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刘海贵

增加 4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刘海贵
| 圖像 = [[File: 赵航4T015d7195945ae933e8.jpg|缩略图| center |[http://p3.so.qhimgs1qhmsg.com/bdrsdr/_240_400__/t0172cd01cbe79988c3t015d7195945ae933e8.jpg 原图链接]]]
| 外文名 =
| 出生日期 = 1950 年9月
| 國籍 = 中国
| 出生地 =
| 職業 =
| 代表作品 = 《当代新闻采访》、《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 主要成就 =2016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刘海贵]]'''(Li Hai Gui )
''' 刘海贵 '''(Liu Hai Gui ) 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新闻采访写作学]]》(新修版)、《[[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作者,现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位委员会主席。
<ref>[http://www.centv.cn/p/1086.html 刘海贵: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新浪网,2018-10-27</ref>
== 人物经历 编辑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50年9月生于上海,上世纪70年代毕业于 [[ 复旦大学 ]] 新闻系,从事教学研究至今已近复旦大学教授、博导刘海贵复旦大学教授、博导刘海贵 四十年:1989年,获得法学硕士学位;1997年,于复旦大学晋升教授;从2000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2008年,专业技术职务评定为正高二级教授。现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位委员会主席和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学位中心新闻传播学科命题专家组组长、国家社科创新基地新闻传播与媒介社会化研究中心专家,以及复旦大学校高评委员, [[ 上海 ]] 市新闻职称高评委员,兼任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理事、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及三十余所高校及媒体兼职教授、特约研究员和顾问。曾任专业主任、副系主任、新闻学院副院长等 研究方向编辑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新闻学与新闻边缘学科。先后为本科生及硕博研究生开设《新闻采访与写作》、《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现代新闻学研究》、《新闻与传播实务研究》、《新闻名家与名品研究》等课程,著有《现代新闻采访学》、《当代新闻采访》、《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中国现当代新闻业务史导论》、《知名记者新闻业务讲稿》、《中国报业发展战略》等。先后获得“复旦大学名师”、“复旦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和上海市优秀新闻工作者、上海市“育才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化类)“文化‘走出去’工程的政策体系优化”;教育部项目“中外传播教育比较研究”;教育部211项目“中国传播发展战略研究”;教育部十一五规划项目“中国新闻采访写作经验研究”;以及“深度报道研究与财经新闻传播创新研究”等课题。近年主编《新闻传播精品导读》、《当代英美新闻传播高级实务译丛》系列,合著《新闻采访写作新编》、《新闻心理学》等教材著作三十余本,公开发表论文近二百篇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新闻学与新闻边缘学科。先后为本科生及硕博研究生开设《新闻采访与写作》、《现代新闻学研究》、《新闻与传播实务研究》、《新闻名家与名品研究》等课程,著有《现代新闻采访学》、《[[当代新闻采访]]》、《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中国现当代新闻业务史导论》、《知名记者新闻业务讲稿》、《中国报业发展战略》等。
先后获得“[[复旦大学名师]]”、“复旦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和上海市优秀新闻工作者、上海市“育才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化类)“文化‘走出去’工程的政策体系优化”;教育部项目“中外传播教育比较研究”;教育部211项目“中国传播发展战略研究”;教育部十一五规划项目“中国新闻采访写作经验研究”;以及“深度报道研究与财经新闻传播创新研究”等课题。近年主编《[[新闻传播精品导读]]》、《当代英美新闻传播高级实务译丛》系列,合著《[[新闻采访写作新编]]》、《新闻心理学》等教材著作三十余本,公开发表论文近二百篇。
 ==参考资料==[[Category:人文社科艺术人物]][[Category:教授]]
61,92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