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三汇彩亭会

增加 12,987 位元組, 1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三汇彩亭会, 流传于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三汇镇的一种传统民间文化活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三汇彩亭会以亭子…”
三汇彩亭会, 流传于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三汇镇的一种传统民间文化活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三汇彩亭会以亭子造型和表演为主要特点,每年农历三月十六日至十八日在街道或广场进行表演,清代初年,彩亭会开始在三汇形成,清代中后期至民国年间逐步趋于兴盛。新中国成立后,三汇彩亭会成为当地民间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在群众文化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08年6月7日,三汇彩亭会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Ⅹ-104。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三汇彩亭会

批准时间
2008年6月7日

非遗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民俗


遗产编号
Ⅹ-104

申报地区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

保护单位
渠县文化馆

目录
1历史渊源
2民俗传说
3表演形式
4节目内容
5民俗特色
6发展现状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渊源
追本溯源,彩亭艺术最初源于汉代"百戏"中的"寻橦"。

"百戏"是古代乐舞杂技表演的总称,秦代称"百戏",汉代称"角角氐戏",南北朝称"散乐",唐代称"戴竿"。"百戏"包括扛鼎、寻橦、吞刀、吐火等。其中,"寻橦"属高竿杂技,表演者在竿上进行造型表演,应当说是彩亭艺术的萌芽。

到了宋代,"寻橦"变成"高台社火"。表演者站在木箱上,由力夫抬着木箱行进,伴着高跷、旱船、竹马、秧歌、舞龙、舞狮、大头宝宝等,表演场地由固定位置变成移动空间。观众随着木箱移动而移动,场面异常热烈。通常情况下,一个高台一个造型,多取材于一些历史故事。"轻薄行歌走,真狂社舞呈"(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以滑稽取笑赢得观众。

元代,乐舞与杂技分流,"百戏"的概念已经过时。由"抬箱"变着"抬阁",一是层数有所增加,二是由成人造型变为儿童造型,三是各层中有一铁杆贯穿。到了明代,"抬阁"盛行于行香走会之中。祟桢五年七月,为了祈雨,组成"抬阁"游行,这时的"抬阁"与今天的抬亭子大同小异。

至清代,"抬阁"已进入鼎盛时期,"抬阁"的扎法和表演方式也有所变化。同一时期,还出现了"重阁",表演的方式则是另一番情景。张汉载在《天津杨柳青小志》中如此描述:"会中三有重阁者,人之上饰一人至二人,故曰重也。其法以铁捆长三尺余者,缚于肩背上,螬缚坐小儿八、九岁瘦而慧者,饰为美女形,隐其铁捆,化妆着一假手托茶盘盖碗,美女翘足凤鞋而其上,婆婆团扇以舞也。或立于鸟笼钩上,或立于琶弘于轴上,其衣饰装辗之美秀奢丽,为各方所不及。"

三汇彩亭会形成于清初,盛于清朝中后期至民国年间。彩亭是彩亭会最突出的文化艺术表演形式,在约4平方米的平台上,竖立一根铁杆,杆上支架横伸斜展,将从戏文或生活中提炼的人物、情节层叠3-5层,高8-10米,"四人舁之以行,游曳大街,游乐码头",亭子闪闪悠悠,似坠非坠,观众牵魂撩魄,惊叹不已,凸显了"高、惊、险、奇、巧"的艺术特色。伴随彩亭表演的还有10多种民间文艺。彩亭会期间,"男女游观,填街塞巷,邻封士女不远数百里争赴盛会,殆有举国若狂之概。"


三汇镇地处四川东部华蓥山北段西侧,跨州河、巴河、渠江,形成三江六码头,交通发达,物产丰富,商贾云集,经济活跃,形成了彩亭会产生发展的特殊地理环境。彩亭的产生可追溯到汉代"百戏"中的高竿技艺"寻橦",渠县汉阙石刻有生动的描绘,到了唐代"寻橦"从杂技中分流成为"高台社火",其主要特点是用绑扎在高台上的人物造型来表现主题。至明代,发展为"行香走会",其主要内容就是"抬阁",抬阁与今天的彩亭已无二样。至清代,三汇有了亭子会,主要由居民自由组织举办。三汇的亭子会与当地独特文化现象密切相连,抬彩亭首先抬"三圣娘娘"敬神娱神,祈子攘灾,到民国初年,彩亭会主要由商会、行帮、礼社组织举办,彩亭内容既承续传统,又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有了反映时代精神风貌的主题内容。

