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王瑞杰

增加 26,15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https://baike.so.com/doc/8733313-9056235.html{{Infobox person| 姓名 = 王瑞杰 ( Heng Swee Keat) ,男,生于1961年。新加坡政治人物,拥有剑桥大学经济学学士和哈佛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为人谦和儒雅。| 圖像 =
[[File:王瑞杰.jpg|缩略图|左|[http://i1.sinaimg.cn/cj/hy/20080509/U2535P31T1D4851999F46DT20080509184748.jpg 原圖鏈結][http://finance.sina.com.cn/hy/20080509/18474851999.shtml 来自新浪网]]]| 出生日期 = 1961年| 逝世时间 =| 出生地点 = | 國籍     = 新加坡| 職業     = 现任 新加坡财政部长 | 知名原因 =2019年4月 出任 新加坡 人民行动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助 副总 秘书 ,并兼任财政部 长。| = </br> </br> </br>}}'''[[王瑞杰]]'''<ref>[https://baike.so.com/doc/8733313-9056235.html 个人简历网 ] </ref>
基本信息'''王瑞杰 ( Heng Swee Keat)''',男,生于1961年。新加坡政治人物,拥有剑桥大学经济学学士和哈佛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为人谦和儒雅。现任新加坡财政部长,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助理秘书长。2019年4月,出任新加坡副总理,并兼任财政部长。== 中文名人物经历 ==王瑞杰早年曾在剑桥大学和哈佛大学学习,取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和公共行政硕士学位。
国籍新加坡  出生时 1997年至2000年 1962年 职务新加坡财政部长 目录1人物经历2职务信息折叠编辑本段 担任李光耀的首席私 物经历秘书。 曾先后担任过新加坡资政李光耀的私人秘书、WTO谈判代表、贸易工业部常任秘书等职。
2005年至2011年,出任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局长。
2018年11月-新加坡财政部长、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助理秘书长。
2019年4月,出任新加坡副总理,并兼任财政部长。  == 折叠编辑本段 职务信息==2018年11月,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宣布了新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成员的职务,由现任财政部长王瑞杰任第一助理秘书长 2019年4月23日,李显龙宣布对内阁进行小幅调整,财政部长王瑞杰出任副总理,并兼任财政部长。总理不在时他将代理总理职务。而将现任副总理张志贤和尚达曼,则将双双卸任副总理职务,并受委为国务资政。这一内阁调整下个月起将生效。  == 个人生活 ==2016年5月,王瑞杰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因中风而突然倒下,昏迷六天,送医院经诊断后是由于脑部动脉瘤所致。此次事件不仅令外界对他的健康状况打上问号,更有人认为其政坛前景一片黯淡。然而在经过7个月的休养后,他奇迹般复原。  == 访华活动 ==1990年王瑞杰第一次访问中国,1997年起以时任资政李光耀的私人首席秘书身份,多次随李光耀访华,很早就开始接触中国领导人。王瑞杰在2018年6月访问南京时表示,中国和新加坡过去的主要合作反映了两国源远流长的深厚友谊,新加坡第四代领导人接班后,希望“新朋友也会成为老朋友、好朋友”。 == 李显龙接班人选浮现 后李光耀时代或许真的来了 == 近日,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终于宣布了新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成员的职务,由现任财政部长王瑞杰任第一助理秘书长,现任贸工部长陈振声被委任为第二助理秘书长。   