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分子流行病学

增加 149 位元組, 7 個月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分子流行病学'''<br><img src="https:xxxxx//img2.jpgbaidu.com/it/u=1323277838,2558961288&fm=253&fmt=auto&app=138&f=JPEG?w=826&h=500"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http://www.jbjc.org/article/doi/10.3784/jbjc....html 202106240363 圖片來 自OOO自疾病监测]</small>
|}'''分子流行病学'''(molecular epidemiology)是应用先进的技术测量生物学标志的分布情况,结合流行病学现场研究方法,从分子或基因水平阐明疾病的病因及其相关的致病过程,并研究疾病的防治和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产生和发展==
载脂蛋白基因突变与高血脂症
===(二)疾病易感性的测定===
===1、 [[ 传染病]]===
慢性丙肝病人中,HLA-B44出现频率高达30%以上对白喉毒素敏感的基因定位在5号染色体长臂,而对脊髓灰质炎病毒敏感性基因定位在19号染色体长臂。
===2、非传染病===
胃癌病人nm23基因、P27KIPI基因、TGF-BRI基因表达与生存率的关系,结果发现,癌组织内上述基因高表达组手术后3年和5年生存率均高于低表达组或阴性组
==生物标志==
生物标志(biological markers, biomarkers)是可以测量的、能代表生物结构和功能的 [[ 大分子物质 ]] ,如DNA、RNA或蛋白质等。
===(一)暴露标志===
与疾病或健康状态有关的暴露因素的生物标志,称为暴露标志
外暴露标志主要指环境因素的暴露
生物性因素:微生物、寄生虫、 [[ 生物毒素 ]] 等;
非生物性的:某些化学和物理因素
===2、内暴露标志===
对于生物性病原因子而言,可以是 [[ 病原因子 ]] 本身或其代谢产物,也可以是与宿主体内生物分子结合的产物,如病毒整合基因、DNA 加合物等 ;
对于非生物性(如化学性)致病因子而言,内暴露标志可以是体内运转分子或代谢产物,也可以是与宿主靶细胞的结合物等,如暴露于苯并(a)芘后,在 [[ 淋巴细胞 ]] 中能检测到特异的DNA加合物。
===(二)易感性标志===
宿主对疾病发生、发展易感程度的生物标志,称为易感性标志,如宿主的遗传特征、营养、免疫、机体的活动状态等。
宿主暴露于某种因素后产生结构或功能性变化的生物性标志,称为效应标志或疾病标志,如突变的基因、畸变的染色体、特异抗体、细胞因子等
==研究方法==
===(一)检测 [[ 基因表达 ]] 的实验方法===1、 [[ 核酸杂交技术 ]] :Northern杂交、斑点杂交、原位杂交等。
2.PCR技术:RT-PCR、原位PCR、半定量和定量PCR
12,51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