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95
次編輯
變更
施蜇存
,無編輯摘要
| 知名于 =《品唐诗》<br>《上元灯》<br>《将军底头》<br>《梅雨之夕》
}}
== 简介 ==
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后转大同大学、震旦大学。1932年起在上海主编大型文学月刊《现代》 ,并从事小说创作,是中国最早的"新感觉派" 的代表。1937年起,相继在云南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大同大学、光华大学、沪江大学等校任教。1952年调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1993年被授予"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 2003年11月19日,施蛰存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
有《施蛰存文集》。
== 相关视频 =={{#ev:youku|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Tc3MzI3NzIw.html|alignment=left}}1 人物简介 编辑===
施蛰存(1905—2003),原名施青萍,常用笔名施青萍、安华、薛蕙、李万鹤、陈蔚、舍之、北山等。
施蛰存故居:岐山村。从1952年迁回岐山村居住,直至 2003年因病逝世。他在岐山村内蛰伏了近半个世纪。[5]
1905年12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水亭址(水亭子)。
2003年11月19日病逝于上海。
《江干集》(1923年)、《上元灯》(1929年)、《李师师》(1931年)、《将军底头》(1932年)、《梅雨之夕》(1933年)、《善女人行品》(1933年)、《小珍集》(1936年)、《四喜子的生意》(1947年)
《北山楼诗》(2000年)
施蛰存图册
施蛰存图册(20)
施蛰存的小说成就在二十世纪的小说史上是被遮蔽的;他的为大众注意,多半导源于1930年代他和鲁迅关于《庄子》和《文选》的那场笔墨官司。施因此在文革中受到牵连,而关乎他崇高文学价值的小说创作则长期受到漠视,他的作品在图书馆里曾经备受冷落。[6]
== 相关视频 ==
{{#ev:youku|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Tc3MzI3NzIw.html|alignment=le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