这一宣布令外界猜测已久的新加坡第四代领导团队领军人物的人选问题基本尘埃落定。一般而言,王瑞杰极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接任人民行动党秘书长,并在新一届大选获胜后出任新加坡下一任总理。这也就意味着新加坡即将迎来4G(第四代领导人)时代。   '''国际社会瞩目新加坡新一届领导层'''   新加坡虽然是小国,但是近年来,不论是新加坡国内,还是国际社会关于这个国家新一届领导层的讨论却从来没有停止过。   这首先与新加坡长期以来所建构起来的善治以及“小国大外交”的国际形象有密切关系。可以说,其出色的国家治理能力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优势的经济活力,在很大程度上为其赢得了与其自然体量所不相称的巨大国际影响力。加之,新加坡在国际舞台上活跃的小国身份,使其成为多个多边合作平台的倡导者和推动者,这些都强化了其在国际社会的存在感。   其次,第四代领导团队的人选及未来主政的走向都会引发世人对新加坡政治体制中李光耀政治遗产问题的思考。长期以来,新加坡政治中形成的李光耀光环或者强人政治色彩挥之不去,而如今随着政治新生态的演进,舆论不可避免地会将关注焦点放到新加坡的下一届领导团队会否实现彻底转型、成功扭转历史形象等领域。李光耀的政治遗产还能发挥多少作用以及还能持续多久,依然会是大家思考的问题。   此外,自李显龙身体多次出现状况以来,各界就一直在关注新加坡第四代领导团队的成员人选问题,而原本被舆论看好的王瑞杰在2016年因中风而住院的意外,一度让人以为他可能与新一届团队失之交臂。而彼时新人选的浮现更是让这一走向显得愈加扑朔迷离。如今基本盘已定,新加坡未来的50年中能否继续保持永续活力,将考验新一届团队的智慧。   '''王瑞杰与陈振声“相辅相成”'''   按照其相关法律,新加坡最迟会在2021年举行新一届大选。这就对新一届领导团队的领导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接下来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他们能否准备好接棒新加坡,回答好所安排给他们的答卷,将取决于他们能否经得住来自党内和社会的考验。 新加坡总理是由大选中获胜的执政党内推选产生,所以这就要过两关:一是内阁的信任,也就是党内的支持;二是民众的支持,也就是社会的考验。从现在王瑞杰和陈振声领衔的团队来看,二人通过考验的难度并不大。   王瑞杰和陈振声之所以能够成为新一届领导团队的核心,是多方面因素共同权衡后的必然选择。一方面,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新加坡的国家治理与社会发展呼唤更为柔性和温和的技术化领导人出现。而王瑞杰和陈振声两人的成长经历、教育背景以及从政履历已经很好地呼应了这一诉求。   王瑞杰在担任金融管理局长、教育部长以及如今财政部长期间的出色表现,是其成为第一人选的重要原因。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冲击面前,新加坡的经济虽然受到波及,但是很快就转危为安,而这也正是这个危机感十足的高度开放的全球化城市国家所最为看重的领导能力。   另一方面,二人性格、履历以及领导优势方面各有侧重,在某种程度上很好地实现了优势互补,如有媒体所说是“相辅相成”。对于新加坡而言,二人能够携手共进将是这个小国未来的合理选择。   不过也有人认为,在下届大选到来之前,或许陈振声在理论上还有取代王瑞杰成为下一任总理的可能,而且陈振声在年龄上有八岁的优势。因为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作为第一助理秘书长的陈庆炎主动让贤推荐时任第二助理秘书长的吴作栋出任总理的先例。不过,从目前的情形来看,这种可能性是很小的。   '''李光耀政治遗产已渐行渐远'''   王瑞杰和陈振声二人携手脱颖而出,是对新加坡政治走出李光耀背影的一大推动。长期以来,李光耀高大的背影不仅存在于新加坡的政治中,而且存在于新加坡人的心里。即使在其去世三年多后的今天,新加坡人仍然会怀念李光耀作为建国总理对这个国家的贡献。    但是,感恩是一个方面,对李光耀家族与新加坡政治的关联的看法又是另一个方面。尤其是历史上李光耀对政敌的态度,也多少引发新加坡社会不同年龄段民众对其领导方式的质疑。所以,民众希望能够在新加坡的政治变迁中看到非李光耀家族的团队接棒新加坡。   