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黄侃

移除 37 位元組, 4 年前
黄氏论书
黄侃治学勤奋,以愚自处,主张“为学务精”、“宏通严谨”。他重视师承,但不墨守师说,常以“刻苦为人,殷勤传学”以自警。虽是名声赫赫之学者,且身体虚弱,仍致力学术而不倦,“惟以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发愿50岁后才著书。所治文字、声韵、训诂之学,远绍汉唐,近承乾嘉,多有创见,自成一家。在音韵学方面对古音作出了切合当时言语实际的分类。晚年主要从事训诂学之研究。黄侃著作甚丰,其重要著述有《音略》、《说文略说》、《尔雅略说》、《集韵声类表》、《文心雕龙札记》、《日知录校记》、《黄侃论学杂著》等数十种。<br>
==黄氏论书==
▲'''应读之书'''   <br>  
《十三经注疏》、《大戴礼记》、《荀子》、《庄子》、《史记》、《汉书》、 《资治通鉴》、《通典》(不读《通典》,不能治《仪礼》)、《文选》、《文心 雕龙》、《说文》、《广韵》,以上诸书,须趁三十岁以前读毕,收获如盗寇之将 至;然持之以恒,七八年间亦可卒业。 (当代人在三十岁以前难以做到。中文系学 生如果埋头苦读上列经典而不学现代文学史学理论,或许能完成上述作业,但必成 书呆子,竟至虫鱼了一生,一事无成。)   <br> 
读经次第应先《诗》疏,次《礼记》疏。读《诗》疏,一可以得名物训诂,二可 通文法。《礼》疏而后,泛览《左传》、《尚书》、《周礼》、《仪礼》诸疏,而 《谷》、《公》二疏为最要,《易》疏则高头讲章而已。陆德明《经典释文》宜时 时翻阅,注疏之妙,在不放过经文一字。 (真是高手眼法,金针度人)   <br> 
▲'''读书之法'''   <br>  
语言文字之学,为各种学问之预备,舍此则 一无可通。(各种学问者,汉学之各 种学问也。)   <br> 
由小学入经,出经入史,期以十年,必可成就。(此条非说成就期限,而是说治学顺序,先小学,再经,再史。) <br>  
读天下书,至死不能遍,择其要而已矣。刘申叔年三十五而学成,即得择要之法。(一,刘申叔如果把玩政治的时间用来作学问,嘿嘿!二,比一比陈寅恪读遍中国书之叹如何?)    <br>
不有根底之学,而徒事翻书,此非治学之道。然真有根底之学,而不能翻书,亦不免有鄙陋之讥。翻书者因所知以及所未知,其用有二:一、己所不知,翻之而得;二、己所不记,翻之而记。凡临时检查而得之者,必其平时能翻之者也。 <br>  
▲'''为学之道'''    <br>
读书人当以四海为量,以千载为心。   <br> 
学术二字应解为“术由师授,学自己成”。戴东原先生学术提纲挈领之功为多,未遑精密;其弟子段懋堂、孔广森、王念孙,靡不过之。(能青出于蓝者,赖先贤筚路蓝屡之功也。)    <br>
学问最高者,语言最简。(此语让当今百分之九十九的高级学者汗颜)。 <br>  
通一经一史,文成一体,亦可以为成人矣。 <br>
 
==著作要目==
▲'''专著'''    <br>
3,51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