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752
次編輯
變更
杨宗稷(
,→人物成就
<p style="text-indent:2em;">杨宗稷是当时公认的琴学宗师,不但琴艺精湛,而且对古琴深有研究且著作颇丰。一生主要著述有:《琴粹》4卷、《琴话》4卷、《琴学漫录》2卷、《琴镜补》3卷、《琴瑟全谱》3卷、《琴学问答》1卷、《藏琴录》1卷,后人合刊为《琴学丛书》。<br>
<p style="text-indent:2em;">《琴学丛书》是杨时百编纂的一部重要的古琴研究的琴学专著。其中将古曲译成通行简谱,对指法要求作了详解,使后来学古琴者有章可循。曲谱部分有32首,附有工尺板眼。并对现存最早的《碣石调·幽兰》的文字谱,以及《广陵散》等久已绝响的传统名曲也作了点拍的尝试。书中除了曲谱以外,收录了大量的琴学资料,所涉及文字部分面亦很广。此书从1911年到1931年间陆续成书,共43卷,约70万言。在《琴话》、《琴粹》部分提出以琴传声,如镜临物然。并分析这种反映不外象形、谐声、会意三端。承认民间曲调对琴曲起到丰富发展的作用。认为一意追摹古调则难为听者。因此,杨宗稷也被人称为“民国古琴第一人”。<br>
<p style="text-indent:2em;">杨宗稷晚年在 [[ 北京 ]] 设“九嶷琴社”传琴,现代着名古琴大师 [[ 管平湖 ]] 曾从其学,其子杨葆元亦能琴。杨宗稷其他弟子中知名的还有李静(伯仁)、 [[ 关仲航 ]] 等。
==琴学观点==
<p style="text-indent:2em;">杨宗稷的琴学观点散见在《琴学丛书》的各卷中,如《琴余漫录》:“予谓琴之有谱,犹字之有碑帖也。其琴曲,则碑帖中之《兰亭》座位也。临《兰亭》者,未必人人酷似右军。临座位者,或变而为松雪。究之西子嫫母,作者自有千古定评;燕瘦环肥,不妨各自从其所好。……然则琴无古音乎?曰:琴以音为古,不以曲为古。如碑帖之有字,字为古。”把古琴的传谱比喻为书法之碑帖,而琴人的感受犹如临摹字帖。因此古琴之古在于音,碑帖之古在于字;至于按谱鼓琴所成之曲,则与临摹出来的作品一样,是个人的感悟。其中的道理也好似每个人的宗教体验都是别人不可替代的,重在自己的体悟。杨宗稷的琴乐观点对今天琴界仍有着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Category:古琴演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