在2017年因为李光耀故居而引发的相关争论中,李显龙与弟弟妹妹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而凸显的在故居之争背后的隐性因素,也引发公众的热议。那次争论也让李显龙及现内阁认识到尽快明确新一届领导团队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如今,曾经担任李光耀私人秘书的王瑞杰成为下一任总理的第一候选人,虽然与李光耀或多或少还有着一定的联系,但这在另一个层面也恰恰反映出李光耀的政治遗产其实已经渐行渐远了。   新加坡的4G时代正在一步步走近,如果没有意外,王瑞杰极有可能在明年就会被任命为副总理,协助李显龙为下一届大选做准备,也为自己主政接班暖场热身。而到那时,新加坡的后李光耀时代也许就真的要到来了。<ref>[https://news.sina.com.cn/c/2018-11-29/doc-ihpevhcm2678897.shtml?qq-pf-to=pcqq.c2c  李显龙接班人选浮现 后李光耀时代或许真的来了],新浪, 2018年11月29日</ref> == 新加坡媒体:李显龙接班人敲定!曾任李光耀首席秘书 == [[File:王瑞杰1.jpg|缩略图|左|[http://news.youth.cn/gj/201812/W020181205469355711385.jpg 原圖鏈結][http://news.youth.cn/gj/201812/t20181205_11805235.htm 来自中国青年网]]] 海外网4月24日电23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宣布对内阁进行调整,财政部长王瑞杰出任副总理。对此,新加坡学者认为,王瑞杰作为李显龙“接班人”的身份已经毫无悬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23日,李显龙宣布对内阁进行小幅调整,财政部长王瑞杰将出任副总理,并将兼任财政部长。总理不在时他将代理总理职务。而将现任副总理张志贤和尚达曼,则将双双卸任副总理职务,并受委为国务资政。这一内阁调整下个月起将生效。 '''王瑞杰随后在社交媒体表态称,将和团队一起,竭尽所能履行对新加坡人民的责任。''' 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系副教授比维尔星(Bilveer Singh)形容,此次内阁调动是本地政治近期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他提到,此前政府一度迟迟不委任第四代领导班子成员为副总理,引发外界对于执政党内部团结的猜测。但昨天释放的信号很简单、明确,即两位副总理引退,及委任一名新的副总理,所有的注意力都聚焦在王瑞杰一人身上。 “此次调整只有一项调动,那就是委任新加坡政治最高位的接班人。这个接班人是谁,已经毫无悬念,”比维尔星说道。 此前,王瑞杰作为李显龙“接班人”的身份就已浮出水面。去年11月,新加坡执政党人民行动党对外宣布新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成员的职务,王瑞杰被任命为第一助理秘书长。一般来说,担任这一职务的人选最有可能接任行动党秘书长一职,并在下一届大选获胜后成为新任总理。但当时有分析称,和王瑞杰同期进入政坛的贸工部长陈振声,在此次人事调整中被任命为第二助理秘书长,他也被认为是呼声很高的下任总理人选之一。加上距离大选还有一段时间,当时王瑞杰的“接班人”地位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王瑞杰早年曾在剑桥大学和哈佛大学学习,取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和公共行政硕士学位。曾于1997年至2000年间担任李光耀的首席私人秘书。在2005年至2011年间任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局长,期间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考验,这段经历也经常被他在各种采访中提及。 在2011年议会大选后,王瑞杰开始踏入政坛。2011年至2015年期间任新加坡教育部长,2015年至今任新加坡财政部长,并担任未来经济委员会(The Committee on the Future Economy)主席这一重要职务,推动新加坡经济的持续转型,他被认为是第四代领导团队中经验最丰富的一位。 不过王瑞杰的仕途也并非一帆风顺。在2016年5月,王瑞杰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因中风而突然倒下,昏迷六天,送医院经诊断后是由于脑部动脉瘤所致。