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增加 37 位元組, 7 個月前
無編輯摘要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Beijing Municipal Institute of City Planning & Design,简称“北京市规划院”)成立于1986年,位于北京市,是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所属公益二类科研 [[ 事业单位 ]] 。现任党委书记、院长石晓冬。
据2022年12月研究院官网显示,研究院设有6个职能部门,内设16个业务部门;有百余项规划设计和研究 [[ 成果 ]] 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及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等。
研究院主要承担首都规划和北京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 [[ 研究 ]] 、评估、维护工作,为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及北京市委市政府的规划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简介==
===主要工作任务是 ===
负责组织编制全市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 [[ 城市交通 ]] 、市政基础设施等系统规划,承担地下管网规划综合工作;参与全市社会经济发展<ref>[https://www.sohu.com/a/721135860_121124324 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新指向有哪些,新出路有哪些? ],搜狐,2023-09-16 </ref>战略和城市建设重大政策的研究,为政府有关部门和各区县政府等提供规划研究、规划编制、规划咨询等技术服务;承担规划方案技术论证和综合,参与规划方案技术审查,为规划管理提供技术服务与 [[ 保障 ]] ;组织编制北京市城市规划技术规程及相关规划定额指标。
北京市规划院现有 [[ 工作 ]] 人员270多人,专业技术人员占到80%以上,其中有高级技术人员80余人,中级技术人员80余人,有政府突出贡献专家4人,18人享受国家津贴,形成了专业齐全、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较高的规划队伍。
==相关资讯==
===《匠心织宏愿——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实践探索》===
本次工作始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落实 [[ 世界 ]] 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构建“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强化生态、文化和功能的融合。突出“一带、一轴”统领城市空间格局的骨架作用,做好大运河沿岸公共空间和公共环境营造,实施六环路入地改造,建设若干民生共享组团和街区。因地制宜 [[ 建设 ]] 一条功能复合、地上地下一体的设施服务环,有效串联12个民生共享组团,整合城市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ref>[https://www.sohu.com/a/610708804_480400 城市更新项目中的基础设施及公共配套设施建设 ],搜狐,2022-11-27 </ref>。
建设未来没有城市病的城区——针对交通、市政、 [[ 环境 ]] 等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综合施策。坚持轨道交通引导城市发展,构建“小街区、密路网”的 [[ 道路 ]] 体系,建设“公交都市”;根据人口结构精准匹配职住关系,加强多元化的住房保障,提高本地人口的本地就业率,促进职住平衡发展;做好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以新促老、新老融合,提高本地居民获得感。
==参考文献==
[[Category:500 社會科學類]]
714,95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