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小仲马

增加 7,222 位元組, 5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 姓名 =亚历山大·仲马 | 圖像 = File:小仲马1.jpg|无框|右|缩略图|center|http://www.fuwo.com/article/3749591.html[http:/…”
{{Infobox person
| 姓名 =亚历山大·仲马
| 圖像 = [[File:小仲马1.jpg|无框|右|缩略图|center|http://www.fuwo.com/article/3749591.html[http://img.fuwo.com/attachment/1702/06/6ea04bd2ec1711e6a3c400163e00254c.jpg 原图链接]]]
| 圖像說明 =
| 出生日期 = 1824年7月27日--1895年11月27日
| 國籍 = 法国
| 别名 = 小仲马
| 職業 =文学作家,小说家,剧作家
| 外文名 = Alexandre Dumas.fils

| 知名作品 = 《茶花女》
}}

'''亚历山大·仲马'''

[[亚历山大·仲马]] (法国作家、小仲马)

亚历山大·仲马是法国小说家大仲马任奥尔良公爵秘书处的文书抄写员时与一女裁缝所生的私生子,因与其父重名而被称为小仲马。小仲马的第一部扬名文坛的力作[[《茶花女》]],表达了人道主义思想,体现出人间的真情,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宽容与尊重,体现了人性的爱,这种思想感情引起人们的共鸣,并且受到普遍的欢迎。也曾写剧本:[[《半上流社会》、《金钱问题》、《私生子》、《放荡的父亲》、《欧勃雷夫人的见解》、《阿尔米斯先生》 和《福朗西雍》、《克洛德妻子》等。]]

'''人物经历'''

小仲马是大仲马与一名女裁缝卡特琳·拉贝(Marie-Catherine Labay)所生下的私生子,生于法国巴黎。大仲马成名后,混迹于上流社会,将他们母子抛弃掉,直到小仲马七岁时,大仲马终于良心发现,从法律上承认了这个儿子。虽然大仲马负担了拉贝的生活费用,但是他始终没有承认拉贝是他的妻子。

1802年
7月24日,大仲马(1802—1870)出生于巴黎附近的县城维莱-科特雷。大仲马的祖父仲马·达维是圣多明各的德·拉帕德里侯爵和一个名叫玛丽的女黑奴所生的混血儿,曾是拿破仑麾下的一名英勇善战的将军,后因和拿破仑意见不合而失宠,去世时年仅四十四岁。

1824年
1月16日,茶花女的原型玛丽·优珀丽丝(原名阿尔封西娜·普莱西)出生于诺曼底。

7月27日,小仲马(1824—1895)出生于巴黎。他是大仲马与住在同一楼面的邻居缝衣女工卡特琳娜·拉贝的私生子;出生时未被大仲马承认。

1827年

小仲马最初的回忆记载于他的话剧[[《克洛德的妻子》]](1873)的前言之中:那是在他母亲卡特琳娜·拉贝的家里,当时的意大利人广场(21世纪叫布瓦埃勒第安广场)一幢房子的阁楼里。他的父亲正在儿子的哭叫声中写作,突然抓起孩子,扔到了房间的另一端。

就在这一年,一些英国演员来到法国,为巴黎的观众演出莎士比亚的剧本。大仲马在此影响下开始写他的五幕诗体悲剧《克丽丝汀》(1828)。
幼年时的小仲马,起先由他母亲扶养,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他的杰出的、身材魁梧的和对女人朝三暮四的父亲使他感到困惑和害怕。大仲马还有另外的私生子女,其中有和贝尔·克莱尔塞梅尔生的女儿玛丽(1831年生),和安娜·巴于埃生的亨利(1851年生),还有在他的晚年和一位科尔第埃太太生的米卡埃拉(1860年生)。

