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说鼓子

增加 2,226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 说鼓子 又称荆州说鼓,是一种湖北省的传统曲艺曲种,以说为主,说中带唱,击鼓说书,用唢呐伴奏的传统民间曲艺形式。老辈艺人认为"说鼓子"是由元、明</big>'''|-|<cente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ss2.meipian.me%2Fusers%2F5175342%2F5f83b650f73050dc9d3dd74a734ef67e.jpg%3Fmeipian-raw%2Fbucket%2Fivwen%2Fkey%2FdXNlcnMvNTE3NTM0Mi81ZjgzYjY1MGY3MzA1MGRjOWQzZGQ3NGE3MzRlZjY3ZS5qcGc%3D%2Fsign%2F4d5c70a517f639e9205c14cdb2f96270.jpg&refer=http%3A%2F%2Fss2.meipian.me&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88524367&t=f38e46d85fcfcfc418e35b9d798dbcb6 width=" 词话300" ></center><small>[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8%AF%B4%E9%BC%93%E5%AD%90&step_word=&hs=0&pn=2&spn=0&di=7214885350303334401&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1307436941%2C1398481603&os=4293125249%2C3685085876&simid=1307436941%2C1398481603&adpicid=0&lpn=0&ln=1710&fr=&fmq=1685932414178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s%3A%2F%2Fgimg2.baidu.com%2Fimage_search%2Fsrc%3Dhttp%3A%2F%2Fss2.meipian.me%2Fusers%2F5175342%2F5f83b650f73050dc9d3dd74a734ef67e.jpg%3Fmeipian-raw%2Fbucket%2Fivwen%2Fkey%2FdXNlcnMvNTE3NTM0Mi81ZjgzYjY1MGY3MzA1MGRjOWQzZGQ3NGE3MzRlZjY3ZS5qcGc%3D%2Fsign%2F4d5c70a517f639e9205c14cdb2f96270.jpg%26refer%3Dhttp%3A%2F%2Fss2.meipian.me%26app%3D2002%26size%3Df9999%2C10000%26q%3Da80%26n%3D0%26g%3D0n%26fmt%3Dauto%3Fsec%3D1688524367%26t%3Df38e46d85fcfcfc418e35b9d798dbcb6&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4jtrtwg_z%26e3BvgAzdH3F817u9c8w%3Fu654%3Dvwsswrr&gsm=1e&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nojc=undefined&dyTabStr=MCwzLDEsMiw2LDQsNSw4LDcsOQ%3D%3D 衍变而 。主要流行于湖北荆州地区 自 呢图网 石首、松滋、公安、监利等县。图片]</small>|-|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2008年6月7日,湖北省公安县、松滋市联合申报的"说鼓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序号:779 Ⅴ|-86。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说鼓子| align= light|
批准时间2008年6月7日中文名称;说鼓子
非遗级别国家级批准时间;2008年6月7日
非遗级别;国家级