此次事件不仅令外界对他的健康状况打上问号,更有人认为其政坛前景一片黯淡。然而在经过7个月的休养后,他奇迹般复原。 这位“接班人”和中国也有不少渊源。王瑞杰1990年第一次访问中国,1997年起以时任资政李光耀的私人首席秘书身份,多次随李光耀访华,很早就开始接触中国领导人。王瑞杰在2018年6月访问南京时表示,中国和新加坡过去的主要合作反映了两国源远流长的深厚友谊,新加坡第四代领导人接班后,希望“新朋友也会成为老朋友、好朋友”。(海外网 罗伊晴)<ref>[https://new.qq.com/omn/20190424/20190424A0CZL6.html  新加坡媒体:李显龙接班人敲定!曾任李光耀首席秘书],腾讯网</ref> == 接班李显龙 新加坡“第四代领导人”格局初现 == 11月23日下午,新加坡执政党人民行动党公布新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财政部长王瑞杰出任第一助理秘书长,贸工部长陈振声出任第二助理秘书长。新加坡“第四代领导人”的格局,轮廓初现。    根据新加坡不成文的惯例,领导人代际交替背景下的人民行动党助理秘书长,几乎可以被认为是“接班人选”,王瑞杰和陈振声很可能成为新加坡下一任总理和副总理。新加坡《联合早报》23日发表社论表示,新阵容宣布的最大意义,在于扫除了此前仍存在的有关政治领导层代际交替的疑虑和不确定性。    王瑞杰和陈振声接班的节奏,很可能还要快于第二代领导人吴作栋和第三代领导人、现任总理李显龙。吴作栋1984年担任人民行动党第一助理秘书长,6年后担任总理。李显龙1994年出任人民行动党第一助理秘书长,2004年接任总理。     李显龙担任总理超过14年,其父亲李光耀担任总理30余年,李家父子掌舵新加坡的时间共计近半个世纪。李氏家族过于强势和显要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外界质疑。2017年,李显龙因为李光耀故居处理一事招致妹妹李玮玲和弟弟李显扬的公开批评,更激化了新加坡民众对“王朝政治”的厌倦情绪。    现年66岁的李显龙,以国家领导人的标准可谓“正值壮年”,但他曾于1992年查出罹患淋巴癌,2015年又患前列腺癌。两度战胜病魔的他表示,癌症从未影响体力,但这并未驱散新加坡民众对其健康状况的担忧。2016年8月,李显龙在发表国庆讲话时突发晕厥,被人搀扶下台休息。重回讲台后,他表示:“下次大选后不久,我的接班人必须准备好接棒。”近来,他又表示有意在70岁之前进行权力交接。    按照新加坡相关法律,下一次大选最迟必须在2021年4月前举行。李显龙11月初在“创新经济论坛”上对彭博新闻社总编米思伟表示,新加坡有可能在明年庆祝开埠200年之际提前举行大选。   '''核心二人组'''    11月23日,李显龙在人民行动党公布新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后召开的党团会议上宣布,所有议员对王瑞杰出任接班人、陈振声任副手的安排都表示支持。他还在个人社交账号上表示,王、陈二人能力互补,是强有力的组合,他们与其他年轻官员已经逐渐聚拢在一起形成团队组合,每个成员都能发挥出最大力量。“我相信他们将继续积累经验,增加经历,稳步赢得新加坡人民的信心和信任。”    当晚,人民行动党在总部举行记者会,王瑞杰和陈振声正式以下一代领导层带头人的身份亮相,继续担任人民行动党秘书长的李显龙并未露面。新加坡英文报纸《海峡时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李显龙是有意为之,目的是为了让外界的关注点聚焦在新一代领导层身上。身着白色短袖衬衫的王瑞杰和陈振声并肩坐在一张不大的桌子后面,面带微笑,先后以英文、中文和马来语发表感言并回答问题,时而相互对视点头示意。    尽管王瑞杰和陈振声都强调了合作与团结,但《海峡时报》24日发表评论认为,接下来领导层的轮替将难以避免分歧和干扰,保持团结将是一个挑战。在第四代领导人布局水落石出之前,陈振声在很长时间内原本也是角逐总理位置的有力竞争者,下届总理人选究竟是他还是王瑞杰,一段时间以来一直是新加坡各界猜测和争论的热点话题。    王、陈二人均被认为是 “新加坡精英治国流水线上的优异产品”,他们各有优势,也各有短板。    57岁的王瑞杰曾获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硕士,并在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获公共管理硕士学位,早年加入警队,后于1997年至2001年担任李光耀私人秘书,深受李光耀赏识。    