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沈韫芬

增加 10,298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沈韫芬1.jpg|缩略图|右|[https://p.ssl.qhimg.com/dmsmfl/120_75_/t01a7dae4ae383bdd0d.webp?size=575x400 原图链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08326-959206.html 来自科学网     ]]] ''' 沈韫芬 ''' 院士1933年1月29日出生于上海,1953毕业于 [[ 南京大学 ]] 生物系,此后一直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工作,1956年至1960年留学苏联并获副博士学位。1983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国际原生动物学会理事,国际原生动物学家协会名誉会员。沈韫芬因病于2006年10月31日在汉逝世,享年74岁。<ref>[http://www.gerenjianli.com/Mingren/03/393c3gcr17rdrb5.html  沈韫芬 ],名人简历 </ref>  ==简介==沈韫芬,原生动物学家。1933年1月29日生,2006年10月31日去世。上海人,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195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系,同年7月进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工作。1956-1960年赴苏联留学,获苏联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博士学位。1960年10月回国后,一直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工作,任研究员。先后当选为中国动物学会理事、副理事长,中国原生动物学会秘书长、副理事长、理事长,国际原生动物学会理事。。 沈韫芬院士师从中国原生动物学研究的奠基人[[王家楫]]院士,毕生致力于原生动物的分类学和生态学研究工作。她带领助手调查了我国22个省、自治区的原生动物区系与分布,并在《西藏水生无脊椎动物》一书中,描述了原生动物458种,包括新种、新亚种12种,80%为新记录,这也是我国第一本淡水原生动物地方志,被国内外同行评为"原生动物领域的经典"。沈韫芬院士还开展了我国从南到北不同温度带土壤原生动物调查,获得种类组成特点和季节变动规律,填补了我国土壤原生动物学研究领域的空白。她通过30余年的长期观察,揭示了东湖富营养化过程中原生动物群落的结构与功能的演变过程。在对多种水体近10年的实践研究基础上,在分类和生态的交接点上发展和建立了《水质-微型生物群落-PFU法》国家标准,拓展了生物监测新领域。该标准是我国生物监测领域自行制定的首项国家标准,被国外同行誉为"建立微型生物群落评价的世界领导者之一"。 2005年8月,沈韫芬院士和武汉地区60多位两院院士及知名教授联名上书国务院,为中部崛起长江流域经济产业带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献计献策。2005年7月,她还抱病出席了在武汉举行的第七届亚洲纤毛虫生物学会议。沈韫芬院士一生共发表论文219篇,并著有7本专著和1本译著。 沈韫芬是我国原生动物研究领域的开拓者,毕生致力于原生动物的分类学和生态学研究工作,创造性地把原生动物的分类学和生态学紧密结合,使之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主持我国22个省、自治区的原生动物分类和区系研究,带领助手鉴定近2000种,发现35个新种。在《西藏水生无脊椎动物》中,描述原生动物458种,80%为新记录,含12个新品种,被国内外同行誉为该领域经典。经30余年观察,揭示东湖富营养化过程中原生动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演变过程。对微型生物群落监测方法不断改进和推广,使之成为一种准确、经济、快速的水质评价方法。1991年,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环保局首先颁布为国家标准--《水质-微型生物群落监测-PFU法》。共发表论文219篇,出版专著7部、译著1部。 ==科考人生=====27岁副博士学位===沈韫芬出生在上海的一个小康家庭,20岁大学毕业时,沈韫芬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水生所。在水生所,沈韫芬师从王家辑院士,并很快崭露头角。1956年,沈韫芬获得了去苏联留学的机会。苏联导师初次见面就交给沈韫芬十几本俄语专业书籍,足有三尺厚,限定她一年读完。之后的日子里,沈韫芬成天泡在图书馆,一直自修到凌晨两点,实在困了,她用削得尖尖的铅笔猛刺自己的腿。一年之内,沈韫芬便弄通了那十几本原著。在面试中,包括无脊椎动物在内的四门课程,沈韫芬都取得了满分。27岁她获得了副博士学位。 ===微小朋友===[[File:沈韫芬2.jpg|缩略图|右|[https://gss1.bdstatic.com/9vo3dSag_xI4khGkpoWK1HF6hhy/baike/w%3D268%3Bg%3D0/sign=c1de5f7daa18972ba33a07ccdef61cb4/9213b07eca8065381d1fc77a96dda144ac3482e5.jpg 原图链接]]]沈韫芬喜欢把原生动物称作自己的"tinyfriends"(微小朋友),大学毕业之后,她一直与这群特殊的"tinyfriends"打交道。