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陈师曾

增加 2,11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此图以水墨、花青、浅绛作淡设色山水,用笔粗率,略有沈周笔意,但笔风更为刚硬。笔划或纵或横,不求皴笔的细腻效果,突出笔划的意味,用墨相对单纯,体现了陈师曾山水画的基本风格。
|}
 
■风俗人物画
陈师曾的风俗人物画给人留下的印象最深,取材紧贴生活,画法写实简括,面貌清新,别具一格。创作于1914-1915年间的《北京风俗图》(现藏于中国美术馆)是陈师曾美术创新及文人画思想最全面、最彻底的诠释。他以速写和漫画的笔法画了一批表现北京风土人情、具有鲜明的乡土色彩的小品画,有压轿嬷嬷、磨刀人、说书艺人、算命先生等各种人物。这些真实的反映普通民众生活和市井百态的题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陈师曾对西画现实主义表现方式的吸收和借鉴,也是对中国传统画家过于注重个人情感抒发的创作心态的一种超越。后来丰子恺的漫画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陈师曾的启发和影响。
<ref>[ https://www.dpm.org.cn/Home.html 风俗人物画 ] .故宫博物院官网2014-09-17</ref> 
{| class="wikitable"
|-
!读画图轴!!
|-
|
[[File:陈师曾5.jpg|200px|缩略图|居中|[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62382810912&di=bcef64765aa05d409c8d55035cd0b684&imgtype=0&src=http%3A%2F%2Fd.ifengimg.com%2Fw600%2Fp0.ifengimg.com%2Fpmop%2F2018%2F0904%2FECBEF00C13227067EC959C1E3344037120BC1E9B_size407_w749_h1500.jpeg 读画图轴][http://arts.cntv.cn/20130219/105664.shtml 来自央视网]]]
||
读画图轴
近现代,陈师曾绘,纸本,设色,纵87.7cm,横46.6cm
作者描绘的是1917年北京文化艺术界为水灾筹款的展览现场,具有接近新闻照片一样的写实性。画面上社会各阶层人士汇集一堂,气氛热烈。画中人物的面部用笔简洁随意,带有些漫画色彩。作者省略了线条,直接用大块墨色塑造人物的形体,短促细碎的线条只在局部作些勾勒,此外还用接近"飞白"的手法表现物象受光面的明亮部分。这种对线条的省略和对光线的感受及表现与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有着很大的不同,由此可以看出陈师曾的西画造诣。
《读画图》以传统的命题,新鲜的内容,中西合璧的技法诠释作品,体现了陈师曾富有创造性的绘画实践和探索。
|}
■故宫藏品
故宫所藏的陈氏作品,题材以花鸟画为主,约占十之七、八,其次是山水画,人物、纪实题材仅《读画图》一幅。这样的收藏比例与陈师曾现存作品的整体状况相一致,反映了陈师曾绘画创作的题材倾向。就大的艺术背景而言,晚清至民国年间是花鸟画大盛的时代。山水画发展到清初"四王"笔下已近登峰造极,之后突破有限,至晚清更显颓势,而花鸟画则在晚清"海派"诸家的振兴下愈发显示出蓬勃的生机。可以说陈师曾的艺术创作顺应了历史潮流,反映了时代风格。
陈师曾一生画花鸟居多,但他作品中的人物纪实题材却更为引人注目。故宫藏品中的《读画图轴》,从题材的现实性,场面的纪实感,以及中西参用的绘画技法,都是近代绘画中不可多得的写实佳作。<ref>[https://www.dpm.org.cn/Home.html 故宫藏品 ] .故宫博物院官网[2014-09-17</ref><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200">陈师曾画作2.jpg|陈师曾画作[http://img7.ph.126.net/N37leECyJoeMbjmsxIGrKg==/6598209960214328397.jpg ]陈师曾画作3.jpg|陈师曾画作[http://img6.ph.126.net/FC0jk0rEawZ_hFDFg_OzHQ==/2695685851975736886.jpg ]陈师曾画作6.jpg|陈师曾画作[http://img3.ph.126.net/odI2ptrDlKQtGZo845Qb7Q==/778559785581913963.jpg ]陈师曾画作7.jpg|陈师曾画作[http://img762.ph.126.net/5WSPrn2Ilxh-2dnu04mZTA==/4935100766668337933.jpg ]</gallery><ref>[[http://blog.163.com/login.do?err=403 以上图片来自网易</ref><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200">陈师曾画作8.jpg|陈师曾画作[http://s9.rr.itc.cn/r/wapChange/20174_1_16/a4bway8048410752464.jpeg ][http://m.sohu.com/n/485998267/?mv=3&partner=ucyingyong 来自搜狐网]陈师曾画作5.jpg|陈师曾画作[http://img1.imgtn.bdimg.com/it/u=1520084221,2318421861&fm=214&gp=0.jpg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10/10018653_691527407.shtml 来自个人图书馆] </gallery>
