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滇南奉别

增加 2,433 位元組, 25 天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滇南奉别'''》是一首古诗,古诗是古代汉族诗歌的泛称。 古诗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


《'''滇南奉别'''》是一首古诗,古诗是古代[[汉族]]诗歌的泛称。

古诗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以唐朝为界限,以前诗歌均为古体诗,其后,古体诗渐渐式微,逐渐消亡。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诗经]]》<ref>[http://news.sohu.com/a/697216858_121119378 十首《诗经》名篇,惊艳了三千年的时光 ],搜狐,2023-07-12</ref>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体诗,但唐代之后的诗歌不一定都算近体诗,具体在于格律声韵之分。

翻开中华民族的历史长卷,可以看到一行行熠熠生辉的灿烂文字,打开[[中华民族]]的艺术宝库,眼前呈现出一颗颗光彩夺目的璀璨明珠,这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和精华—古诗词。

<center>滇南奉别</center>
{{Cquote|
解组东归春尽时,君恩亲寿两相宜。谁人直道能全节,我马横奔幸脱羁。

四百峰峦寻旧隐,七千里路费新诗。自惭未茇甘棠树,敢望渔人去后思。
|[明代]钟渤}}

==基本含义==

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早期,诗、歌与乐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如今诗歌按照不同的表现形式分为白话诗和旧体诗词,白话诗更多称为新诗或自由诗,但"诗词"连称时一般指旧体格律诗、词。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继承和发展传统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需要,诗词在传统形式中的情味意味韵味更能使人接受,它是[[汉语]]特有魅力和功能,这是其它任何语言所没有和不能的,也是任何语言翻译不了的。因此传统诗词文化是世界文学史上最独特表现形式和文学遗产<ref>[https://www.sohu.com/a/429719828_243614 读 诗],搜狐,2020-11-05</ref>"。

==参考文献==
[[Category:850 各地方文學;各民族文學;各體文學]]
110,34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