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2,584
次編輯
變更
無編輯摘要
'''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隶属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1980年正式建站,位于四川盆地中北部的盐亭县林山乡(105°27′E,31°16′N,海拔420米)。1991年成为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的首批农业生态站。2005年成为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盐亭站拥有生活、试验用房1200m2,试验区土地面积35hm2,为一完整的集水区,自有试验用地80亩。野外已建成了自动气象辐射观测站、农地综合观测场、集水区测流站、坡地养分平衡场、紫色母岩风化试验场等野外设施22项。室内拥有原子吸收分光光谱仪、气相色谱仪 <ref>[https://www.sohu.com/a/416122950_100122861 气相色谱仪的五种分类 ],搜狐,2021-06-11 </ref> 、显微镜等先进进口仪器30套件。
==研究方向与定位==
自建站以来,盐亭站积累了大量紫色土区水、土、气、生等生态要素观测数据,同时农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变化和区域环境演变等科学研究也有较丰富的数据积累。经过整理与整编,建立了数据管理信息系统。整编数据已于1999年编印数据集第1缉(1970~1995年),共10卷;1996年以后的试验观测数据已整编成第2缉(1996~2005年),共27册。
盐亭站代表了中亚热带紫色土丘陵区典型农业生态系统,长期开展紫色土土壤肥力、水土保持、环境演变与农业生态等领域的试验观测研究,承担了大量国家“973”、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和地方项目,积累了丰富的野外试验观测数据。发表论 文500 文<ref>[https://learning.sohu.com/a/674223512_121036714 发表论文七大步骤解析],搜狐,2023-05-09 </ref>500 多篇,出版专着22本,获得国家和省级奖励16项。研发的生态农业与小流域生态恢复技术如“桤柏混交林模式”、“聚土免耕”、“粮经弹性种植”等技术在长江上游紫色土丘陵区广泛推广,取得了显着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长江上游特别是紫色土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Category:303 科學教育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