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商业信用筹资

增加 5,055 位元組, 1 個月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商业信用筹资'''是一个专有名词。 世界三大汉语词典分别是中国大陆的《 汉语大词典<ref>[https://www.sohu.com/a/576642268…”


'''商业信用筹资'''是一个专有名词。

世界三大汉语词典分别是[[中国]]大陆的《 汉语大词典<ref>[https://www.sohu.com/a/576642268_121145181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作为中国人的你知道有多少个嘛?],搜狐,2022-08-14</ref>》(共13册,5.6万词条,37万单词)、中国台湾的《 中文大辞典 》(共10册,5万词条,40万单词)以及日本的《 大汉和辞典 》(共13册,4.9万词条,40万单词)。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ref>[https://www.sohu.com/a/500696857_121089534?_trans_=000019_wzwza 汉语的发展史,你了解多少:你真的会说汉语吗?],搜狐,2021-11-12</ref>,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名词解释==

商业信用筹资是商业企业采用的短期筹资方式。商业信用是指商品交易中的延期付款或延期交货所形成的借贷关系,是[[企业]]之间的一种直接信用关系。包括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等。

商业信用筹资的基本[[方法]]

商业信用筹资的基本方法有两种:

(1)卖方向买方提供赊销而形成的信用,从买方的角度看,是一种利用应付账款的筹资渠道,商品的加价部分是买方筹资的成本;

(2)卖方给予现金折扣获取买方提前付款而形成的信用,从卖方的角度看,是一种利用预收账款或者减少应收账款的筹资渠道,现金折扣是卖方筹资的成本。

商业信用筹资的主要形式

商业信用筹资具有如下三种主要形式:

1、赊购商品。

采用该种方式购货,购货方先收货后付款,该种筹资方式的基本特征是购货方收到货物,既不支付货币资金,也不出具借据,而是形成应付账款到期支付。所以具有方式简便的优点,购货方主动权较大,销货方权益有可能受损。因此该种方式要求购货方具有良好的财务状况和优良的品质,而销货方往往把其作为促销手段。

2、应付商业票据。

应付商业票据是收款人或付款人(或承兑申请人)签发,由承兑人承兑并于到期日向收款人或背书人支付款项的票据。应付商业票据是赊购方的债务证明,赊销方的债权证明,该种方式使商业信用票据化了。对于付款人来说,应付商业票据和应付账款并无什么本质差别,都是到期应该支付的款项,但实行商业信用票据化,对规范结算和对债权人具有如下优越性:⑴流通转让性。即票据未到期前,债权人急用资金,可以把票据转让给他人,或向银行贴现取得现金。贴现银行需要资金可持未到期承兑汇票向其他银行转贴现;⑵保证支付性。商业票据明确了交易双方商定的承兑期限,承兑人(付款人)负有到期无条件支付票款的责任,防止债权无限期拖延,发生拖延、诉诸法律,也有案可稽。

3、预收货款。

预收货款是销货方要求购货方预先支付货款,而后按商定期限到期交货的一种筹资方式。之所以称之为筹资,是因为这种方式等于在交货前购货方向销货方提供了一笔无息货款。运用该种方式筹资,一般适用于紧俏商品的销售,或具有优越条件的商品销售,国家允许的预收定金也属此列。

商业信用筹资的优缺点

商业信用筹资的优点:

(1)商业信用容易取得;

(2)企业有较大的机动权;

(3)企业一般不用提供担保。

商业信用筹资的缺点:

(1)容易恶化企业的信用水平;

(2)受外部环境影响大。

商业信用筹资方式的优缺点

1、商业信用筹资方式具有如下优点:

(1)手续简便。商业信用伴随商品交易活动的发生而产生,一旦商品成交,该种筹资方式便形成;

(2)机动性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求往来单位很多,各自条件不一,选择余地大,限制条款少;

(3)资金成本低。无筹资成本,我国当前在规定期限内也无资金使用成本。

2、商业信用筹资方式的缺点有:

(1)使用期限短,还款风险大;

(2)使用范围窄,主要适用于商品交易;

(3)容易产生拖欠货款,形成三角债。该种方式以资金运动与物资运动相分离为本质特征,这要以购销双方相互信任为条件,在交易双方不了解或品质有问题的情况下,很容易形成拖欠,因此,在交易双方互不了解的情况下,利用商业信用筹资就不具备条件。

术语解释

应付账款是指企业因购买材料、物资和接受劳务供应等而付给供货单位的账款。

应付票据是指企业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预收账款指买卖双方协议商定,由购货方预先支付一部分货款给供应方而发生的一项负债。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
246,81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