2005年至2011年,王瑞杰担任金融管理局局长。“金融立国”是新加坡的一大特质,在这个相当于中央银行行长的职位上,王瑞杰迅速有力地采取措施应对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维护了新元稳定和新加坡银行体系的健全。2011年,他被英国《金融时报》集团出版的《银行家》杂志评选为年度“亚太区最佳中央银行行长”。同年,他当选议员入阁,担任教育部长至2015年,此后担任在内阁中有着“核心职位”之称的财政部长至今。    王瑞杰为人谦和儒雅,经济和金融领域经验丰富,但他在2016年中风,健康状况是弱项。在11月23日的记者会上,他在回应有关健康状况的问题时表示:“如果对自己的健康没有信心,我不会接任这个职务。这件生死攸关的大事(中风)让我更加坚定,我要为新加坡人民服务。”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教授顾清扬对《中国新闻周刊》说:“王瑞杰拥有非常完整的担任总理的工作履历,可以说符合作为新加坡最高领导需要具备的所有素质,成为接班人是理所当然。”    相对于一贯稳重的王瑞杰,在军队服役20多年,今年49岁的陈振声性格显得更带棱角。2011年,刚刚褪去戎装初涉政坛的陈振声做演讲时,用与新兵的交流方式要求出席者“举手”作现场小调查,这个调动气氛的做法却在之后很多年都在网上被当作笑柄。对于这段经历,他在2015年对《联合早报》说,“被人家嘲笑、被人家作弄,那种感觉对我来说一点儿也不陌生……关键就是专注应该做好的事。”    幼时家境贫寒,由母亲一手带大的陈振声曾获总统奖学金赴剑桥大学深造并获经济学荣誉学位,后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1987年,陈振声从军并一路升迁,官至陆军总长后,于2011年从政,被安排在李光耀领军的丹戎巴葛集选区参选,顺利当选并进入内阁,紧接着先后在社会发展、青年及体育部,新闻、通讯及艺术部,国防部,总理公署、贸工部等部门担任部级官员。    陈振声属于新生代,资历和经验都相对较浅。2017年10月,他在外国记者协会午餐对话会上,面对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是否想当总理的问题时,他说:“我们所有人都必须准备好奉召担任这个工作……我们有信心,但从不自满。不过,我们都知道,一旦被召到,我们不会卸责。”结果,这番表白被路透社、法新社等外媒解读成他表示已经做好了随时奉召担任下一任总理的准备。    新加坡隆道研究院总裁许振义对《中国新闻周刊》说,王瑞杰的资历和经历虽然是内阁其他成员难以比拟的,但他在国家安全方面的经验相对欠缺,而陈振声在军队工作20年,熟悉国家安全事务,他们二人的搭配,是一个相互扶持、相互补充的组合。    不过,由于中风引发的潜在健康问题,坊间有传闻说陈振声才是李显龙更为中意的接棒者。对此,顾清扬分析,年龄和曾经中风对王瑞杰是最大的不利因素。“可能王瑞杰的任期不会像吴作栋和李显龙那么长,也许就是2届,十年后59岁的陈振声可能就会作为第五梯队的人选。另外,王瑞杰的身体万一中间有什么不适,那么陈振声就是一个随时可替换上阵的人物。” [1[File:王瑞杰3.jpg|缩略图|右|[http://img1.dayoo.com/www/201811/24/9e50e0d5-96d5-4c25-97c6-98575079f57a.jpg 原圖鏈結][http://news.dayoo.com/world/201811/24/139998_52372092.htm 来自广州日报大洋网网]] ]   8月29日,出席第五十届东盟经济部长系列会议的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右)、贸工部长陈振声。图/视觉中国    '''保持政策连续性'''    目前的人民行动党第35届中央执行委员会14名成员中,50岁以下3人,50至55岁4人,55至60岁6人,60岁以上的只有总理李显龙1人。除李显龙外,包括王瑞杰、陈振声在内的5人是因为在军队或公务员系统表现出色被延揽从政,另有4人曾在企业或专业机构任职 这一格局延续了新加坡“精英治国”“专业人士治国”的传统。    《联合早报》评论称,已经卸下党务的副总理张志贤和尚达曼,仍会留在内阁,连同内政部兼律政部长尚穆根、外交部长维文医生、卫生部长颜金勇以及总理李显龙,作为新旧交替的“稳定器”,让第四代领导班子有更充裕的时间接受实际磨练。    