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杨敞

增加 3,97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生年没有记载。如果填写请注明来源。-->他是[[司马迁]]的女婿,开始为军司马,升官为[[大司农]]。谨慎怕事,[[上官桀]]父子想谋反,他称病居于家中。[[汉昭帝]]时,前77年,杨敞为[[御史大夫]],前75年十一月,[[王訢]]去世,杨敞继任[[丞相]],封安平侯。前74年,汉昭帝去世后,继任的昌邑王[[刘贺]]荒唐,霍光想废黜皇帝,杨敞犹豫不定,在其妻建议下才参与废黜刘贺,与[[霍光]]联合署名奏请[[孝昭皇后|上官太后]],立[[汉宣帝]]刘病已。同年,杨敞惊惧得病而逝,[[諡号]]敬。长子[[杨忠 (西汉)|杨忠]],次子[[杨恽]]。孙[[杨谭]]。曾孙[[杨宝]]。玄孙[[杨震]]。
==人物生平== ===早年事迹=== 公元前87年,[[汉武帝]]的托孤重臣大将军[[霍光]]辅佐年仅八岁的[[汉昭帝]]执政,位高权重。他身边有个叫[[杨敞]]的人,谨言慎行,受到霍光的赏识,当了霍光的军司马。 杨敞之后又先后担任了长史、搜粟都尉等官。 ===位居九卿=== 公元前81年,杨敞被任命为[[大司农]],专掌国家仓廪或劝课农桑。 公元前80年,外戚左将军上官桀谋反,当时的稻田使者[[燕仓]]知道后,告诉了杨敞。杨敞却素来小心谨慎,并没有上奏检举,只是装病卧床在家了。 燕仓又把这事告诉了谏大夫[[杜延年]],杜延年上奏检举,最后成功平反。燕仓、杜延年都得到了封地,但杨敞因为身居九卿却没有告发,没有得到封侯。 ===身居三公=== 公元前77年,御史大夫[[王欣]]被封为丞相,汉昭帝封杨敞为御史大夫。 公元前75年,王欣逝世,汉昭帝任命杨敞为丞相。 公元前74年,年仅二十一岁的汉昭帝驾崩于未央宫,霍光与众臣商议,选了汉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作继承人。 谁知刘贺继位后,经常宴饮歌舞,寻欢作乐。霍光听说后,忧心忡忡,与车骑将军张安世、大司马田延年秘密商议,打算废掉刘贺,另立贤君。计议商定后,霍光派田延年告诉杨敞、以便共同行事。杨敞一听,顿时惊恐万分,只顾“嗯嗯”,汗流浃背。 杨敞的妻子,是太史公司马迁的女儿,颇有胆识。她见丈夫犹豫不决的样子,暗暗着急,趁田延年更衣走开时,上前劝丈夫说:“国家大事,岂能犹豫不决。大将军已有成议,你也应当速战速决,否则必然大难临头。“正巧此时田延年回来,司马夫人回避不及,索性大大方方地与田延年相见。杨敞这才告知田延年,他愿意听从大将军的吩咐。田延年回报霍光,霍光十分满意,马上安排杨敞领众臣上表,奏请皇太后。 第二天,杨敞与群臣谒见皇太后,陈述昌邑王不堪继承皇位的原因。太后立即下诏废去刘贺,另立汉武帝的曾孙[[刘询]]为君,史称[[汉宣帝]]。一个多月后,杨敞去世了,谥号为”敬“。 杨敞的儿子[[杨忠]]继承爵位,因杨敞安定宗庙的功劳,加封三千五百户。 ==亲属成员== ===高祖父=== [[杨硕]],字太初,号佳青,杨款长子。生于战国末期,前244年随父定居陕西华阴,隐居(华山羊公石室)不仕,洞习天文。[[秦始皇]]登帝位(前221)后,五次征诏不赴。汉高祖(刘邦)攻下咸阳驻军灞上,聘其从军征战,西汉立国后封为太史。配胡氏。  ===曾祖父=== [[杨喜]],字幼罗、号德嘉,杨硕六子。官居汉高祖(刘邦)郎中骑都尉、宫中更值宿卫。后因击杀[[项羽]]有功而封赤泉(今河南南阳)严侯。前113年,汉设弘农郡,辖华阴,治弘农县(今河南灵宝市东北)。卒谥严威。配陈氏。 ===祖父=== [[杨敷]],字伯宗,杨喜长子。袭赤泉定侯,卒谥忠定。配陈氏、蔡氏。 ===父亲=== [[杨胤]],字嗣宗、毋害,世袭赤泉侯,卒谥忠贤。配李氏。 ===兄弟=== [[杨昌]],字子朝;杨伟,字子朔;杨泰,字子联。 ===妻子=== [[司马英]],司马迁之女。 ===儿子=== [[杨忠]],字孟兰,杨敞长子。承袭父爵,为[[安平顷侯]]。 [[杨恽]],字子幼,号孟尽,杨敞次子。官居[[平通侯]]。深得其外公司马迁厚爱。自幼习《[[太史公书]]》,好史学,汉宣帝时任左曹。因愤世嫉俗,言语过激而屡遭贬抑。在收藏和保管司马迁《[[史记]]》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配蔺氏。  [[杨宝]],西汉末年以研读欧阳《[[尚书]]》著称于世,逮至东汉初年,并未出仕而终老于家。 ==参考 文献资料== 
*《[[汉书]]》 卷六十六  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第三十六
11,45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