕西省水土保持学会'''成立于1987年,是由 [[ 陕西省 ]] 区域内水土保持及相关专业科技工作者和管理者, 自愿组成登记的学术性、非营利性 [[ 社会团体 ]] ,学会的人员结构和组成涉及到全省生产建设、管理、科研、教学、设计、执法等各个领域。
==业务活动==
本学会围绕水保科技开展以下业务活动:
(一)开展 [[ 学术 ]] 交流<ref>[http://roll.sohu.com/20151225/n432613007.shtml 学术交流要回到“爱智慧”传统],搜狐,2015-12-25</ref>,活跃学术思想,组织重大水保科学研究活动;
(二)开展重大项目 [[ 考察 ]] 和热点问题的调研工作;
(三)协办好水保刊物,组织出版水保科技书刊;
(四)普及水保科技知识, [[ 传播 ]] 科学思想和方法,推广先进水保实用技术,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
(五)开展决策论证,进行科技咨询,为各级水保部门当好参谋和顾问,提供合理化建议;
(六)结合行业特点,办好科技咨询 [[ 服务 ]] 实体,增加学会收入,促进学会各项活动的开展;
(七)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加强同国外水保行业和水保工作者的友好往来;
(八)充分发挥学会人才优势,扩大服务领域,开展水保项目和相关 [[ 项目 ]] 的评估、科技成果鉴定、评定以及科技文献编写等活动;
(九)培训、推荐水保优秀科技人才,表彰 [[ 奖励 ]] 优秀学术论文<ref>[https://www.sohu.com/a/405260425_120462441?_trans_=000014_sgss_sgnbaxw 学术论文有哪几种分类 ],搜狐,2020-07-02</ref>、科普作品以及实践中做出优异成绩的科技工作者。
(十)反映水保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建议,维护水保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二、会员及专业委员会==
截至2016年,个人会员总人数增加到了998人,团体会员达40多个,下设 [[ 工程 ]] 专业委员会、土壤侵蚀专业委员会、新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林草专业委员会、经济专业委员会、预防监督专业委员会、小流域综合治理专业委员会、规划专业委员会、监测专业委员会、城市水土保持专业委员会等10个专委会。
==三、2016-2017年运行管理情况==
1、机构领导审批、换届情况
陕西省水土保持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组建于2003年12月,已连续工作14年。按照省民政厅社团管理规定,学会理事会最多只能连任两届,时间不能超过10年。从2013起,换届筹备工作就成为我会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是由于近年来国家对社团 [[ 领导 ]] 干部任职管理政策不断变化,使学会不少领导干部任职受到限制,特别是2014年8月至2016年12月,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加强社团清理,冻结了审批,我会换届工作被一再搁置。2017年,学会挂靠的上级单位省水利厅对社团领导干部审批又作出新的补充规定,致使两次上报的学会理事长(法人)人选未能获批, 又一次延误了学会换届工作。
按照我学会2016年报送的整改报告,我们正在加紧筹备学会换届工作。今年,根据省水利厅统一 [[ 安排 ]] ,开展了离退休领导干部社团兼职清理整顿工作,召开了三届七次理事会议,审议通过了5位离退休干部辞去学会兼职的辞呈,并于11月16日完成了学会法人变更登记。目前在学会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带领下,已开展理事推荐、会员登记、 [[ 章程 ]] 修改等工作,确保在2018年上半年召开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完成学会换届工作,并保证按时参加2017年度年检工作。
2、会费收支情况
陕西省水土保持学会严格依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 [[ 会计 ]] 核算,配备专职财务人员,开立学会专户,进行专款核算,实行专款专用。杜绝挤用,占用,移用学会专款。因学会换届问题,会费未收纳.
