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厦门市大嶝中学

增加 51 位元組, 27 天前
無編輯摘要
'''厦门市大嶝中学'''位于与金门一水之隔的大嶝岛 , 1971 ,1971 年正式命名为“ [[ 福建省 ]] 大嶝人民公社中学”。1978年更名为“福建省同安第九中学”,2002年9月更名为“厦门市大嶝中学”。 [[ 学校 ]] 现有12个教学班(初一4个班,初二4个班,初三4个班[1]),在校生600人。
学校筹办于1970年9月,由岛上各戴帽初中整合而成。建校初期校舍皆为临时借用的民房,是一所 “只听钟声,不见校舍”的战地学校。从初创建校,学校硬件设施日渐完善。现校园占地面积达51015 平方米(76.5亩),校舍 [[ 建筑面积]]<ref>[https://www.sohu.com/a/715068960_121123906 造价师必备!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汇总! ],搜狐,2023-08-26 </ref>8440平方米。
==办学历史==
===硬件设施===
[[ 二十一世纪 ]] 的到来,随着翔安新区教育资源整合,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现校园占地面积达51015 平方米(76.5亩),校舍建筑面积8440平方米;教学仪器<ref>[https://www.sohu.com/a/252025241_100264855 中小学教学仪器是什么包括哪些 ],搜狐,2018-09-05</ref>设施均达省颁标准,有市、区科协配置的翔安区 [[ 青少年 ]] 科技工作室;校园广播网、网站已开通。有海峡两岸中小学配套最完善的的标准棒球场。
===师资力量===
大嶝中学历来重视师资队伍 [[ 建设 ]] 。学校走过了由办学初期的南安县骨干教师担纲到本土教师成熟并成为主力军的历程。学校现有教职工56人, 市、区“学科带头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7人,厦门市杰出教师1人,区“教学能手”6人,省、市、区骨干教师22名,获得福建省优秀教师等表彰4人,为教学高质量的稳步提高提供了重要保证。
==办学规模==
截止2011年2月, [[ 学校 ]] 现有15个教学班,在校生600人。
== 办学成果==   学校荣誉四十五年来,学校认真贯彻教育方针,广大教职工坚守海岛,艰苦创业,甘于奉献,为大嶝教育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1971年—1981年为完全中学, [[ 高中教育 ]] 在原同安县享有盛誉;1977年以来,教育质量名列前茅。2006年以来,曾三次蝉联翔安区中考评价第一名,连续七届获区初中教学质量优质奖等。 [2]2006年以来学校先后获得2010年“福建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福建省模范工会小家”; 获得全国“软式棒垒球锦标赛冠军”; 获得厦门市“文明学校”、“先进职工之家”、“绿色学校”、“军民共建先进单位”、“ [[ 花园 ]] 式单位”、“交通安全宣传示范校”等,区“教学质量优秀奖”、“素质教育先进校”等六十多项全国、省、市、区荣誉称号。
===学生荣誉===
学校棒垒球队在2010年健康杯全国软式棒垒球锦标赛获得冠军,2010、2011、2013年蝉联厦门市排名赛第一名,获得2013年厦门青少年棒球联赛冠军。2014年2月21日厦门市大嶝中学中国棒球协会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基地正式落户大嶝中学,探索棒球职业教育与普通中学教育相结合的“体教结合”教育模式。充分发挥棒球这一平台,积极开展与美职棒的交流与合作,与 [[ 日本 ]] [[ 韩国 ]] 开展青少年交流,与台湾棒球学生联盟开展合作,通过与台中市立西苑中学等交流与合作,积极搭建两岸青少年交流新平台,2013年1月举办了厦门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青少年棒球交流活动“厦门-台中青少年棒球文化交流活动营”,2014年7月成功举办海峡两岸(厦门)青少年棒球夏令营,着力打造区域特色学校。2014年、2015年连续获得全国青少年棒球锦标赛第七名,是厦门历年来参加全国锦标赛最好成绩。2014年9月与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建立紧密型合作办学关系,创办棒球高中特色班,与江苏省队合作,打通中小学与大学及专业队通道。
===文化传统===
社团活动社团建设得到重视,有“棒垒球社”、“彩贝文学社”,与、市、区科、 [[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 ]] 、翔安区气象局等共建“青少年科技社”,有市、区科协、区教育局定点建设的“翔安区青少年科技工作室”、“翔安区青少年航空航模教育基地”等,有“天风海涛书画社”,配备有高标准的“五缘书画苑”。
==参考文献==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714,95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