遗产编号;Ⅴ-86 遗产类别;曲艺 申报地区;湖北省公安县、松滋市|} '''说鼓子'''又称[[荆州]]说鼓,是一种[[湖北省]]的传统曲艺曲种,以说为主,说中带唱,击鼓说书,用唢呐伴奏的传统民间曲艺形式。老辈艺人认为"说鼓子"是由元、明"词话" 衍变而来。主要流行于湖北荆州地区的[[石首]]、[[松滋]]、[[公安]]、[[监利]]等县。<ref>[https://new.qq.com/rain/a/20230430A06TFM00.html 民间艺术放异彩,公安说鼓子大赛成功举办] , 腾讯网 2023-04-8630 </ref>
2008年6月7日,湖北省公安县、松滋市联合申报的"说鼓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遗产 类别序号:779 曲艺Ⅴ-86。
申报地区湖北省公安县、松滋市==历史渊源==
目录1历史渊源2艺术特色3艺术流派4传承意义5保护措施折叠编辑本段历史渊源说鼓子湖北曲种,又名" [[ 荆州说鼓]]"。流行于湖北荆州地区的 [[ 石首 ]] [[ 松滋 ]] [[ 公安 ]] [[ 监利 ]] 等县,与石首邻近的湖南几个县也有流传。
传说鼓子源于戏曲音乐,形成于清同治年间。早期艺人都是戏班中文、武场面的伴奏者,在不能演出时,往往三五相聚,靠清唱来卖艺。后来逐渐改为单独演唱,一人掌握唢呐、鼓、单钹、醒木 4件乐器,多在春节和秋收以后应农民邀请演唱。以后又出现了一些流浪艺人沿门说唱,减掉了单钹和醒木。舞台上演出的说鼓子,除独脚班外,还有2人或3人的表演形式,上手打鼓说唱,下手吹唢呐伴奏,并进行插白或答词。
折叠编辑本段 == 艺术特色== 
演唱说鼓子往往"似唱似说,似说似唱,说唱有板,字句行腔",分段处用唱过渡到另一段,称为"上韵割断,下韵指路(可以换韵)"。分段句式为四、六、八、十等多种。说鼓子的道白分"散白"和"韵白","散白"属散文体念白,又称"说表";"韵白"有一定的韵律和格式,有七字句,也有"五五七五字"句式的。
唱腔曲牌以"香莲"和"浪子"为主,唱腔一般由上下两个乐句反复变化组成,演唱时较为灵活自由。过去说鼓子一般是一人击鼓说书,一人用唢呐伴奏,之后又增添了二胡、琵琶、扬琴等民乐伴奏。
说鼓子以说为主,说中带唱,往往是在一段有韵律的说白之后,以两句唱腔来结尾,称为"唱煞"。演唱要求"似唱似说,似说似唱,说唱有板,按字行腔。"唱腔曲牌分为"香莲"、"浪子"、"花腔"、"过岗" 4种。其中,"过岗"是吸收地方戏曲"西边花鼓"的音乐曲牌形成的;"花腔"包括〔放风筝〕、〔打猪草〕、〔讨学钱〕、〔莲花闹〕、〔七折子〕等传统民间小调。此外,还有〔闹台曲〕等吹奏牌子曲。代表性传统曲目有《 [[ 芒砀山 ]] 》、《 [[ 王喜儿放牛 ]] 》、《 [[ 白罗衫 ]] 》、《 [[ 双拜年 ]] 》、《 [[ 抚琴记 ]] 》等。
说鼓子的道白分"散白"和"韵白"。"散白"属散文体念白,又称"说表";"韵白"有一定的韵律和格式,有七字句,也有"五五七五字"句式的。
折叠编辑本段 == 艺术流派==折叠 === 公安说鼓=== 
公安说鼓子为湖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安说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文学形式角度来看,它是和唐代的变文一脉相承的,因为"敦煌变文"是后世各种说唱文学的先驱。到了宋代,说唱艺术盛极一时,涌现了许多说唱的形式。鼓子词正是当时流行的一种曲艺形式。宋代以后,鼓子词几番变化,经元明时期"词话",大约在明末清初时期逐渐发展衍变为公安说鼓。清代至民国时期,公安说鼓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说鼓艺人不断增加,曲目逐渐增多,内容也日益广泛丰富。公安说鼓,亦叫公安说鼓子。以说为主,说中带唱。说,即在本地方言声调上加以适度的夸张,有起有伏,带有韵味,富有节奏感,快而不乱,慢而不断,吐词清晰,层次分明。唱,一般是夹在每个小段落的结尾处。往往是在一段有韵律的说白之后,以两句唱腔来结尾,收腔后用唢呐重吹一遍下句的旋律,打一阵鼓,然后再起下一个段落。公安说鼓的音乐分为唱腔曲牌和唢呐牌子两部分。唱腔曲牌又分为主腔、花腔和哭腔三类。公安说鼓的传统曲目,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一是取材于街谈巷议,闾里琐事,笑话趣闻;二是来源于传统民间传奇故事;三是来源于武侠及历史演义小说;此外,也有从地方戏曲和外地曲种中移植的。公安说鼓采用鼓和唢呐配合伴奏,乡土气息浓郁,极富表现力,具有独特的乡土风味和艺术特色;公安说鼓这一文艺形式形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流行于民间,因而具有民俗学价值。公安说鼓的音乐分为唱腔曲牌和吹奏牌子,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经过百年来的积累衍变,已形成了很多固定的曲牌,因而具有音乐研究价值。