3、主要开展的业务工作
(1)承办了“水土保持与生态服务”学术研讨会
“水土保持与生态服务”学术研讨会是第十八届中国科协的活动内容之一,由中国水土保持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省水土保持学会联合承办,于2016年23-25在 [[ 西安 ]] 举行,并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陕西省水土保持学会,在本次研讨会主要负责与会场的前期联系及会场会务、会议交通安全,负责会议的主要参会人员接机送机以及会议期间的用车。分会场组织负责人多次参与分会场工作会议,认真听取年会 [[ 办公室 ]] 针对年会各项工作的布置,并且提出了合理的意见与建议;保障分会场活动安排信息及论文按时间结点得到及时准确上报;在该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主办方与协办方多次组织协商沟通,明确各自的任务和责任,保证了这次年会分会的完满完成。
(2)中国科协年会陕西调研活动
2016年8月28日至31日,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牵头承担的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咨询服务专题调研 [[ 项目 ]] “渭河治理与保护---加强水库库区综合治理,提升渭河流域生态和经济安全”专题调研组在陕西进行调研。
在前期各项准备工作的基础上,调研组沿渭河开展了3天的实地考察及调研工作,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常务副秘书长侯小龙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调宣部戴宏同志,陕西省水土保持学会秘书长、陕西省水土保持局邓民兴副处长和相关同志参加了调研,调研组针对渭河干支流河道与流域内水库现状、功能和存在问题,深入渭河流域的渭南市、咸阳市和宝鸡市的相关县、区,实地 [[ 考察 ]] ,并与河道管理、分滞洪区、生态水调控区的水土保持、水务和水库管理等部门的领导和专家进行了深入讨论,听取了各级部门在渭河治理与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发展需求和相关建议,完成了《“渭河治理与保护---加强水库库区综合治理,提升渭河流域生态和经济安全”调研报告》。
(3)首届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纪念活动
2017年5月27日,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第一个科技工作者日,水利部水保司和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安排在陕西举办此次宣贯活动。我 学会负责制定了活动整体计划,组织水土保持科技工作者赴延安考察梁家河科技示范园,在西安汉城湖国家级水土保持示范园内举办科技工作者座谈会,并走访慰问全国水土保持老专家院士、基层一线的水土保持科技工作者。通过活动宣传我国水土保持 [[ 事业 ]] 的伟大成就,弘扬了我国水土保持科技工作者爱国、 [[ 奉献 ]] 、求真、创新的精神。
(4)组织相关技术培训
2016年11月,组织我省水保科技服务单位百余人,参加清洁小流域等生态建设技术交流与培训;2017年7-8月组织了两期水土保持信息化培训,培训技术人员220余人。
陕西省水土保持学会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陕西省区域内水土保持及相关专业科技工作者和管理者自愿组成登记的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陕西省水土保持学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于1987年12月28日在西安召开,宣告陕西省水土保持学会正式成立。大会选举理事37人,推选郭志贤为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成立了规划、土壤侵蚀、林草、工程、 [[ 经济 ]] 、新技术应用六个专业委员会和水土保持科技咨询服务部。1991年7月10日在陕西省民政厅登记注册。1993年12月11日,陕西省水土保持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在西安召开,选举理事51人,推选彭谦为二届理事会理事长,决定增设预防监督专业委员会。2003年12月6日,陕西省水土保持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在西安召开,选举理事46人,推选苗光忠为三届理事会理事长,决定增设监测专业委员会,2007年增设小流域综合治理专业委员会,2018年增设城市水土保持与示范园专业委员会。目前,本学会共建立专业委员会10个,会员总数达到816个,其中个人会员718人,团体会员98个。2004年,根据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要求,学会加入了世界水土保持协会;2005年成立了技术委员会,建立了自己的专家库。2013年开始,吸纳全省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为团体会员,学会的人员结构和组成不断完善,涉及到全省生产建设、管理、科研、 [[ 教学 ]] 、设计、执法等各个领域。2019年5月27日成立了陕西省水土保持学会党小组,挂靠与陕西省水土保持局老干部党支部。
陕西省水土保持学会自成立以来,在陕西省科协、陕西省民政厅的领导下和 [[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 ]] 的指导下、以陕西省水土保持局为依托,充分发挥行业学会人才优势,团结广大会员,积极组织开展学术交流、科普宣传、科技服务、组织建设和学会 [[ 改革 ]] ,承接了政府转移职能工作,取得了显着成绩。学会连续四次荣获陕西省四星级先进学会,先后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学会之星”,被中国水土保持学会评为“先进集体”,2008年获五星级先进学会殊荣。常务理事彭鸿2004年获得了由中国科协颁发的“中国科协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杨康宁同志荣获中国科协颁发的“2005年度中国农村科普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三十年来,在科技考察和调研方面共开展重大活动近30次。其中《陕西省神府煤田矿区水土流失考察》、《陕西省北洛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考察》、《陕西省西安市引水工程黑河水库水源区水土保持考察》、《淤地坝工程考察》、《秦岭北麓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科学考察》、《21世纪中国水土保持科技发展趋势调研》、《小流域综合治理调研》、《能源开采水土流失补偿项目前期管理调研》、《退耕还林区水保生态环境建设典型调研》、《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科学考察》、《南水北调中线预防保护项目实施情况调研》等大型活动,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上,大规模论文征集评选76次,征集水土保持论文1300余篇,奖励优秀论文134篇;与世界五大洲的32个国家和 [[ 香港 ]] 地区的相关部门、亚洲湿热带地区水土保持网络组织等国际组织以及台湾中华水土保持学会建立了联系,接待了26批共计178人次的国际专家与学者;组织全省18期、247人次出国考察培训;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8项;选派优秀会员及专家会员460余人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和技术咨询服务活动,开展技术培训100多期,培训水土保持技术人员和农民群众13000多人次。坚持以技术服务推动科普宣传,连续十多年开展“科技之春”、“千村千会”、“科技扶贫”等活动。为促进陕西省水土保持科技进步和水土保持 [[ 事业 ]] 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Category: 社會組織類]]
716,8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