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248
次編輯
變更
林维先
,無編輯摘要
1938年2月中旬,林维先和支队司令高敬亭到武汉中共长江局开会时,长江局副书记周恩来向书记王明介绍高敬亭和林维先说:“这两位是大别山苏区赫赫有名的游击专家!”,1955年春节前夕,毛泽东主席到浙江省视察,听到了时任浙江省军区司令员的林维先汇报民兵工作后,又说:“你不但是游击专家,还是民兵专家呢!”且看这游击专家是如何游击的。
1934年春,敌人对皖西苏区进行重点围剿,总兵力达16个团,占领了所有集镇和较大的村庄,封锁交通要道,建筑大小碉堡。中共皖西道委书记郭述申鉴于敌人对皖西重新围剿的严峻形势,决定由红82师掩护中共鄂豫皖省委机关和红25军军部向鄂东北转移。时任红82师师长的林维先和政委江求顺认为:省委和红25军军部去鄂东北,向东,从长岭关走最近,但这里是敌人重点防区,关东边属敌25路军防区,有其65师两个驻守,关上有东西防区部队各一个营驻守,而且周围30里之内,都有大批敌人主力部队驻防,可随时增援。
林维先率二营攀登上关,迅速歼灭了敌哨兵,两营驻敌还在梦里,大部被歼。这时关东西两边守敌听关上枪声,纷纷向上攻来,林维先指挥全营向两边还击,这时三营和交通队带领省委和红25军军部从敌碉堡下面冒充敌25路军追剿队,顺利过关,林维先引诱关东西驻敌接火后,率部从右侧悄然离去,尾随已过关的省委和红25军军部向麻城方向转移。关东西之敌夜战近一个小时,才知道是误会,便收拾各自尸体撤回各自防地。梁冠英、刘茂恩两位司令官得悉后都大为恼火,在电话上对骂起来,都说对方是瞎眼狗,只会咬自家人,不会咬红军。这个故事,在敌军中传为笑柄。这一仗打得漂亮,受到鄂豫皖省委的通报表彰。
林维先率二、三营掩护红25军转移鄂东北后,又向西绕了一个大圈子,打了长竹园、四姑墩、叶家墩等地方保安团,在商城西余集与师政委江求顺率领的一营和手枪队汇合。一个月后,皖西之敌又转向鄂东围剿,省委机关又回到皖西,在听信了少数人对皖西苏区的片面回报,对皖西进行了错误肃反,道委书记郭述申被撤职,江求顺等一批英勇善战的红军领导干部被错杀,林维先被打成第三党骨干分子,即将处以极刑时,全师官兵痛哭作保,才免一死,被罚到苦工队抬担架、当挑夫。很多人为他鸣不平,他说:“为革命抬担架、当挑夫也是光荣的,也照样游击敌人。”
== 转战大别山区 ==
1935年2月,鄂东北独立团近千人来到皖西,高敬亭将其与218团合编,成立了红28军,下辖三个营和一个手枪团,全军1800余人。林维先任一营营长,经过一年的游击,歼敌8个多团,红28军发展到2500多人,并恢复了一些农村根据地,建立了十多支便衣队,总结了一些成功经验。如“敌情明、地形好,缴获大就打,敌情不明、地形不好,缴获不大不打”的“三打三不打”原则和“伪装歼敌”、“杀回马枪”、“化整为零,集零为整”等。
这时雷文学率一连也从后面攻来,敌疑为被红军主力包围,阵脚大乱,被分割歼灭近半,余部四散逃去。林维先率全营在吴家湾休息,第二天刚吃过早饭,派出侦察的同志回来报告说:“青山镇昨晚驻有一个连敌人,押着一百多个民夫,挑的都是军用物资,往大别山25路军总部运送,为首的像是个大官,还有一匹马”。林维先高兴地说:“好,敌人给我们送礼来了,他们认为这是他们的大后方,不会有红军,所以毫不畏惧。”立即命全营作好战斗准备,隐蔽在青山镇东边山林里,争取在运动中歼灭敌人。上午10时,敌人大摇大摆的押着民夫向大别山行进,为首的那个“大官”,骑着一匹白马,很是威风。当敌人进入伏击圈时,林维先一声喊打,各种火器一齐向敌人射杀,敌人怎么也想不到在这大后方会遇到红军,仓惶应战,林维先率全营冲入敌群,打得敌人丢盔卸甲,四散逃跑,那个骑马“大官”刚跑出不到百米,雷文学叭的一枪,将马击倒,便跟着追击。被摔下马的那个“大官”大概是腿吓软了,爬起来跑两步又摔倒,被雷文学活捉。经过审问,原来他是25路军后勤部长,叫王国珍,是从武汉押运给养回大别山的。这时民夫已跑光了,林维先看缴获的都是银元、服装、药品,还有一叠崭新的25路军通行证,高兴地说:“这回我们可发财了,回大别山也有通行证了。”
林维先率一营远离大别山活动了一个多月,歼灭了敌人区、乡、保武装200多人,缴枪100多支和大量银元,5月中旬,准备回大别山与高敬亭汇合。林维先叫大家换上敌人服装,揣着25路军通行证,押着王国珍,大摇大摆地到一个叫陡门港的镇上休息。为了麻痹敌人,林维先晚上故意集合战士们训话,高声说:“红28军已进入桐柏山区,很快就会和红25军汇合,我们后卫队一定要在两天之内与主力汇合……”夜里又故意放松警戒,让王国珍逃跑,回大别山报信,引诱敌人出山,减轻大别山红军压力。
== 参考资料 ==
[[Category: 中国大陆军政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