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叙利亚

增加 4,418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big>铁路</big>===
 
截至2014年,叙利亚铁路总长2798公里。
===<big>水运</big>=== 截至2014年,叙利亚主要有拉塔基亚港和塔尔图斯港两个港口。 [2] ===<big> 空运</big>=== 截至2014年,叙利亚除大马士革国际机场外,还有6个省级地方机场。叙局势动荡后,受美西方和阿盟制裁及军事冲突影响,叙对外航线锐减。 [2] ==''' 社会'''==编辑 ===<big> 教育</big>===叙利亚女大学生叙利亚女大学生叙利亚普及小学义务教育,学制6年。初中基本上实行义务教育制。高等院校有大马士革大学、阿勒颇大学、十月大学和复兴大学。 [2] ===<big> 医疗</big>=== 叙利亚公立医院基本实行福利医疗制度,象征性地收取治疗费用,但医疗条件有限,药费需病人自理。私立医院设施齐全,条件较好,但费用较高。大多数叙利亚平民到国家公立医院救治。21世纪初,叙全国共有各类医疗中心1060处,医院77家,病床18395张。医生19678人(平均747人/医生),牙医9764人(平均1489人/医生),产科医生6672人,护士29500人。1998年人均寿命为68.5岁。 [2] ===<big> 民生</big>=== 叙利亚是世界上少有的低物价国家,社会福利也是比较完善的。农民只需要缴纳少量的水电费和税款。由于叙利亚认为自己是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2] ===<big> 媒体</big>===叙利亚时事新闻叙利亚时事新闻叙利亚全国性阿拉伯文日报有《复兴报》、《革命报》、《十月报》,发行量均为4万份。地方性阿文日报有《群众报》、《献身报》、《阿拉伯主义报》和《团结报》。发行英文日报《叙利亚时报》和阿拉伯文的《农民周报》以及《工人周报》等。阿拉伯叙利亚通讯社是官方通讯社,叙利亚广播电台建立于1936年,在各省、市建立有地方广播电台。电台开办有两套节目,平均每天累计播音34小时,除用阿拉伯语广播外还用英、法、德、俄、土(土耳其)、希(希伯来)、西(西班牙)等7种语言播音。叙利亚电视台建立于1960年7月,开办了三个频道,全天累计播放48小时。除阿语节目外,还播送英、法语节目。 [2]  2001年9月,巴沙尔总统颁布第50号总统令,宣布实施新的新闻出版法,以取代1949年颁布的旧法。新法规定,出版业许可证发放须由新闻部长提议,总理批准。阿拉伯叙利亚通讯社为官方通讯社,简称叙通社。有大马士革广播电台和叙利亚电视台。 [2] ===<big> 事件</big>=== 
2017年4月4日,亲反对派的“叙利亚人权观察”称当天早上在伊德利卜南部,叙利亚政府空军或者俄罗斯空军实施空袭,并使用了化学武器造成了至少58人死亡,其中11人为儿童。
 收治此次空袭受害者的医院在下午遭到了空袭,死伤情况不详。俄罗斯否认实施了袭击。法国已经要求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此次袭击。 [13] ==''' 外交'''==编辑 ===<big> 政策</big>=== 叙利亚对外奉行不结盟、反帝、反殖、反对种族主义政策,实行多方位外交政策,主张阿拉伯国家联合自强,以大、小国家一律平等为基础建立国际新秩序,积极支持和参加不结盟运动。是阿拉伯国家联盟、阿拉伯议会联盟和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2011年11月27日欧盟公布对叙利亚进行新的制裁,12月2日美国政府正式表态支持,制裁对象包括叙金融和能源企业等。预计制裁措施将会影响到叙利亚金融、银行及能源企业,同时也会对巴沙尔的政府机构产生影响。 [2] ===<big> 叙中关系</big>=== 
1956年8月1日,叙利亚与中国建交。2004年6月,巴沙尔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总体来说叙利亚与中国关系十分友好,叙利亚的阿拉伯人对中国人也是十分友善。
