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荷花

移除 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食用===
“荷"被稱為活化石,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植物之一。在中國的阿莫爾河(今黑龍 江)、黃河、長江流域及北半球的沼澤湖泊中頑強地生存下來 大約過了九千年,原始人類開始出現人為了生存,採集野果充饑,不久便發現這種花”的野果和根節(即蓮子與藕)不僅可以食用,而且甘甜清香,味美可囗。
一直到西元前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時代,隨著農耕文化的出現,人類對荷花關始了進一步的瞭解。當時的人類為了生活上對水的需求,一般都定居河岸湖畔或有天然泉水的沼澤地帶,而這些地帶合是野生荷花主要的分佈區域。從出土文物看:在河南省鄭州市北部大河村發掘的“仰紹文化”房基遺址,發現室內臺面上有炭化糧食和兩蓮子,經測定,距今有五千 年的歷史。人在不斷的生產勞動中,對朝夕相處的荷花的生長習性、生存環境等積累了豐 富的感性認識,為中國古老的荷花文化的產生發展奠定的良好的基礎。 有野生的荷花。古植物學家[[徐仁]]教授,曾在柴達木盆地發現荷葉化石,距今至少有1000萬年。1973年在浙江余姚縣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遺址出土的文物中, 發現有荷花的花粉化石,同年又在河南鄭州市距今5000多年前的"仰紹文化"遺址中發現兩粒炭化蓮子。西周初期(西元前11世紀),古人食用蔬菜約40餘種,藕是其中之一<ref>{{cite book|title=吃出花樣的美麗|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iDpwAwAAQBAJ&pg=PT115|publisher=右灰文化傳播有限公司|pages=115–|id=GGKEY:6EL0P5ZQB36}}</ref>。
隋唐以后,尤其是经过贞观之治后,社会秩序稳定,经济恢复发展,在这种新的社会基础上,荷花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工艺美术创作的灵感来源。如:隋唐时期的瓷器、铜镜等的装饰多採用蓮花花紋;金銀器上,尤其是盤邊緣,多饰以富丽的蓮瓣紋,整個風格華麗而真實。宋、金时期的砖雕艺术中,荷花纹样洗练,构图饱满,在我国的建筑装饰艺术中有着重要意义。宋代的染织业较唐代有更高的发展。著名女画家兼工绰丝的朱克柔创作的荷花绰丝图案, "古淡清雅" ,为一时之绝作。明清的木版年画则多采用"连(莲)生贯子"、、"连(莲)年有余(鱼) "等荷花吉祥图案,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愿望。在我国的艺术绘画史中,荷花艺术精品更是丰富多采,俯拾皆是。<ref>{{cite book|title=中国荷文化|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Ul0aAAAAMAAJ|year=1995|publisher=浙江人民出版社}}</ref>
== 荷入 詩文中的荷花==荷 之于中国 是一种古老的植物,因此很早(至少先秦时期)就出现在诗文中。
自古以来人们赞頌荷莲的诗文有很多,《古今图书集成—草木典》中就收集了 400 多首.由此可见古人对荷莲是情有独钟。崇尚其纯洁高贵的气质,同时又取其寓意,象征连(莲)生贵子.来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古人爱莲一是因其品行高洁.二是因其为多子植物.符合人们祈求子嗣繁衍的传统.后来人们又以其吉样寓意而衍生出各种离息,如"一品清廉"、"害得连科"、"并蒂同心"等<ref name="望野2004">{{cite book|author=望野|title=鉴宝|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XHM7AAAAMAAJ|year=2004|publisher=大象出版社|isbn=978-7-5347-3440-3}}</ref>。
5,19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