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周厉王

增加 3,976 位元組, 6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Template:Infobox 先秦人物 |名称=周厉王 |图像= |图说= |别称= |姓=姬 |氏= |名=胡 |字= |别名= |别字= |谥号= |时代=周朝 |国家= |身份…”
{{Template:Infobox 先秦人物
|名称=周厉王
|图像=
|图说=
|别称=
|姓=姬
|氏=
|名=胡
|字=
|别名=
|别字=
|谥号=
|时代=周朝
|国家=
|身份=西周天子
|出生日期=前890年
|逝世日期=前828年 (62歲)
|在位年代=前877年-前828年
|父=[[周夷王]]
|母=
|正妻=[[申姜]]
|妾=
|夫=
|子女=[[周宣王|靜]]、[[郑桓公|友]]
|太子=[[周宣王]]
|都城=[[镐京]]
|居所=
|墓葬=
}}

'''周厉王'''({{bd|前890年||前828年|catIdx=J}}),[[姓]]'''[[姬姓|姬]]''',名'''胡''',在[[西周]]青铜器铭文中作“{{僻字|㝬|⿰害夫,左害右夫}}”<ref>[[王辉]]:《商周金文》,[[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206页,“{{僻字|㝬|⿰害夫,左害右夫}}簋”。</ref>。为[[周夷王]]之子。《[[史記]]》作'''厉王''',西周[[青铜器]]铭文作'''剌王'''<ref>[[江林昌]]《由新出遂公盨、来氏铜器论夏商周世系及虞代问题》。</ref>,在文献中又作'''汾王'''。<ref>據《中華通史》第一冊,[[章嶔]]著</ref>[[国人暴动]]之后,他居住在今[[山西省]][[汾河]]流域,因此传世典籍和[[青铜器]]铭文又称他为'''汾王'''<ref>《[[诗经]]·大雅·荡之什·韩奕》“韩侯取妻,汾王之甥。”[[郑玄]]笺:“厉王流于彘,彘在汾水之上,故时人因以号之。”又[[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厉王名胡”。 王国维注:“居彘,有汾水焉,故又曰汾王”。</ref> 。厉王为[[西周]]第十位君王,在位約49年([[夏商周断代工程]],为約前877年-前841年,在位37年),连同共和的十四年。《[[太平御览]]》八十四引《史記》載:“周孝王七年,厉王生。”

{{僻字||⿰害夫,左害右夫}}

== 在位及逃亡 ==
厲王在位期间,重用奸佞[[荣夷公]],不听贤臣[[周定公]]、[[召穆公]]等人劝阻,实行残暴的“专利”政策,奴役百姓,不让他们有丝毫的言论自由,“防民之口,甚於防川”,<ref>《[[國語]]•周語上》</ref>以至于行人来往,只能透過眼神来示意。于是[[周朝]]国势更加衰落,朝政更加腐败。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于是在前842年聚众[[國人暴動]],冲进王宫,试图杀掉厉王,史称“国人暴动”。厉王只好逃出[[镐京]],越过[[黄河]],逃到[[汾水流域]]的[[彘]](今[[山西]][[霍州市]]),由[[共伯和]]執政(一說是周定公及召公代為執政),史稱「[[共和行政]]」。

周共和14年(前828年),厲王死,周定公及召公立厲王之子[[周宣王|靜]],是為宣王。

== 在位年份的爭議 ==
按照《[[史記]]》當中數篇世家的內容,厲王出逃之年與共和元年(前841年)相差了一年,[[夏商周断代工程]]則認為厲王37年與共和元年是同一年。據[[白川靜]]的西周斷代銘器分類結果,厲王在位時間有13年以上。

===《宗周鐘》===
《宗周鐘》又名「{{僻字|㝬|⿰害夫,左害右夫}}鐘」或「胡鐘」,記載厲王親自征服南方諸小國的故事,乃厲王存世最重要的西周天子作器,高65.6公分,重34.9公斤,計有[[銘文]]123字,是[[商朝|商]]、[[周朝|周]]兩朝[[甬鐘]]單件銘文之最,現藏於[[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ref>[http://www.npm.gov.tw/zh-TW/Article.aspx?sNo=04001042 國立故宮博物院]</ref>

== 家庭 ==
兒子:
*[[周宣王]]-靜
*[[鄭桓公]]-友

== 參考文獻 ==
{{reflist}}

== 參見 ==
*{{wikisource history link|史記|004|胡}}
*[[国人暴动]]
*郭偉[[夏商周斷代工程|夏商周斷代工程結論]][[夏商周年表|夏商周年表疏証]]
{{-}}
{{中国皇帝|父[[姬燮|周夷王]]|[[共和 (西周)|共和]]|[[周朝君主列表|周天子]]<br/>[[中國君主列表|中國君主]]|西周第10代<br />?—前842年}}
{{周朝王室}}

[[Category:周朝君主]]
[[Category:西周政治人物]]
17,96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