折叠 === 松滋说鼓=== 
历史沿革
据现存资料考证,松滋说鼓子原名"说古书",由元、明朝的"词话"演变而来,并逐步形成一种传统民间说唱形式。清同治年间(1862年前后)开始在松滋境内的 [[ 大岩咀 ]] [[ 西斋 ]] [[ 街河市 ]] [[ 纸厂河 ]] 一带流行。说鼓艺人,沿门说唱谋生。最初,只一人打鼓说书,既无唱腔,又无伴奏。由于单纯的说书受到冲击,日渐衰微。恰适北曲南移,说书艺人赵成云便与唢呐演奏者江学鑫合作,对说书形式进行了一番改造,将堂木改用堂鼓,依书段情节变化加进北来小调,在评说的末尾加一句或两句行腔演唱,唢呐按曲牌拖腔伴奏,新颖别致,使表现形式更为灵活,并逐步发展为两人演唱:一人打鼓说书,一人吹唢呐伴奏,并与说书人插白答问。唢呐曲牌有"水波浪"、"六字调"、"慈相怜"等。音乐分两大类,即:吹奏牌子曲和唱腔曲牌。
鼓书说唱经过历代艺人们的传承和不断改进,已经有了长足的变化。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曲艺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说唱乃至表演伴奏乐器作了进一步改革,韵白采用本地南面方言,说唱并重;音乐吸收松滋民歌部分曲调;伴奏除唢呐外,还增加了管弦、弹拨乐器。使得演唱、音乐、击鼓于一体,成为独具风格的传统民间艺术奇葩,深受群众欢迎,在湘鄂边界尤其是松滋境内广为流传。
松滋说鼓子曲目丰富多彩,尉为壮观。街谈巷议、民间琐闻、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戏剧故事、神话演义、风花雪月、幽默笑话、人生疾苦等无所不包。
如金戈铁马、气势恢弘的《 [[ 大战洪洲 ]] 》;哀怨缠绵、荡气回肠的《 [[ 柳荫奇缘 ]] 》;贤德忠孝、催人泪下的《 [[ 孔雀东南飞 ]] 》、《 [[ 清风亭 ]] 》;令人捧腹、不乏风趣的《 [[ 望子成龙 ]] 》等。除此还有一批反映不同历史阶段的作品,如《 [[ 养牛记 ]] 》、《 [[ 相女婿 ]] 》、《 [[ 红媒 ]] 》、《 [[ 山旮旯里的管家 ]] 》、《 [[ 如今老王又走俏 ]] 》等。
基本特点
松滋"说鼓子"最具有代表性人物非沈兴亚莫属。他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对音乐(配器)以及伴奏乐器的革新,从而给传统的曲种注入了新的活力。
他一生创作演出段子40多个,其代表作有《 [[ 打虎上山 ]] 》、《 [[ 赤脚医生向群学 ]] 》、《 [[ 俭大妈 ]] 》、《 [[ 看姨妈 ]] 》、《 [[ 苕老表 ]] 》、《 [[ 小陪客扯皮 ]] 》等,有的节目参加了全国曲艺调演,有的被省电台录用,有的获省一等奖。 ==传承意义==
折叠编辑本段传承意义
说鼓子主要流行于松滋、公安、石首等县市,是一种很受欢迎的曲艺形式,表现力很强,但能唱的人已经很少。虽然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但是其传承仍是大问题。
折叠编辑本段 ==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说鼓子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 濒危状态==内容来源于非遗大数据平台
面对当今时代变迁和强势文化的冲击,公安说鼓这一传统民间文艺形式正面临逐渐消逝的危机。 1、随着外来文明的冲击和娱乐方式的多元化,群众的审美方式也随之而改变,公安说鼓这种传统民间文艺形式已很少能引起青少年的兴趣。 2、一些颇有造诣的艺人相继去世,有的年事已高,年轻人不愿意学,而现在仍能够表演公安说鼓的艺人为增加收入,大多兼打丧鼓或转行其他职业,表演公安说鼓的人正在逐年减少,民间已很少能看到原汁原味的说鼓演出。 3、随着公安说鼓的表演者和听众的日渐减少,公安说鼓的创作陷入了吸引力越来越小,新作品也越来越少的恶性循环,创作方面后继乏人。 4、公安说鼓还有大量剧本和曲牌散落民间,已经到了濒临灭绝的危险境地,如不尽快抢救保护,公安文化宝库中的这一瑰宝将会永远失传。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g0615j9n2ot|480|270|qq}}
<center>公安说鼓子《百姓心中有杆秤》</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 970 技藝總論]]
15,6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