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拉扎勒斯

增加 212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 ''' 个人研究''' ==
20 世纪 50-60 年代,拉扎勒斯在"新面貌"运动中起这积极作用。这场运动的核心是把人们的兴趣集中于动机和防御怎样形成的知觉问题上,从而有助于个体的实际行为与环境的要求和制约协调一致。他和 R.麦克利里一起进行了"亚概念"的研究(1951),结果证明人们能够无意识地区别威胁性与非威胁性刺激。
== 研究历程==拉扎勒斯因其在心理压力、应对和适应以及认知、情绪和动机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而闻名。关于应激的应对过程,他提出了 [[ 认知评价 ]] 的重要性,认为生活过程中的其它因素都是以认知评价为转移的。  他主张环境的刺激与情绪反应之间,还有认知评价存在,一个人对环境刺激进行认知评价之后,才会进一步产生反应。他提出情绪和我们如何与他人相处有关,则将心理压力与应激视为持续性的个人与环境关系下的产物。
他和同事苏珊(Susan Folkman)将压力(stress,或译应激、紧张)定义为:个人与环境之间的特别关系,藉由个人的评价将其视为重担或超过他或她所能负荷,且危及他或她的健康。这个定义包含三个重点:
他指出,这都跟人们如何看待此一经验而定。有一群先经过指导的观众在观看影片时较能采取一种比较理性的态度;而未经过指导的观众就会产生心跳加快的感觉。相较之下,先经过指导的观众会将这些产生压力的情况视为正常,所以采取近乎医学观点来看待这些意外,而不会像一般人一样那么怕见血 [1]。
== 心理应激研究==
20 世纪 70 年代早期,他和苏珊提出"认知 - 交互作用"的应激模式,成为该领域非常有影响的理论。在这一模式中较准确的一种应激定义把应激描述为"既不是环境刺激,也不是个人的性格,更不仅仅是一种反映,而是在需求与不以疯狂或死亡为代价的处理需求的能力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应激只有在环境需求超过了个人处理需求的能力之时才存在。
应激引起的负性情绪反应可有愤怒、恐惧、焦虑、羞惭、罪恶感、幸福感、骄傲、释负和爱慕。只了解一个人处于应激反应状况是不够的,如果了解应激引起的情绪反应的情绪反应性质,就可以多少了解这个人的性格,如愤怒、易激惹或焦虑倾向。对应激源(stressor)的评估在地明确个体与其所处环境的关系。评估过程包括 6 个决定性的因素:
# 与个体直观的利害关系;  # 利害关系的大小;  # 与个人价值观的联系(引起骄傲、羞愧、愤怒等不同性质的情绪反应);  # 归因、应激的形成原因,属于可控性或不同控性;  # 个体能否应对;  # 预期应激事件的发展倾向。
而评价的重点则包括伤害或损失、威胁和挑战的评价,其中每一项都具有不同的应付和适应结果。
* 伤害(harm):为已经造成的心理损伤;生气、厌恶、失望或悲伤。
* 威胁(threat):为伤害的预期;担心、焦虑或害怕。
* 挑战(challenge)为个人克服困难所具备的信心;兴奋或预期。
通过评估过程,同一应激源才对不同个体产生性质与强度不同的情绪或行为反应。拉扎勒斯认为,我们评估情境时,会经历几个阶段<ref>{{cite web|url=https://www.psychspace.com/psych/viewnews-8660|title=拉扎勒斯的压力与应对模式|publisher=中南大学网络课程}}</ref>:
''' 初级评估(primary appraisal): ''' 就是评估压力来源的严重性。这不是最必要的,但是在次序上是最先要做的。人会在潜意识中思考"发生了什么事?"、"这件事对我而言是严重的、好的、坏的还是无关紧要的?"。 此时的评估结果如果是"重要的",并非"无关紧要的",人就会继续展开第二阶段的评估。
''' 次级评估(secondry appraisal): ''' 初级评估之后,对自己控制状况或处理伤害、威胁、挑战的能力形成了自我的印象。此时会思考三个问题,"什么样的选择最可行?"、"我可以用哪些策略来减轻压力?"、"有效吗?"
''' 重新评估(reappraisal): ''' 当得到有用的新讯息时,评估总是能够改变。重新评估不一定每次都会减少压力,有时也会增加压力。
次级评估决定了我们感受到的情绪,因此,认知先于情绪出现。当个人相信他们能做某些事情时,就会产生改变,亦即当他们相信自己能够成功的调适压力时,压力就会减轻。在评估过程中,人很有可能同时采取行动去验证。
== ''' 个人成就''' ==他曾获得许多奖项,包括古根海姆奖学金、 [[ 以色列海法大学 ]] [[ 德国美因兹大学 ]] 荣誉博士学位,198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Category:科學技術醫學人物]] [[Category:心理学家]] == 參考文獻 =={{reflist}}
3,51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