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吕谦恒

增加 16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 '''吕谦恒'''| 出生日期 =(1652~1728) | 國籍 =中国 | 職業 = 康熙四十八年(公元一七o九年)进士| 知名作品 = }} == '''人物生平''' ==    吕谦恒(1652~1728),字天益,号涧樵,新安仓头横山人,清雍正年间曾任光禄寺正卿。    吕谦恒自幼勤奋好学,数十年苦读不辍,在他居室临窗的书案下足迹凹陷寸许,辅的地砖几乎磨穿。他虽学富五车,才华横溢,但每次应考却屡试不中。据说,康熙四十五年,吕谦恒和儿子耀曾都参加了应试。一天中午,全家人都在用饭,忽有报子上门报喜,说是耀曾进士及第,耀曾媳妇非常高兴地向婆母禀告说:“你那儿子高中了。”婆母听后,看了眼又名落孙山的丈夫,一语双关地对儿媳说:“你喜,我也喜,我也不喜。”聪慧的儿媳知道婆母说这句话是让公爹听的,并不为意。正是因为这句激励的话,让本已无意功名的吕谦恒雄心勃发,他又苦读三年,终于在康熙四十八年(1790),已年近花甲的他才考中进士,被授为翰林编修,参与编纂《一统志》和《万姓通谱》。    在翰林院诸多编修中,吕谦恒以其知识渊博、文学功底深厚而著称。因此,每逢典试,朝廷都少不了委任于他。康熙五十六年和五十九年,他分别典试山东、湖广。雍正元年(1723),他擢升为河南道御史,任职不久就被委以浙江典试。雍正四年初,他任户部给事中,二月被补到顺天府乡试。恰巧的是在这次乡试中,他和其子耀曾同任考官。父子同闱,传为佳话。    顺天乡试结束后,他转任刑科掌印给事中。八月,朝廷充补会试他又典试两湖。当时两湖未曾分闱,考场设在湖北。其时,湖南连下大雨,洞庭湖洪水泛滥,舟船中断,使很多人无法赴鄂,应试入闱者廖廖无几。为了不让湖南生员失去这次应试机会,吕谦恒急奏朝廷,说湖南文风日盛,生员众多,亟宜分闱而试,方不负众望。朝廷很快采纳了他的建议,这一善举使湖南上至官吏,下至百姓无不对吕谦恒称颂不已。
  典试两湖后,他又升任光禄寺卿。
  雍正五年冬,朝廷诏喻公卿,举荐贤才。生性阴执、刻薄挑剔的雍正皇帝看到光禄寺卿吕谦恒所呈具札不合仪式,心中不悦,但念他为官做事谨慎勤奋,且年逾古稀,便赐他原官归休。
  登王屋绝顶
  河北诸奥区,真脉会太行。天坛帝之者,上下分元黄。缅想结畴昔,攀陟及春阳。胜游惬良辰,同人兼糇粮。未跻意先肃,欲进仍彷徨。凿石通磴道,松栝摩青苍。山势随行变,盘折志难详。有顷蹑天门,耳目得未尝。祠宇冠崔嵬,百神俨趋跄。云英辉草木,天风吹我裳。雷雨出其下,俯视何苍茫!天地秘灵气,山川发其光。羽客招我游,鸾鹤夹翱翔。坐闻钟鼓歇,片月落大荒。
  [以上内容由"爱你"分享。]
2,68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