1828年
大仲马住在圣德尼城郊他母亲、仲马将军的遗孀家里,她开着一家烟铺。这位年轻的戏剧作家总是在奥代翁剧院度过他的夜晚,和女演员调情,把自己的家庭责任置之脑后。在《亨利三世和他的宫廷》(1829)取得成功后,人们很快便把大仲马跟维尼和雨果相提并论。奥尔良公爵给了他一个王宫图书馆助理管理员的位置。这位趾高气扬的年轻的剧作家下决心遗弃他的妻子和儿子。他借口乡下空气好,把他们母子两人安置到一个叫做帕西的农村里去了。不论生活条件多么艰苦,小仲马还是在那儿成长起来了,心中充满着对他天才父亲的崇敬之情。

1831年
小仲马和他的母亲一起观看了大仲马的戏剧《安东尼》的首场演出。这场戏的女主角是大仲马的情妇玛丽·多尔瓦勒;她的精湛的演技使这个剧本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观看这次首场演出的还有巴尔扎克、戈蒂埃、圣伯夫、贝尔利·奥兹……

3月17日,大仲马承认了儿子。

4月21日,卡特琳娜也承认了儿子。为了得到儿子的抚养权,在大仲马来的时候她把小仲马藏起来,或者叫他跳窗逃走,等等;最后法庭裁决,由大仲马扶养。但这时的大仲马正和贝尔·克莱尔塞梅尔打得火热,于是把七岁的小仲马送进了寄宿学校。


小仲马起先被送进圣日纳维也夫山的伏蒂埃寄宿学校,后来又转到布朗什街的圣维克托寄宿学校。小仲马对这两个寄宿学校的生活的回忆都是很可怕的。他最后一本小说《克莱芒索事件》中提到了他和母亲分手时心中的痛苦和在寄宿学校中他的同学们对他这个私生子的歧视和虐待。

在[[《克洛德的妻子》]]的前言中,小仲马还提到了,在寄宿学校里由于不堪侮辱而不得不与人打了几次架;也在这段时期,这个年轻人的性格逐渐形成了:对人记恨,冷漠,怀疑;厌恶妓女。

大仲马有很多情妇;对其中一个叫伊达·费里埃的,小仲马后来曾写道:“在我童年的时候,由于伊达小姐的态度,我要容忍很多事情。”不过小仲马也记得这时候大仲马对他的像伙伴之间的友情。在一家名叫“托尔托尼”的英国咖啡馆里,小仲马很早便和他父亲的朋友们混熟了;其中有曾经是拿破仑情妇的乔治小姐,李斯特,缪塞,弗雷戴里克·勒梅特。

1842年
小仲马遇见玛丽·杜普莱西,即后来[[《茶花女》]]中玛格丽特的原型,对她一见钟情,但是他对玛丽不肯退出上流声妓事业表示愤怒,写了绝交书。

1847年

玛丽病逝于巴黎。小仲马悲痛万分,将这段故事写成小说[[《茶花女》]],使他一举成名。

1852年
小仲马的话剧《茶花女》初演时,大仲马正在布鲁塞尔过着短期的流亡生涯,小仲马给他电报上说:“第一天上演时的盛况,足以令人误以为是您的作品。”大仲马回电说:“孩子,我最好的作品就是你”。1875年2月21日,小仲马以二十二票的多数被选入法兰西学院,在当时是最高荣誉,使他的事业可说是功德圆满,相较于无缘于此的巴尔扎克、大仲马幸运许多。

1895年
小仲马续娶了比他小40岁的亨利埃特·雷尼埃,半年后小仲马就去世了。

'''主要作品'''

小仲马其它有名的戏剧作品包括《[[半上流社会》(1855)、《金钱问题》(1857)、《私生子》(1858)、《放荡的父亲》(1859)、《克洛德的妻子》(1873)、《福朗西雍》(1887)等。]]

参考资料

1. 墨彩书坊编委会主编,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 文化 艺术,旅游教育出版社,2014.01,第88-89页

2. 仲马父子对法国文学的贡献[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6)
1,93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