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NBA

移除 3,128 位元組, 4 年前
NBA领导人
File:Jeremy Lin with the Knicks and reporters.jpg|NBA首位[[台裔]]球員[[林书豪]]
</gallery>
 
== NBA领导人 ==
<ref>[http://www.nba.com/history/commissioners.html The Commissioners]--NBA.com</ref>
* '''[[莫里斯·波杜夫]]'''(1946-63年,主席),NBA(BAA)第一任[[NBA总裁|主席]]。出生于[[俄罗斯]]的波杜夫是一名[[律师]],同时也是一名精明的商人和出色的谈判专家。1946年,他与一些[[冰球]]队的老板商议并成立了美国篮球协会(BAA),被推选为主席;同时他还是当时美国冰球联盟([[AHL]])的主席。1949年,波杜夫成功说服竞争对手[[国家篮球联盟]](NBL),促成两个篮球组织的合并,建立了新的国家篮球协会(NBA);1954年,波杜夫推出了一项足以改变篮球历史的措施——[[24秒钟装置]],为NBA后来的成功埋下了坚实的基础。NBA为表扬波杜夫的贡献,把[[NBA最有价值球员|最有价值球员]]奖杯命名为[[莫里斯·波杜夫杯]]<ref name=Podoloff/>。
* '''[[沃尔特·肯尼迪]]'''(1963-67年,主席,1967-75年,总裁),1963年上任,是NBA第一位公选的领导人。在成为NBA主席之前肯尼迪还担任过[[康涅狄格州]][[斯坦福德]]的市长。肯尼迪在任期间得到NBA老板的全力支持,1971年他被赋予极大的权力,成为当时全美最有统治力的职业体育联盟领导人;而他也极力扩充NBA的规模,在他离任的时候NBA球队已经由当初的9支扩大到18支。以他命名的[[沃尔特·肯尼迪公民奖]]是用来表扬热心慈善公益活动的球员或教练。
* '''[[拉里·奥布赖恩]]'''(1975-84年,总裁),NBA第三任总裁。与其他三位总裁乃至所有体育领导人相比,奥布莱恩拥有极不寻常的背景,他曾担任[[民主党 (美国)|美国民主党]]主席和[[美国邮政局]]主席,并长期作为已故[[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顾问。奥布莱恩上任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成功兼并[[美国篮球协会|ABA]](美国篮球协会),解决了由于两联盟的恶性竞争而导致的工资飞涨、票房下降等问题,当中包括非常棘手的“[[奥斯卡·罗伯特森球衣]]”事件。1983年,奥布莱恩与NBA球员工会达成的新的[[NBA劳资协议|劳资协议]],被认为是NBA联盟发展的蓝图和基础;而他对NBA规则的改革的最大贡献在于1979年设立的[[三分线]]。奥布莱恩离任后不久,NBA把[[NBA总冠军|总冠军]]奖杯命名为[[拉里·奥布赖恩冠军奖杯]]<ref>[http://hoopedia.nba.com/index.php/Larry_O%27Brien Larry O'Brien]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820165016/http://hoopedia.nba.com/index.php/Larry_O%27Brien |date=2007-08-20 }}--Hoopedia</ref>。
* '''[[大卫·斯特恩]]'''(1984-2014年,总裁),1984年上任,是目前在位时间最长的NBA总裁。斯特恩把NBA的商业利益最大化,并成功把NBA推向[[全球市场]],使NBA成为一个具有国际性影响力的体育联盟。
*'''[[亞當·席爾瓦]]'''(2014年至今,总裁),2014年上任,2014年2月1日斯特恩卸任NBA总裁,席尔瓦将接替这项职务。
== 电视转播 ==
行政員使用者查核員拒收員巡檢員管理員、water、waterc、waterh、waterm、waterp、waters、watert、waterv、waterw、waterz
10,3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