 中叙两国政府高度重视开展双边经贸合作。2017年,中叙双边贸易额为11.04亿美元。 [11] ===<big> 叙俄关系</big>=== 1944年,叙利亚与前苏联建交。冷战期间,奉行亲苏政策,1980年签署叙苏“友好合作条约”,建立盟友关系。苏联解体后,叙承认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独立,并表示叙将在互相尊重和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同这些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叙俄关系日益发展。2010年5月,俄总统梅德韦杰夫访叙。2011年叙局势动荡后,俄在政治上予叙支持,多次否决安理会涉叙决议草案。 [12] ===<big> 叙以关系</big>=== 1948年,叙利亚与以色列在巴勒斯坦战争中首次发生正面冲突。1967年,“六·五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叙利亚的戈兰高地。1973年,“十月战争”中,叙利亚和埃及并肩作战,一度重创以色列军队,夺回部分戈兰高地,可很快便得而复失。1981年12月14日,以色列议会通过在戈兰高地实施以色列法律的法案,企图以法律形式吞并戈兰高地。以色列的这一做法遭到叙利亚和其它阿拉伯国家的坚决反对。此后,叙利亚为收回戈兰高地与以色列进行了长期艰难曲折的谈判,虽然取得一些进展,却未能达成书面协议。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叙、以两国领导人相继表达复谈的愿望,然而双方的立场依然相距甚远。尽管叙、以和谈的道路坎坷而漫长,但却是改善两国关系、缓和地区形势的正确途径。 [11] ===<big> 叙黎关系</big>=== 叙利亚与黎巴嫩在法国委任统治时期曾是同一个国家。黎巴嫩独立后,叙利亚未予承认,叙黎仍保持“特殊关系”。1976年5月以后,叙军(最初约2.8万人)一直以“阿拉伯威慑部队”的名义驻扎在黎。1991年5月,叙黎签署“兄弟关系合作与协调条约”和“安全与防务条约”。2004年9月2日,美、法等国推动安理会通过1559号决议,要求叙驻黎部队全部撤离,2005年4月,宣布撤回其驻黎全部军队、安全人员和军事装备。4月26日,最后一批驻黎巴嫩的约250名叙利亚士兵从位于黎东部贝卡谷地的里亚克空军基地撤回叙利亚,这标志着叙利亚结束了在黎巴嫩长达29年的驻军。 [12]  2008年7月12日和8月13日,黎总统苏莱曼和叙总统巴沙尔在巴黎和大马士革两次会晤,双方宣布决定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10月15日,叙黎外长签署建交公报,两国正式建交。2011年叙局势动荡后,黎政府主张维护叙主权、独立和统一,反对外部干涉,对叙局势采取“不卷入”政策,对多份阿盟涉叙决议持保留意见。 [12] ===<big> 叙伊关系</big>=== 2010年2月25日,叙利亚外长穆阿利姆和伊朗外长穆塔基在大马士革签署了两国互免签证协议。自协议生效之日起,叙伊两国将互免外交、公务和因私等护照的签证。 [12] ===<big> 叙土关系</big>=== 2012年6月22日,叙利亚击落一架土耳其RF-4(F4“幻影”)军用战斗机,这架飞机最终落入了地中海,叙利亚危机成为了地区性危机。事件发生之后,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Erdoğan)宣布这是一次敌对行动,并宣布土耳其认为叙利亚对其构成了威胁。土耳其警告道,将会打击任何从叙利亚向其边境接近的军事力量。6月22日,土耳其引用联合国宪章第4条,即如果成员国认为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那么允许成员与盟国磋商。2012年6月26日北约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北约盟国对土耳其表示声援。 [14] 2012年10月13日,叙利亚外交部表示,大马士革准备与土耳其建立直接对话,以缓解两国间紧张关系。 [15] ===<big> 叙美关系</big>=== 1946年,叙利亚同美国建交。1967年“六·五”战争爆发的第二天,叙宣布同美国断交。1974年6月两国复交。2004年5月,美国开始实施对叙经济和外交制裁法案。2005年2月,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遇害,美国推动安理会通过一系列决议,要求叙全面配合哈案国际独立调查委员会的调查,叙美关系紧张。美国将叙列入支持恐怖主义活动国家的黑名单。奥巴马政府上台后,曾寻求改善美叙关系。2010年2月,美副国务卿伯恩斯访叙。同月,美重新向叙派遣大使。2011年叙局势动荡后,美关闭驻叙使馆,驱逐叙驻美外交官,要求叙总统巴沙尔必须下台,对叙实施严厉单边制裁,力推叙向“民主国家”过渡。 [12] ===<big> 同海湾关系</big>=== 
1990年海湾战争中,叙利亚应沙特等国的要求向海湾派遣军队。战后,叙积极参与海湾战后安全安排,与海湾国家关系改善。1991年3月,叙利亚、埃及和海湾阿拉伯六国外长在大马士革召开会议,会议发表了《大马士革》宣言。2011年叙局势动荡后,沙特、卡塔尔等海湾国家要求巴沙尔总统下台,宣布召回驻叙大使,并驱逐叙驻本国外交官,对叙实施制裁,向叙反对派提供财政、军事等全方位援助。
 