原生动物在动物界中出于最原始的地位,由单细胞构成,体形微小,一般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沈韫芬的研究就是为这些生物分门别类。 沈韫芬带领其助手们调查了我国22个省、自治区的原生动物区系与分布,已鉴定近两千种。在《西藏高原的原生动物》中描述原生动物458种,80%%为新记录,首次探讨地理分布,得出了优势种随水平地带气候变迁而有更迭特点的结论,这也是我国第一本淡水原生动物地方志被国内外同行评为"原生动物的经典"。<ref>[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08326-959206.html 她以原生动物为朋友——记原生动物学家沈韫芬院士 ],科学网 </ref>    ===干净水===1980年,沈韫芬来到[[美国弗吉尼亚州立立大学]]环境中心,很快她加入PFU法实验室。PFU法是美国科学院院士凯恩斯教授于1969年创立的,PFU法就是将聚氨酯泡沫塑料块放在水中,让水生生物进入其中,然后挤出来以评价水质。 沈韫芬觉得这种方法在中国应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于是下定决心要学会PFU法。沈韫芬亲自来到野外取样实地考察,而这本应是实验员做的事。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沈韫芬的研究奠定了PFU法预报化学品的危害性安全浓度的基础。合作成功后,沈韫芬和凯恩斯教授共同撰写了论文,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影响。学成之后,1983年沈韫芬放弃了留在美国的机会,毅然回国,她决心将PFU法用于国内受水污染的地方。回国之后,她北上首都,西赴重庆,并结合武汉本地的调查数据,让有关决策部门可以放手治理水污染了。 2000年5月,[[浙江]][[舟山]]海域出现大面积赤潮,绵延80公里,面积达7000平方公里,成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近海海域最大一次赤潮。在"2000海洋科技与经济发展国际论坛"上,沈韫芬报告说:"人类经济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物质无论来自大气,还是来自土壤,最终将归为水污染。沿海海域作为河流的最终归宿,被认为是水污染的最后一道防线。全国的污染通过河流向沿海集中的结果,使得赤潮频频发生,显示出我国水污染的最后一道防线已被冲破。" ==车祸==2003年8月,沈先生去[[云南]]采集水生物样本。已经70高龄的沈韫芬一路风尘仆仆,一个月内分别去9大湖泊、澜沧江、怒江、金沙江取水样,走过大理、丽江、德钦、宝山等地,行程超5000公里,几乎踏遍了云南所有的山山水水。 结束工作后从大理返回昆明途中,发生了车祸。当时沈韫芬伤情最为严重,几根肋骨撞断,颅内出血,脸部缝了十几针。 从1953年大学毕业到因为车祸停止野外考察,50年的岁月,沈韫芬度过了她的野外科考人生。 ==学术领域==沈韫芬的研究特色是创造性地把原生动物分类学和生态学紧密结合,使之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1)40余年来系统研究原生动物分类区系,调查了我国22个省区系分布,已鉴定近2千种,新种35种,论著10余部。代表作《西藏高原的原生动物》被国外同行评价为"原生动物领域的经典"。开辟了我国从南到北不同温度带土壤原生动物调查,获得种类组成特点和季节变动规律。(2)创造性地研究原生动物生态学。阐明武昌东湖浮游、着生、底泥原生动物生长规律和富营养化过程中原生动物结构与功能三十年来的变迁。(3)在分类和生态的交接点上发展和建立《水质--微型生物群落监测--PFU法》国家标准。该标准系国际首创;美、韩、英、德国同行表示赞赏,誉为"世界领导者之一"。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专著6本。有5项研究成果获奖。==成就荣誉==主持我国22个省、自治区的原生动物分类和区系研究,带领助手鉴定近2000种,发现35个新种。在《西藏水生无脊椎动物》中,描述原生动物458种,80%为新记录,含12个新品种,被国内外同行誉为该领域经典。经30余年观察,揭示东湖富营养化过程中原生动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演变过程。对微型生物群落监测方法不断改进和推广,使之成为一种准确、经济、快速的水质评价方法。1991年,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环保局首先颁布为国家标准--《水质-微型生物群落监测-PFU法》。共发表论文219篇,出版专著7部、译著1部。 1997年,在第十届国际原生动物大会上荣获Corliss奖。同年,被国际原生动物学家协会授予名誉会员称号。 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逝世==沈韫芬因病于2006年10月31日在汉逝世,享年74岁。11月2日17时,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张立昌通过中国科学院办公厅转达对沈韫芬院士的逝世表示哀悼,对其家属表示慰问。 [[温家宝]]、[[张立昌]]并以个人名义送了花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也以个人名义送了花圈。 沈韫芬院士遗体告别仪式将在武昌殡仪馆举行。==本段评价=="我一定会指出您已是建立微型生物群落评价的世界领导者之一,我十分怀疑是否还有哪个国家有人能比得上您在中国所做的努力。" 1992年1月23日,一封来自美国的信件寄到了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前总统里根的环境顾问凯恩斯教授在信中这样评价沈韫芬。==参考资料==
10,42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