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科达伊

增加 2,35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expand|time=2019-04-16T19:33:32+00:00}}
{{unreferenced|time=2019-04-16T19:33:32+00:00}}
'''科达伊'''(1882年12月16日-1967年3月6日),匈牙利作曲家、民族音乐学家,音乐教育家 。1967年3月6日卒于布达佩斯 。 ==生平==  科达伊 生于凯奇凯梅特的一个音乐爱好者家庭 ,1967年3月6日卒于布达佩斯。 童年接触到民间歌曲及吉卜赛音乐。  匈牙利作曲家、民间音乐家和音乐教育家。 早年就读于布达佩斯大学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并对民间音乐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同巴尔托克合作,收集了数千首匈牙利民歌和民间舞蹈素材。  ==职业生涯== 中学时参加乐队及教会合唱团,并开始作曲。 15岁时写了《d小调管弦乐序曲》(1897)1900年进布达佩斯大学攻民俗学,同时在布达佩斯音乐学院从H.克斯勒学习作曲,1905年毕业。同年在文学杂志发表民歌集第1卷,引起[[B.巴托克]]的极大兴趣,两人遂开始合作。 1906年以论文《匈牙利民歌诗节的结构》获布达佩斯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去法国,翌年在巴黎接触到[[C.德彪西]]的作品,对 和声中五声音阶的用法很感兴趣。 1907年起在布达佩斯音乐学院任讲师,1911年任教授,直至1942年退休。其间1919年匈牙利革命时,曾由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任命为音乐学院副院长;革命失败后被迫离校,中断两年。退休后被选为科学院通讯院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任匈牙利音乐家协会主席、音乐学院院长。 1961年被任命为国际民间音乐研究会会长,曾3次荣获国家勋章及科苏特奖金。 ==贡献==[[科达伊]]在民歌收集和研究方面有卓越的贡献。在他主持下,科学院收集的匈牙利民歌总数达10万首。 他为民歌配写的伴奏及改编的无伴奏合唱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的科学化的收集方法得到国际上的重视。 理论著作如《论匈牙利民间音乐》已有中、德、英、日、俄文等各种译本。 == 著名作品 ==  《匈牙利诗篇》(1923)、《迦兰塔舞》(1933)以及一些弥撒曲、室内乐和弦乐。其儿童音乐教育法也被广泛采用。 歌唱剧《哈里.亚诺什》,乐队伴奏的合唱曲《匈牙利诗篇》(1923)和《布达瓦尔感恩赞》(1936), 乐队作品《孔雀变奏曲》(1939),无伴奏合唱《马特劳风光》(1931)、《耶稣和商人》(1934)、《加兰塔舞曲》(1933)<ref>[https://www.weibo.com/1195299925/AkGnx8sP0?type=comment  音樂學人2013-11-27 17:05 来自 优酷土豆]</ref> ==创作特点== [[科达伊]]在于能掌握匈牙利民歌精髓、刻划匈牙利民族精神和风貌。因此他的作品曾被巴托克誉为“匈牙利灵魂的表露”。他不仅培养出F.萨博、G.肖尔蒂、B.萨博尔奇等许多国内外知名的音乐家,而且在普及音乐教育,提高人民的音乐修养方面做出了显著的成绩。他的训练材料经P.M.扬辑成专著,被命名为“柯达伊教学法”,在世界各地试验推广。此外他在音乐史、民俗学、语言学、文学史等方面也有很多成就。 ==參考資料==  
[[File:佐尔坦·科达伊.jpg.jpg|缩略图|右|[https://gss3.bdstatic.com/7Po3dSag_xI4khGkpoWK1HF6hhy/baike/s%3D220/sign=842db44cf81986184547e8867aed2e69/6c224f4a20a446233ec1944f9822720e0cf3d797.jpg 原图链接] [https://cn.bing.com/images/search?view=detailV2&ccid=0N6okJE9&id=E8CA505A444FBEBAF51C0A3C923835399229C098&thid=OIP.0N6okJE9NTYci86vbMpHLQAAAA&mediaurl=https%3a%2f%2fgss3.bdstatic.com%2f7Po3dSag_xI4khGkpoWK1HF6hhy%2fbaike%2fs%253D220%2fsign%3d842db44cf81986184547e8867aed2e69%2f6c224f4a20a446233ec1944f9822720e0cf3d797.jpg&exph=220&expw=162&q=%e4%bd%90%e5%b0%94%e5%9d%a6%c2%b7%e7%a7%91%e8%be%be%e4%bc%8a&simid=608000027308916923&selectedIndex=2&ajaxhist=0 来自必应网]]]
72,74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