=='''旅游'''==
 
叙利亚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悠久古老的历史与文明,以及极富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所有这一切都给这个国家创造了丰富的旅游资源。阿拉伯古书曾经写道:“人间若有天堂,大马士革必在其中,天堂若在空中,大马士革与之齐名”。
 
叙利亚旅游资源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自然景观、人文及历史遗迹、传统及民俗文化。
 
{| class="wikitable"
|-
!名单 !!简介
|-
|阿勒颇城堡 ||阿勒颇城堡位于叙利亚西北部,是中东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过去它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通向地中海的交通要站,16世纪时又成为东西贸易往来的必经要地。传说古时候,犹太人的始祖亚伯拉罕曾来到阿勒颇,他把自己奶牛上挤出的牛奶,分发给当地的穷人。直至如今,阿勒颇的阿拉伯语称呼仍为Habab,就是“牛奶”的意思。
|-
|帕尔米拉古城遗址 ||帕尔米拉古城遗址是叙利亚境内“丝绸之路”上的著名古城。称为叙利亚沙漠的新娘。挺拔的神庙、气派的凯旋门、两侧高耸的石柱、精工细作的雕刻、美轮美奂的壁画,加上金色阳光的渲染,仿佛在提醒着人们它昔日的辉煌。
|-
|拉塔基亚 ||拉塔基亚是叙利亚西北部城市,拉塔基亚省省会。位于纳哈尔·耶尔·科比尔河的冲积平原上,市区人口约21.4万,曾为阿拉伯人、十字军、奥斯曼统治。
|}
 
=='''名人'''==
 
{| class="wikitable"
|-
|圣伯多禄 || 圣伯多禄是早期基督教领袖人物之一、耶稣十二门徒之首,也是基督教加特利派(天主教)的创始人和首任教宗〔约30年~约67年〕。十二宗徒安德烈(圣安德鲁)的哥哥。
|卢奇安 ||卢奇安,古希腊讽刺散文作家。无神论者。又译琉善。出生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叙利亚境内的萨莫萨塔城。他的父亲是一个贫苦的手工业者。他年轻时曾被送去学习雕刻,后来致力于研究演说术,曾在小亚细亚、希腊、意大利等地周游和讲学。在演说术方面取得相当的成就之后,他对这种职业感到失望,转而研究哲学。约公元165年以后,他在雅典居住过一段时间,晚年移居埃及的亚历山大城,曾任本城的法官,卒年不早于公元180年。相传他的作品多达84篇,其中《卢奇奥斯》等近10篇,一般认为是伪托。
|乌尔比安 || 乌尔比安(Domitius Ulpianus,?~228),出生于叙利亚,是古罗马帝国五大法学家中最后的一位。他的著作是查士丁尼《法学汇编》的主要来源,构成了该汇编近1/3的内容。在法学理论方面,他在历史上第一次区分了公法和私法。
|聂斯脱里 || 聂斯脱里(约活跃于428~451年)为君士坦丁堡的宗主教,极力主张安提阿学派的基督论。聂斯脱里的名字所代表的是一种基督教教派,相信基督有两个位格,一个是人,一个是神,并存于成为肉身的基督内。他提出“基督二性二位说”,认为圣母玛利亚只是生育耶稣肉体,而非受予耶稣的神性,因此反对将她作为神祇膜拜。
|米歇尔·阿弗拉克 ||米歇尔·阿弗拉克(阿拉伯语:ميشيل عفلق‎,1910年-1989年6月23日)是一位叙利亚哲学家、社会学家和阿拉伯民族主义者。他的理论对复兴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政治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他被部分复兴社会主义者视为复兴社会主义学说的首要创始人。他生前出版了一些著作,主要有《为了复兴》、《唯一的归宿之战》和《反对扭曲阿拉伯革命运动的斗争》等。
|}
 
=='''世界遗产'''==
 
截至2008年,叙利亚共有5处世界遗产,如下:
 
2008年叙利亚5处世界遗产
 
{| class="wikitable"
|-
!序号 !!名称 !!类型 !!所在地
|1 ||阿勒颇古城 ||文化遗产 ||阿勒颇省
|2 ||十字军堡垒和喀拉特萨拉赫丁城堡 ||文化遗产 ||霍姆斯省
|3 ||巴尔米拉考古遗址 ||文化遗产 ||霍姆斯省
|4 ||大马士革古城 ||文化遗产 ||大马士革
|}
 
5 布斯拉古城 文化遗产 大马士革省
1,95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