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苏里南简介

增加 6,984 位元組, 1 個月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B3DDF4" align= center| '''<big>苏里南简介</big>''' |- |<center><img src=https://img.gugong.net/m00/…”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B3DDF4" align= center| '''<big>苏里南简介</big>'''
|-
|<center><img src=https://img.gugong.net/m00/51/50/00d50b055a7b47e993b493d0136267dd_c_228_173.jpg width="285"></center>
<small>[https://img.gugong.net/m00/51/50/00d50b055a7b47e993b493d0136267dd_c_228_173.jpg 来自网络的图片]</small>
|-
| align= light|
|}
'''苏里南简介'''苏里南共和国(荷兰语:Republiek Suriname),简称苏里南(苏里南语:Sranan;博杰普尔语:Sarnam),位于南美洲北部,东邻法属圭亚那,南接巴西,西连圭亚那,北濒大西洋,属热带雨林气候,国土面积16.4万平方公里(包括同圭亚那有争议的1.6万平方公里)。截至2023年,苏里南总人口60.7万人。苏里南划为1市(即帕拉马里博市)和9大区。<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384019/533aYdO6cr3_z3kATKKLxf6kYXuSM9X6v7fbULVzzqIP0XOpX5nyFI4_8MU8sPBoAkXIvtd1ZdRakeKiXgoq6PAWc-00XeJ48nD4VTHCyqG4opNenNlEqohHR6wVh_eesEz90yeOxrHXtjurlAub7oTkLCbb  苏里南国家概况.外交部官网 [引用日期2024-01-18]] </ref>

苏里南的国名源自当地原住民苏里南人,原为美洲印第安人居住地。1593年被西班牙探险者宣布为其属地。1602年荷兰人开始到此定居。1630年英国移民迁入。1667年英、荷签订条约,苏里南成为荷兰殖民地。1815年《[[维也纳条约]]》正式确立荷对苏的宗主国地位。1954年实行内部自治。1975年11月25日宣告独立,成立共和国。

苏里南自然资源丰富,石油、黄金、铝矿业、加工制造业和农业为经济主要产业。

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30.11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910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3%。
==历史沿革==
===独立前===
苏里南原为印第安人居住地区。

1499年西班牙航海家A. de奥赫达首次探察了苏里南地区。

1551年荷兰人在苏里南河口处建立第一个移民点。

1593年被西班牙探险者宣布为其属地。

1602年荷兰人开始到此定居。

1630年英国移民迁此。

1630年英国殖民者占领苏里南,从巴巴多斯移民到苏里南经营烟草、甘蔗种植园。

1667年荷兰和英国签订《[[布雷达条约]]》,将北美洲的新尼德兰(今美国纽约州)让给英国,以此取得对苏里南的殖民统治。

1682年荷兰政府因财政困难把苏里南卖给荷兰西印度公司。该公司于1683年又转手把苏里南的1/3卖给荷兰贵族范·索梅尔斯迪克公爵。

1799~1815年拿破仑战争期间,苏里南再次被英国占领。

根据1802年的亚眠条约,英国把苏里南归还给荷兰,称荷属圭亚那。

从17世纪80年代起,荷兰殖民当局从非洲运入大批黑奴,从事甘蔗种植。黑奴为反抗殖民者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曾多次举行武装起义。

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部分黑奴从种植园逃入边远的森林地区,建立了一些独立新村,被称为丛林黑人。

1772年丛林黑人的起义队伍一度逼近帕拉马里博。

1863年荷兰殖民当局被迫废除奴隶制。

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荷兰殖民当局从印度、爪哇和中国引进一批契约劳工。这些劳工除参加甘蔗种植外,还帮助当地发展了水稻生产。20世纪20年代,苏里南发现了丰富的铝土矿,但多年来铝土工业主要控制在美国和荷兰资本家手中。

1667年已经在苏里南定居的荷兰人,于18世纪早期从爪哇引入了咖啡树,这导致苏里南是南美历史上第一个种植咖啡的国家。
===独立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队曾占领苏里南。战后,苏里南先后出现了苏里南民族党、苏里南进步人民党、印度尼西亚农民党和统一工会等组织1954年苏里南获得“内部自治”权,但国防和外交事务仍由荷兰政府掌握。1973年民族党联盟在大选中获胜,成立了以民族党主席H.A.E.阿龙为总理的政府。

1975年11月25日宣布独立,成立苏里南共和国。独立后,苏里南政府为发展民族经济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对一些外资企业实行国有化,鼓励发展该国私营工业和开发内地资源等。对外则主张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1975年12月苏里南加入联合国1976年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1980年2月25日,苏里南发生军事政变,阿龙政府被推翻,新成立的全国军事委员会接管政权,任命H.R.陈亚先为总理。同年8月,陈亚先任总统兼总理。1981年成立由总统陈亚先和军队司令D.鲍特瑟等六人组成的最高决策机构——政策中心。此后政府数次更迭,未遂政变时有发生。1984年由军方、工会和企业界代表组成政府,W.乌登豪特任总理。1985年又组成以鲍特瑟为首脑、乌登豪特为总理的新政府,同时成立以鲍特瑟为主席的最高决策机构最高磋商委员会。
==国家象征==

1.国旗

苏里南国旗采用于1975年11月25日,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自上而下由绿、白、红、白、绿五个平行长条组成,红、绿、白条的宽度之比为4:2:1。旗面中央有一颗黄色五角星,象征民族的团结和光明的前途;绿色代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肥沃的土地,也象征人民对新苏里南的期望;白色象征正义和自由;红色象征热情和进步,也表示为祖国献出全部力量的愿望。

2.国徽

苏里南国徽启用于1975年11月25日,国徽中央图案为椭圆形盾徽,中间为一个绿色菱形,内有一颗黄色五角星;绿色代表美好的希望,五角星象征光明的未来。椭圆形左半部为航行于海上的帆船,象征该国的贸易往来;右半部为生长在绿地上的棕榈树,代表该国的农业,也象征大地和生命。椭圆形两侧各有一位美洲印第安人,底端的绶带上用苏里南文写着“正义、虔诚、忠贞”。

3.国歌

《[[上帝与苏里南同在]]》

歌词大意:苏里南江河滚滚,苏里南林木森森,苏里南国土美丽,我们向你致敬。祝愿舰队早复兴,商业繁荣昌盛,祝愿工业突飞猛进,万事兴旺日日新。

政体:

苏里南实行总统制。根据1987年10月生效的新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武装部队总司令和国务委员会主席。拥有行政权,由选举产生,每届任期5年。部长会议(政府)是最高行政机关,由总统、副总统和内阁部长组成,副总统任总理,对总统负责。国务委员会指导国家领导机关的工作,监督政府执行国民议会的决定。国民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享有立法权,负责选举总统、副总统和制定法律。<ref>[https://www.gugong.net/shijie/geguo/40432.html  苏里南简介 故宫历史网] </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42,57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