与上一代领导人相比,第四代领导人身处一个不确定性增加的世界,全球政治经济重心转向亚太、全球化和自由贸易遭遇强大阻力,同时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带来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顾清扬说,新加坡目前面临的竞争态势是非常紧迫的,新加坡原来具有的优势在现在的全球化时代已经不那么明显,国内富裕阶层、中产阶层大量成长,国民具有更国际化的视野,这些都对新加坡的新一代领导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04年7月,即将接任总理的时任副总理李显龙不顾对新中关系的强烈冲击访问台湾,当时被一些媒体解读为背离了李光耀的大国平衡路线,意图是借此提高威信和凸显决断力。而新一代领导人没有过多“去李光耀光环”的政治负担,既有的新加坡“小国大外交”的平衡之道,不会受到太大冲击。    一位不愿具名的新加坡媒体人士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李光耀身边的人往往都会被他的世界观和处事价值观感染,否则很难一直在他身边工作。深受李光耀赏识的王瑞杰,相信已经把很多东西内化。沉稳持重、有板有眼的王瑞杰广受新加坡中老年选民支持;陈振声则富有激情,敢想敢干,容易得到青年一代的青睐。考虑到新加坡开国领导人李光耀为内外政策所作的战略设计已经深入人心,第四代又以王瑞杰领衔,估计新加坡今后十余年的内外政策将注重延续性和连贯性。    李光耀在其自传《从第三世界到第一世界》中回忆说,在新加坡建国之初,面对复杂的地区和国际环境以及新加坡国小资源贫乏的现实,他为国家制定了一条“双向”战略,一方面是跳出本地区,直接与欧美发达国家以及日本进行经济往来,另一方面通过提供一流社会服务和公共管理,在东南亚这片第三世界中打造出一个“第一世界的绿洲”。    许振义博士说,在外交上,“亲西方”可谓新加坡的国策,这一点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都不会发生改变。例如在中美经贸战问题上,新加坡谴责美国单方面挑起贸易摩擦,认为正确途径是诉诸世界贸易组织根据规则解决。这并不是“选边站”支持中国,当然也不是在支持美国,而是在支持基于自由贸易和规则的国际秩序。    曾担任李光耀首席秘书的王瑞杰,对新加坡未来发展方向和外交布局的思考,既继承了李光耀的广阔眼界,也充分反映了亚洲和世界的发展变局。他今年主持制定的财政预算案明确表示,新加坡可将自身定位为全球和亚洲的科技、创新和企业枢纽,同时作为中国公司进入区域,以及全球性公司进入中国和亚洲的出色据点。    据《联合早报》报道,王瑞杰1990年第一次访问中国,1997年起多次随李光耀访华,后来在贸工部、金融管理局和教育部任职时,也有多次与中国接触的机会。王瑞杰非常重视同中国的关系,曾经把飞速发展的中国比作高铁,呼吁新加坡商人搭上顺风车。“这列火车现在是高铁,我们要跑得更快,如果不能搭顺风车,站在火车轨道上的后果不堪设想。”同时,他号召新加坡放眼东盟、印度和日本等区域市场,利用新加坡的跨文化背景和与区域国家的友好关系,加强与区域国家合作,把握崛起的亚洲市场。    王瑞杰今年5月访华在南京大学新中关系发表演讲时说,新加坡的第四代领导班子接棒后会继续推进新加坡与中国的友谊,希望“新朋友也会成为老朋友、好朋友”。    陈振声受此前的职务分工所限,对新加坡发展及外交的表态不多,但近年来明显加大了发声的力度。    2017年2月,陈振声在出席选区新春团拜联欢晚宴时发表讲话,阐述了他对新加坡外交政策的思考。陈振声将新加坡形容为“外交汪洋中的一叶扁舟”,除了分析浪潮与风向外,须谨记“不选边站、维护国际法与航海航空自由、加强与各国的合作”三大原则。    在对华关系上,作为中新(重庆)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新方负责人的陈振声曾表示,新加坡向来支持中国融入国际体系,并与中国拓展多项政府间合作项目,同时也支持美国持续在亚太地区扮演积极角色,因为这对新加坡和各国都有益处。“我们和两国都交好。太平洋这么大,容得下我们寻找共同点,并共同展开合作。”    2017年10月,《海峡时报》引述陈振声的话称,不管第四代领导团队是谁成为下任总理,新加坡将保持“政策连续性”。这是因为整套政策将是“团队构思,团队执行,团队承担”,个性和风格会在细微处有些影响,但不影响国家整体大政方针。<ref>[http://news.youth.cn/gj/201812/t20181205_11805235.htm  接班李显龙 新加坡“第四代领导人”格局初现],中国青年网, 2018-12-05</ref>
== 参考资料 ==1. 李显龙接班人选浮现 后李光耀时代或许真的来了{{reflist}}
1,96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