折叠编辑本段民俗传说
三汇解放前有庙会10余个,最有名的数"三月十八"的"土祖庙会"

(土祖庙现位于三汇农乐林场办公地),"三月十八"是"地母娘娘"的生日。据传,"地母娘娘"原是历朝历代封建统治者的祭祀对象,而三汇土祖庙里原敬奉的是"送子娘娘"、"痘母娘娘"、"麻母娘娘"(民间俗称"三圣娘娘"),也就是"地母娘娘"的化身。

清初,三汇地区麻疹发病率占小儿总数的84%,死亡率占发病人数的70%。按封建观念,"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平民百姓的心中,最关心自己的后代繁衍和儿孙能否顺利通过麻、痘两关,因此人们特别敬奉"三圣娘娘"。

为此,人们或敬香蜡、酒肉,或敬红绸、衣袍,祈求"送子娘娘"赐予男孩,"痘母娘娘"、"麻母娘娘"消灾免难,并争相送小孩着戏装上亭台,而且要连续三年,为的是逗"三圣娘娘"喜欢,图"细娃儿"好带。因此,每年"三月十八日","三圣娘娘"庙会期间三汇都要扎亭子,敬献"三圣娘娘"。

折叠编辑本段表演形式

彩亭将戏文中的动人场面浓缩在一个平台上,或者将故事中的主要人物、背景分层扎在置于台中而有七、八米高的铁杆、铁环上,构思巧妙,造型奇特,色彩绚丽,工艺精湛,独具特色,堪称中华一绝。彩亭,它以造型为主,亦有绘画、音乐、文学、铁工、木工、刺绣、缝纫、数学、力学等多项艺术内容和知识技能的综合反映,是群众性的集体创作。近几年来,三汇彩亭会,既注意继承和弘扬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传统民俗艺术形式,又注重表现社会主义新人、新事、新思想和优良的道德风尚,把中国女排夺冠,计划生育、老中青少勇攀高峰等内容生动地融了进去,既具传统色彩,又富时代精神,使彩亭会更加增辉添彩。


在川东北这个千年古镇,数万群众从四面八方蜂拥至,争相一睹难得一见的三汇彩亭。在欢快的耍锣声中,车车灯、狮舞、抬总爷、踩高跷等表演之后,四台分别名为《船舟借伞》、《火焰山》、《寒江关》、《走基层》的彩亭惊艳亮相于世人眼前。四台彩亭高约8米,由几名脚夫齐步慢走抬着沿道巡演,彩亭上的饰演的人物闪闪悠悠、似坠非坠,让观众提心吊胆、惊讶万分。在名为《火焰山》的彩亭铁环上,涂脂抹粉、着上戏装的铁扇公主婷婷玉立,花翎凤冠,衣袍如帆,珠光闪烁,煞是好看。美猴王居中,不时在两个铁环间翻着筋斗,似斜非坠,险中出奇。牛魔王在底座上面,左右小妖各一,其头顶斜撑一柄芭蕉扇,扇角层叠"8"字形的铁环。《船舟借伞》、

《火焰山》、《寒江关》分别从古典小说《白蛇传》、《西游记》、《杨家将》中的情节和人物中取意而来,《走基层》则反映了渠县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画面。除了这四台高亭外,还有《豆母娘娘》、《麻母娘娘》、《送子娘娘》三台矮亭。为传承创新彩亭艺术,在彩亭的设计创意上注重了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在表演内容和形式上融入了时代元素。

三汇彩亭会以亭子造型和表演为主要内容,融铁工、木工、刺绣、缝纫、建筑于一体,汇文学、绘画、雕刻、力学于一炉,结构巧妙,造型奇特,色彩绚丽,工艺精湛,凸显了"高、惊、险、奇、巧"的艺术特色,是川东地区民间艺术瑰宝。

折叠编辑本段节目内容
宋代以来,"高台社火"的节目多取材于一些历史故事,

比如《鸿门宴》、《船舟借伞》等。

到了元明清时期,"抬阁"的节目内容有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如观音、十八罗汉、姜太公等,也有杂剧片断,如《楚霸王》、《单刀会》、《八仙庆寿》等。

