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国生理学会

增加 47 位元組, 11 個月前
無編輯摘要
|}
'''中国生理学会'''(Chinese Association for Physiological Sciences, 缩写为CAPS)是中国生理科学工作者自愿组成的全国性的学术性和科普性的法人 [[ 社会团体 ]] ,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其宗旨是促进我国科技进步、经济振兴和社会发展,成为推动中国生理科学人才成长和提高,推动中国生理科学发展和普及,促进生理科学技术与经济结合,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的社会力量。
== 基本内容 编辑==
中国生理学会弘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尚,倡导“献身、 [[ 创新 ]] 、求实、协作”的精神,团结广大生理科学工作者,为繁荣和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开展继续教育和普及生理科技知识,促进出成果、出人才和国际交往做出贡献。[1]
==历史==
中国生理学会是在1926年初由当时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理学系任主任林可胜教授发起创建的,作为发起会员的有吴宪等17名中国的和外籍的学者。学会成立后即积极开展学术活动,为推动中国生理科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926年9月举行了第一届年会,并决定出版学会的学术刊物。1927年1月,中国生理学杂志创刊号问世。到1937年,学会共举行了10次年会,会员发展到113人,会员的专业包括生理学和相关专业如 [[ 生物化学 ]] 、药理学、解剖学、 [[ 微生物学 ]] 、病理学和临床医学等。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学会的全国性学术活动被迫停顿。许多大学迁至四川、 [[ 云南 ]] 和贵州几省。迁至成都的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生理学系主任蔡翘教授组织了中国生理学会成都分会,组织生理学工作者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继续进行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并出版《中国生理学会成都分会简报》。在北京,张锡钧教授代理协和医学院生理学系主任,并继续出版中国生理学杂志,直到1941年日军占领协和医学院后, [[ 杂志 ]] 被迫停刊。抗战胜利后,中国生理学杂志于1948年复刊。
==理事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会于1950年在北京举行了会议,选举了新的理事会。会后,学会积极进行了恢复各种活动和杂志的出版等工作,会员人数也很快增加。1953年学会理事会决定将学会扩大成为中国生理科学会,会员包括生理学、生物化学、 [[ 药理学 ]] 、病理生理学和实验生物学等学科的科学工作者。经过筹备,1956年举行第13届会员代表大会时,会员有1269人,学会正式更名中国生理科学会,有22个分会和11个地区组织。学会还成立了生理、生物化学、药理、病理生理、生物物理和营养共6个专业委员会。《中国生理学杂志》由中国科学院生理研究所复刊,更名为《生理学报》;并在北京创办《生理科学进展》杂志,出版综述性学术论文。1957年以后,由于受到接连的政治运动的影响,学会的活动减少,“ [[ 文化大革命 ]] ”期间学会活动则完全停顿。
1977年,学会理事会积极筹备恢复学会的工作。1978年,学会在青岛召开了第15届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生理学报》和《生理科学进展》也都复刊。随着全国科学事业的发展,生理科学工作者的队伍迅速扩大,学术活动日益活跃,国际学术交流也日趋频繁。由于生物化学、 [[ 生物物理学 ]] 等专业相继成立全国性的学会,中国生理科学会于1985年底又恢复中国生理学会的名称。此外,学会又出版了《应用生理学杂志》、英文版《中国生理科学杂志》和学会的内部刊物《生理通讯》。
1980年6月,由冯德培和王志均代表学会与国际生理科学联合会代表Kovach和Thurau在上海签署了备忘录,明确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际生理科学联合会所属中国名下有两个团体会员,即位于 [[ 北京 ]] 的中国生理学会和位于台北的生理学会。此后,中国生理学会正式成为国际生理科学联合会的团体会员。
1990年,中国生理学会正式加入亚洲和大洋洲生理科学联合会,成为团体会员。中国生理学会杨雄里副理事长在第一届亚洲和大洋洲生理科学联合会理事会上被选为理事会副主席。1994年,由中国生理学会委托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筹备和组织的第三届亚洲和 [[ 大洋洲 ]] 生科理学大会在上海举行。
截止到2010年,中国生理学会下设神经科学、血液-循环-呼吸-排泄生理、消化-内分泌-生殖生理、比较生理、应用生理、中医院校生理和运动生理六个专业委员会。为了加快青年生理科学工作者的成长,学会还成立了 [[ 青年 ]] 工作委员会。
中国生理学会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每四年举行一次。第二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于2002年10月在福建南平举行。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二十一届 [[ 理事会 ]] ,由67名理事组成。理事会又选举产生了由常务理事会成员和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
==参考文献==
[[Category: 社會組織類]]
723,36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