==篆刻艺术==
清末民国初年时,金石文字学盛兴,篆刻也随之发展,至吴昌硕、齐白石而达到顶峰。篆刻将中华文字的结构之美、书写之美、布局之美融为一体。篆刻家多是文学书画等多方面修养并蓄的文艺家。陈师曾的篆刻早期受蒋仁、黄易、奚冈等浙派影响,后得益于赵之谦、吴昌硕等近代篆刻名家,又从汉铜、鼎彝、砖瓦、陶文等古文字中广泛汲取营养,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吴昌硕又名吴仓硕,陈师曾的斋号之一就是"染仓室",表明了他与吴昌硕在艺术上的渊源,其印谱即称《染仓室印存》。与绘画一样,陈师曾的篆刻亦学吴,但又不全然类吴,他的篆刻笔姿刚健婀娜,拙中见巧,出奇造意,于古朴中富灵秀之气。<ref>[https://www.dpm.org.cn/Home.html 篆刻方寸] .故宫博物院官网2014-09-17</ref>
==美术史研究==陈师曾不仅是一位画家,更是一位美术史家和美术教育家,他在绘画创作的同时还在美术史研究和美术教育领域取得了不斐的成就。<ref>[https://www.dpm.org.cn/Home.html 著述理论 ] .故宫博物院官网2014-09-17</ref>
=== 《中国绘画史》===
陈师曾在艺校讲授中国绘画史,他的授课讲义在他去世后刊印出版,成为近代出版的中国绘画史的开山之作。全书共分三编:第一编上古史,分六章,叙述三代至隋的绘画;第二编中古史,分四章,叙述唐至元的绘画;第三编近世史,分两章,叙述明清两代绘画。全书约4万字,梳理历代画史脉络、技法沿革、题材变迁以及重要的画派、画家等,内容提纲挈领,文字简明扼要,是一本极好的美术史普及读物。他还撰写了大量有关画史的专题论文,如:《中国人物画之变迁》、《清代山水画之派别》、《清代花卉画之派别》等。
《清代山水画之派别》 《绘学杂志》 1920年6月
《清代花卉画之派别》 《绘学杂志》 1920年6月<ref>[https://www.dpm.org.cn/Home.html 著述理论] .故宫博物院官网2014-09-17</ref>
=== 《中国画是进步的》===
在绘画理论方面,陈师曾针对当时一些人盲目崇拜西方艺术、全盘否定中国传统绘画的论调写了《中国画是进步的》一文,引证大量历史事实,有论有据地摆明了自己的观点--中国画是进步的。该文体现出陈师曾实事求是和勇于坚持自我的学术态度。陈师曾又根据自己对绘画起源的研究和习画并教画的经验写成《绘画源于实用说》和《对于普通教授绘画科的意见》两文,对艺术教育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对于普通教授绘画科的意见》 《绘学杂志》 1920年6月
=== 《文人画之价值》===
陈师曾最有影响的文章应属《文人画之价值》。对于何为"文人画",陈师曾在文中写道:"即画中带有文人之性质,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工夫,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此之所谓文人画。"对文人画的特点,他如此分析:"文人画首贵精神,不贵形式,故形式有所欠缺而精神优美者,仍不失为文人画。文人画中固亦有丑怪荒率者,所谓宁朴毋华,宁拙毋巧,宁丑怪毋妖好,宁荒率毋工整;纯任天真,不假修饰,正足以发挥个性,振起独立之精神,力矫软美取姿,涂脂抹粉之态,以保其可远观不可近玩之品格。"陈师曾最后归结文人画的四要素,一为人品,二为学问,三为才情,四为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盖艺术之为物,以人感人,以精神相应者也。有此感想,有此精神,然后能感人而能自感也。"这篇文章不仅表达了陈师曾对文人画的理解和评价,同时也体现了陈师曾自身所追求的艺术理想。
==作品风格==
陈师曾作画追求创新,努力恢复中国画"师造化"的优秀传统。他的山水参合沈周、蓝瑛、石涛、髡残诸家,笔法生辣有力,作园林小景饶有诗意;写意花卉近得书画大家吴昌硕指点,远追明末陈淳、徐渭,结合写生,自成一格;风俗人物画真实生动,风格清新爽健。陈师曾通晓中西绘画的原理,主张中国画革新,但并不附和"西洋画科学,中国画不科学"的肤浅论调。他的艺术作品体现了一个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的画家多方面的艺术追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ref>[https://www.dpm.org.cn/Home.html 画坛大家陈师曾 ] .故宫博物院官网2014-09-17</ref>
==人物评价==
陈师曾的代表作《文人画之价值》,是20世纪以理论形式肯定中国文人画的第一人。他中西融合、固本出新的画学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他认为中西绘画没有谁优谁劣、谁高谁低的问题,中国画坛的流弊是"沉滞不前","宜以本国之画为体,舍我之短,采人之长"。他主张"中西融合"、"固本出新"、承上启下、继往开来,这种画学思想在五四之前是难能可贵的,也是超前的。他提倡师法自然,开启花鸟画、山水画亲近自然之先河,主张人物画当随时代,充分体现其思想敏锐、治学严谨的大家风范,为现代美术教育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ref>[http://k.sina.com.cn/article_6515366786_184589b8200100f697.html 回眸陈师曾的文化贡献与艺术成就] .新浪网2015-05-26</ref>
==文献来源==
{{reflist}}
[[Category:中国艺术教育家]]
29,09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