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倪仁吉

移除 19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 ''' 人物生平倪仁吉''' == 倪仁吉(1607-1685年),字心蕙,自号凝香子,浙江浦江倪大村人(今属浙江兰溪)。其父倪尚忠,字世卿,明万历进士。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年间(1573-1602年),倪尚忠由广东调至江西,任吉安同知,倪仁吉于1607年生于吉安,其父故取名为"仁吉"。倪仁吉早慧颖悟,天赋非凡,家庭环境对她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及笄之年,嫁给义乌吴之艺为妻,久居义乌,故《池北偶谈》称倪仁吉作义乌人。
《池北偶谈》称倪仁吉善写山水。其实倪仁吉在书画艺术上造诣颇深,以绘画最为著名,她的山水画自有特色,画仕女极妍尽态,称为绝技。《池北偶谈》还称倪仁吉"尤工篇什"。倪仁吉家庭生活极为不幸,吴之艺早逝,她成了"青年孀守之人",过早地结束了夫妻生活,因而也就避免了种种干扰与儿女拖累,在长期的孤独生活中,她不得不移情于诗文书画,在想象的世界里寻找寄托。因此,倪仁吉常得从容暇豫,以从事笔墨,或以书抒怀,或以画抒情,或以诗言志,从事艺术创作神凝意专,技艺精进,达到很高水平,世人称其有"绝技",正是一个有力的旁证。年轻早寡,虽是不幸,但也造就了倪仁吉的多才多艺,足可见她是个自强不息的有作为的女子。她著有《凝香阁诗集》、《宫意图题语》、《宫意图诗》、《山居杂吟》等,见著于《金华经籍志》。
更难得的是,她所钟爱并引为同道的侄女倪宜子也回乡探望她。"余侄女宜子,天资颖异,机警灵巧,凡琴棋箫管,诗画针绣,靡不通晓"紒扎矠,确成了她的知音。前些年在大元村守寡时,她在《得侄女宜子柬答意》一诗中表露自己的心情:"久抛绘染废吟笺,幽愤重重黯自煎。泼水搏沙似今事,飞云绚彩忆当年。桂遭焚弃馨难改,梦幻空华恨不迁。回首城西无限意,峭峦何日对萧然。"如今,她回到了地处义乌"城西"的故乡,又有兄嫂、侄女、女友为伴,在山水中遨游,何等惬意。倪仁吉在《城中怀家山》诗中写道:"层峦西去四十里,元是高人旧草堂。径绕杏桃千树绮,谷生兰蕙百丛香。穷幽尝入云深处,采药频登石醉乡。回首胜游思此际,苍海古木挂斜阳"。"寂寂宁堪忆旧游,黄花红树缀深秋。水光漾出玻璃镜,山色堆成翡翠楼。险句每从天外得,丹青只向望中收。闲关难到烟萝地,空对幽窗月半钩。"正是情从景生,诗由情发,"险句每从天外得,丹青只向望中收",于是许多优秀的刺绣、绘画、诗歌作品,在此时诞生。倪仁吉回忆当时的情景:"宜子曰,是可图也。乃剪素,索余作仕女数十帧,以为真色难生,丹青易写。而余亦作天际真人想。"紒紦矠作画外,还要写诗,"余意未已,复拟即景分题,为佳山水写照"。纾纷矠虽因故当时未能写成,但于十几年后(戊戌,公元1658年)写成的一百四十多首"五绝"(总题为"山中杂咏"),构思已在此时完成。这组诗题材新颖,清新朴素,艺术动人,佳句甚多,堪称倪仁吉诗歌的代表作。在故乡,她还收侄孙媳张希孟为徒。侄孙倪晋(生于1636年)娶本邑张希孟(生于1639年)为妻。希孟"爱写尺幅,山水及水墨观音,皆凝香主人(按倪仁吉)所授也"纾纭矠。《倪氏宗谱》还记载:倪仁吉"绣艺一绝,巧夺天孙,颜曰凝香,绣谱诸名公兢为之叙"纾纴矠。可见当时影响已经很大。
== ''' 创作成就''' ==
绣绘双绝―成熟时期的创作成就
风风雨雨过后400年,历史发展到二十一世纪初年,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人们自然要以全新的眼光看待倪仁吉,从而解开千古谜团,还倪仁吉一个真实的"绝代才女"的形象。
(作者系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理事,中国俗文学学会理事、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专家、福建省新闻出版局副厅级巡视员,研究员)
 
3,51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