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61
次編輯
變更
赢仁
,创建页面,内容为“{{Template:Infobox 先秦人物 |名称=秦惠公 |图像= |图说= |别称= |姓=嬴 |氏= |名= |字= |别名= |别字= |谥号=惠公 |时代=战国 |国家=秦…”
{{Template:Infobox 先秦人物
|名称=秦惠公
|图像=
|图说=
|别称=
|姓=嬴
|氏=
|名=
|字=
|别名=
|别字=
|谥号=惠公
|时代=战国
|国家=秦国
|身份=秦国君主
|出生日期=
|出生地点=
|逝世日期=前387年
|逝世地点=
|在位年代=前399年—前387年
|父=秦简公
|母=
|正妻=
|妾=
|夫=
|子女=秦出公
|太子=秦出公
|都城=[[雍城]]
|居所=
|墓葬=陵圉
}}
== 秦惠公 ==
秦惠公,前399年-前387年在位,是秦简公的儿子。做了十三年国君,在位的第十三年,秦对蜀国发动进攻,攻占了南郑。病死,其子秦出公继位。
== 惊现重名 ==
位于周王室西北蛮夷之地的秦国,曾经出现过两位秦惠公。一位是春秋时期秦惠公(?-公元前491年),另一位是战国时期的秦惠公(?-公元前387年),为了区别这两位国君,史家将前者称为“春秋秦惠公”,而后者称为“战国秦惠公”。
公元前501年,秦哀公病重,由于哀公的儿子夷公早死,哀公决定将君位传给夷公的儿子,这就是春秋秦惠公。在司马迁的《史记 秦本纪》中,春秋秦惠公记载只有十个字:“惠公立十年卒,子悼公立。”由此判断,这位秦君在位十年,并没有什么大作为。《左传》桓公三年至桓公四年<ref>[https://sh.qihoo.com/92927a0990a598261?cota=1&refer_scene=so_1&sign=360_e39369d1 秦惠公、秦出子、齐桓公居然都有个“马甲”,傻傻地分不清],快资讯,2018-07-13</ref>
== 战役 ==
公元前387年,秦国再度大举进攻蜀国,攻下南郑,《史记》中写道:“伐蜀,取南郑”,但很快,蜀国再次反攻,重新夺回南郑,在对南郑的多年争夺中,再次占据了优势。由此可见,在战国时代早期,古蜀王国还是一个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的国家,其国力和军队的战斗力并不逊于雄踞中原的诸侯强国。只是到了战国中晚期,中原各诸侯国的实力此消彼长,尤其是经过了商秧变法的秦国,迅速成了当时首屈一指的军事强国,而古蜀国仰仗天赐丰饶之地不恩进取,加之地理绝险,奏人每次挑战,均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因此骄妄日生,渐渐呈现出一派老态龙钟之势。即使在收复南郑这一战略要地之后,军势上处于优势地位,蜀人也无意以之为据点,进取中原,一统天下。
== 史籍记载 ==
《史记·卷五·秦本纪》<ref>[http://www.guoxue.com/book/shiji/0005.htm 秦本纪],国学网</ref>“十六年卒,子惠公立。惠公十二年,子出子生。十三年,伐蜀,取南郑。惠公卒,出子立。”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ref>[http://www.guoxue.com/book/shiji/0006.htm 秦本纪],国学网</ref>:“惠公享国十三年。葬陵圉。生出公。”
|名称=秦惠公
|图像=
|图说=
|别称=
|姓=嬴
|氏=
|名=
|字=
|别名=
|别字=
|谥号=惠公
|时代=战国
|国家=秦国
|身份=秦国君主
|出生日期=
|出生地点=
|逝世日期=前387年
|逝世地点=
|在位年代=前399年—前387年
|父=秦简公
|母=
|正妻=
|妾=
|夫=
|子女=秦出公
|太子=秦出公
|都城=[[雍城]]
|居所=
|墓葬=陵圉
}}
== 秦惠公 ==
秦惠公,前399年-前387年在位,是秦简公的儿子。做了十三年国君,在位的第十三年,秦对蜀国发动进攻,攻占了南郑。病死,其子秦出公继位。
== 惊现重名 ==
位于周王室西北蛮夷之地的秦国,曾经出现过两位秦惠公。一位是春秋时期秦惠公(?-公元前491年),另一位是战国时期的秦惠公(?-公元前387年),为了区别这两位国君,史家将前者称为“春秋秦惠公”,而后者称为“战国秦惠公”。
公元前501年,秦哀公病重,由于哀公的儿子夷公早死,哀公决定将君位传给夷公的儿子,这就是春秋秦惠公。在司马迁的《史记 秦本纪》中,春秋秦惠公记载只有十个字:“惠公立十年卒,子悼公立。”由此判断,这位秦君在位十年,并没有什么大作为。《左传》桓公三年至桓公四年<ref>[https://sh.qihoo.com/92927a0990a598261?cota=1&refer_scene=so_1&sign=360_e39369d1 秦惠公、秦出子、齐桓公居然都有个“马甲”,傻傻地分不清],快资讯,2018-07-13</ref>
== 战役 ==
公元前387年,秦国再度大举进攻蜀国,攻下南郑,《史记》中写道:“伐蜀,取南郑”,但很快,蜀国再次反攻,重新夺回南郑,在对南郑的多年争夺中,再次占据了优势。由此可见,在战国时代早期,古蜀王国还是一个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的国家,其国力和军队的战斗力并不逊于雄踞中原的诸侯强国。只是到了战国中晚期,中原各诸侯国的实力此消彼长,尤其是经过了商秧变法的秦国,迅速成了当时首屈一指的军事强国,而古蜀国仰仗天赐丰饶之地不恩进取,加之地理绝险,奏人每次挑战,均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因此骄妄日生,渐渐呈现出一派老态龙钟之势。即使在收复南郑这一战略要地之后,军势上处于优势地位,蜀人也无意以之为据点,进取中原,一统天下。
== 史籍记载 ==
《史记·卷五·秦本纪》<ref>[http://www.guoxue.com/book/shiji/0005.htm 秦本纪],国学网</ref>“十六年卒,子惠公立。惠公十二年,子出子生。十三年,伐蜀,取南郑。惠公卒,出子立。”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ref>[http://www.guoxue.com/book/shiji/0006.htm 秦本纪],国学网</ref>:“惠公享国十三年。葬陵圉。生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