解放后,三汇彩亭既继承了传统的《火焰山》、《三打白骨精》、《八仙过海》、《嫦娥奔月》等节目,也创造了反映现代戏剧人物的《刘胡兰》、《白毛女》和再现现实生活的《体坛群英》、《文明新风》等节目。

折叠编辑本段民俗特色
纵观全国彩亭(有的叫"抬阁"、有的叫"飘色"),

唯三汇彩亭构思巧妙,造型独特,可重四到五层,其余均为1至2层,因其每支第二层或第三层都要显彩,故名"三汇彩亭"。

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三汇彩亭日益鼎盛。每年农历3月16至18日,为三汇镇的亭子会期。这三天,"高缀彩亭,四人舁之招摇过市"(渠县志),俗称"抬亭子"。彩亭会期间,"男女游观,填街塞巷,邻封士女不远数百里争赴盛会,殆有举国若狂之概"。

在约4平方米的平台上,竖立一根铁杆,杆上支架横伸斜展,将从戏文或生活中提炼的人物、情节层叠3至5层,高8至10米,"四人舁之以行,游曳大街,游乐码头",亭子闪闪悠悠,似坠非坠,观众牵魂撩魄,惊叹不已,凸显了"高、惊、险、奇、巧"的艺术特色。

"三汇彩亭会"在全国属独一无二的民间艺术,它融铁工、木工、刺绣、缝纫、建筑于一体,汇文学、绘画、雕刻、力学于一炉,结构精致奇巧,色彩瑰丽,工艺精湛,被誉为川东北地区民间文化艺术瑰宝。

折叠编辑本段发展现状
1949年后,三汇彩亭会焕发时代风采,形成政府、

民间团体主办的格局,成为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的传统民间主要文化活动。三汇彩亭会在当地和邻近县市深入人心,在该区域传统民间文化艺术活动中占重要地位,它是世代三汇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三汇彩亭曾多次赴县、市、省大型文化艺术盛会或物资贸易会表演,大众传媒为宣传报道,三汇彩亭会已成为当地和相邻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品牌。

陈清安是三汇彩亭第八代传承人。

三汇镇2008年被国务院批准、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由于种种原因,"三汇彩亭会"在1992年后一直停办。为宣传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达州民间优秀文化,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把传统文化送到群众家门口,时隔22年后,当地党委、政府克服重重困难,重开"彩亭盛宴",为当地群众奉上了一场精美文化大餐和视觉盛宴。

濒危状态
内容来源于非遗大数据平台
三汇彩亭会作为一项独特的传统民俗文化现象,特别是作为彩亭会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的彩亭艺术,面临现代文明的巨大冲击,曾在一段时间内,三汇彩亭被视作“封建迷信”的旧文化而遭到残害。恢复彩亭会后,彩亭有了新的发展。但是由于现代影视,现代歌舞,流行文化以及现代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彩亭会变得边缘化。彩亭则追求商业效应、经济效益摒弃了一些传统的文化内涵,使彩亭会的民俗性淡化。就其面临的困境主要体现:

(一)抢救和保护措施不力,主要原因经费不足。举办一次彩亭会需要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无彩亭会专门组织机构,也没有专业研究人才,更没有专门经费,扎彩亭、抬彩亭是临时工作,匆匆上、匆匆结束,失去了原来彩亭会的过程乐趣和节日气氛。

(二)人才青黄不接,培养困难。由于彩亭艺术精深,要求从事彩亭艺术的人员具有文史与艺术的知识,没有稳定传承机制,面临后继乏人的危机。目前,彩亭艺人多在60周岁以上,中青年较少,由于现代文化和商品经济的影响,他们对传统艺术不感兴趣,若没有强有力的保护措施与奖励机制,传承人将会越来越少,以至十几年后无人传承。

(三)彩亭器材、道具、服装、曲目以及加工工具等方面的保存没有专门的陈列室和人员加以保管和维护,历届彩亭会后,用过的器材、道具,服装保管零乱或不断丢失,不利于对彩亭艺术的研究与继承。

(四)相关区域政府对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宣传不力,推介不力,只限于彩亭会或在某个地方抬彩亭时才宣传报道一下,没有完善的、系统的、专业的彩亭日常宣传推介机制,满足于一时的自我陶醉。
15,6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