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牙骨质

增加 3,595 位元組, 4 個月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牙骨质'''是是指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科技名词。 汉字是民族灵魂的纽带,在异国他乡谋生,汉字<re…”


'''牙骨质'''是是指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科技名词。

汉字是民族[[灵魂]]的纽带,在异国他乡谋生,汉字<ref>[https://www.sohu.com/a/589576921_120016954 中国“汉字”从何而来?每个汉字,都是仓颉造出来的吗?],搜狐,2022-10-01</ref>便是一种寄托,哪怕是一块牌匾、一纸小条,上面的方块字会像[[磁铁]]般地吸引着你,让你感受到来自祖国的亲切。因为那中国人的情思已经浓缩为那最简单的横竖撇捺<ref>[https://www.sohu.com/a/443774310_682874 书写横竖撇捺,展示汉字之美],搜狐,2021-01-11</ref>。

==名词解释==

牙骨质被覆牙根表面,在牙颈部薄,根尖部和根分岐部较厚,色淡黄,硬度和致密度与骨相似,含无机物约占重量65%,有机物约占23%,水约占2%。主要无机物为钙和磷,为羟磷灰石[[结构]],有机物中90%为胶原,还有[[蛋白]]-多糖复合体。

牙骨质呈层板状结构,分无[[细胞]]牙骨质和含细胞牙骨质两种。无细胞牙骨质仅有钙化的细胞间质而无细胞,常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根部牙本质的表面。细胞间质由胶原纤维和钙化的基质所组成,在细胞间质中还包埋着来自牙周膜的纤维,称为穿通纤维。含细胞牙骨质的间质中有很多陷窝,内含牙骨质细胞,陷窝分出小管,管内含牙骨质细胞的胞浆突。在牙骨质表面,常有一层刚形成尚未钙化的牙骨质,称为类牙骨质。牙骨质在正常情况下只是逐渐添加,一般不发生吸收现象,添加的方式也是成层沉积,所以为层板样结构。牙骨质有两项重要功能,一是把牙周组织和牙体组织结合在一起,另一是修复牙根面的损伤。牙骨质有不断形成的特点,因此牙周膜纤维可因牙齿功能的需要而改变,新形成的牙周膜纤维的一端埋入新沉积的牙骨质内。牙骨质的修复能力在临床上很有意义,牙骨质不但能修复因为过度咬合力或其他因素造成根面的小范围吸收或牙骨质的折裂,而且当干髓术、根管治疗、根尖切除后,牙骨质能新生并覆盖根尖孔,重建牙体与牙周的联系。

局部解剖

包绕在牙根和牙颈部牙本质的外面,是牙齿的重要组成部分。牙根部的牙骨质具有骨组织的一般结构,但无哈佛系统。牙颈处的牙骨质只有骨基质,不含骨细胞,亦无骨陷窝和骨小管。

一种钙化的牙体硬组织。被覆牙根表面,在牙颈部薄,根尖部和根分叉部较厚,色淡黄,硬度和致密度与骨相似。含无机物约占重量65%、有机物约占23%,水约占2%。呈层板状结构,分无细胞牙骨质和细胞牙骨质两种。牙骨质具有不断形成的特点。有两项重要功能,一是把牙周组织和牙体组织结合在一起,另一是修复牙根面的损伤。

系牙钙化组织中硬度最小的一种。其结构、性质与一般骨组织类似。呈微黄色,含有机物质较多,可占55%,主要是胶质纤维;无机物占45%,其中以钙盐为主。牙骨质板层较一般骨组织薄,缺少哈佛系统和血管。骨板层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厚,所以老年人牙骨质变厚,尤其根尖处更明显。

牙骨质细胞:牙骨质细胞为卵圆形,周围有许多细长的胞浆突,这些胞质突多数向着牙根表面,借以自牙周膜吸取营养。邻近的牙骨质细胞突起相互吻合。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
249,39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