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甘盘

移除 7,724 位元組, 6 個月前
以“甘盘”替换内容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甘盘| 图像 = [[File:甘盘.jpg|缩略图|center|[http://www.jianglishi.cn/uploadfile/2016/0314/20160314033950473.jpg 原图链接] [http://www.jianglishi.cn/uploadfile/2016/0314/20160314033950473.jpg 来自讲历史网]]]| 图像说明 = 甘盘 |center| 国籍 = 商朝| 职业 = 武丁大臣}}<big>'''甘盘'''</big>,生卒年不详,中国商朝名臣,甘姓始祖之一。殷之贤臣,是当时全国有名的有道德者。 ==甘盘== <p style="text-indent:2em;">武丁之贤相。商王小乙时,甘盘即为大臣。小乙将崩,甘盘受遗辅政。武丁即位之初,得到甘盘的大力辅助,据记载:「在武丁时,则有若甘盘」,孔安国传:「高宗(武丁)即位,甘盘佐之,后有傅说」。据今本《竹书》记载:小乙六年,命世子武丁居于河,学于甘盘。武丁即位后,「居殷,命卿士甘盘」。这些记载均说明甘盘为武丁初期的一位名相。甘盘死于武丁时期,武丁时期的卜辞里有“贞:今般死”的记载,便是占卜甘盘死亡之事。 ==甘姓始祖== <p style="text-indent:2em;">殷商中兴名主武丁,年轻的时候,曾就学于一位叫做甘盘的学者。后来继位,便礼聘甘盘为相。这位被后世推崇为贤相的甘盘,根据历来学者的考证,便是甘氏的始祖。像《姓纂》 、《姓谱》等书就异口同声地指出:“甘,武丁臣甘盘之后”。而甘盘之得姓,则夏有甘国是以国为姓的。可见甘姓人的源远流长。<p style="text-indent:2em;">不过,甘氏家族的组成,实际上不仅此一支,到了2100多年前周武王伐殷而有天下之时,姬姓的庞大家族之中,也有子孙由于被封为甘伯而改姓甘的。 《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所记载的:“周武王同姓,于畿内为诸侯,因氏焉,甘伯恒公是也,秦有甘茂、甘罗”,即为明证。 这一支源自姬姓的甘氏,最初的发祥之地是在周天子的王畿之内。当时所谓的王畿,是指现在以陕西长安为中心的四周之地。根据考证,现在陕西省鄠县的西南,当时就是以甘为名,因此,陕西鄠县一带,一向就认为是甘氏的发源地,跟每一个甘姓人的关系,都极为深长。到了列强争霸,周天子有名无实的战国时期,已经是属于秦国的领域。当时,甘氏的先人也大多是秦国人。长久以来,大家都耳熟能详的甘罗拜相的故事,便发生于秦国。<p style="text-indent:2em;">根据正史的记载,甘罗不但确有其人,而且确有拜相其事。他出身于当时秦国的名门,是秦武王左相甘茂的孙子,年12事秦相吕不韦,为秦国使于赵国,赵王不但躬亲郊迎,而且在甘罗的伶牙俐齿之下,心甘情愿地割五城以事秦。结果,未费一兵一卒而净得五城。甘罗回到秦国之后,就被高拜为上卿,为后世留下了一段充满传奇的故事。 ==甘盘和傅说== <p style="text-indent:2em;">甘盘和傅说,是商朝高宗武丁时有名的两位贤臣。甘盘是一位隐士,傅说则还是犯了“胥靡”劳役刑的囚犯,绝对草根。之所以成就了这两位传世的贤臣,就不得不提武丁这位中兴商朝的名君。<p style="text-indent:2em;">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帝武丁即位,思复兴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决定于冢宰,以观国风。武丁夜梦得圣人,名曰说。以梦所见视群臣百吏,皆非也。于是乃使百工营求之野,得说于傅险中。是时说为胥靡,筑于傅岩中。见于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这件事在《墨子》、《国语》、《吕氏春秋》、《帝王世纪》、《尚书》等书中均有记载,内容也大同小异。武丁年少时,其父小乙让他在民间生活,颇知民间疾苦。他从民间选一位出身低微,但能帮助他成就大业的人,破格提拔,任以为相,「使之接天下之政而治天下之民」,这在当时是有很大阻力的。后来,武丁即位商王,守孝三年不言时,还费尽心机编排演出了一场“上帝授圣人于民间”的梦境喜剧戏弄众贵族和奴隶主,使傅说这名阶下囚顺利升任丞相一职。傅说不负武丁之望,为相后治国有方,使「殷国大治」。在傅说的辅佐下,商王朝出现了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天下太平的兴盛局面。考古资料也说明武丁在位的五十九年间,是商朝最繁盛的时期。 ==武丁十臣之一== <p style="text-indent:2em;">甘盘是武丁时期的十位事迹较多的大臣之一。关于武丁的臣子,在史书里记载的只有甘盘和傅说两个人,但是甘盘见于卜辞,称作“师般”,傅说则不见于卜辞。卜辞中没有“大臣”这个词,只有“小臣”,这个“小臣”就相当于后来的大臣,地位相当高,比如商汤的相伊尹,官职是保衡,也被称为“小臣”。<p style="text-indent:2em;">卜辞中的师般就是文献记载中的武丁的老师和卿士甘盘,目前已经是学界的共识。 《书·说明下》里记载武丁自己说“台小子旧学于甘盘”, 《君?#93;》里载周公说“在武丁时,则有若甘盘”,把甘盘作为殷六贤臣之一,今本《竹书纪年》里说武丁元年“命卿士甘盘”。<p style="text-indent:2em;">卜辞中有“师般”(“师”字卜辞中仅有“师”的左边的部分),郭沫若说:“师般乃人名,它辞习见。”陈梦家说:“武丁卜辞的师般乃武丁当时之人,董作宾以为即甘盘,是很可能的。”古籍中“般”和“盘”是经常通假的,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君?#93;》中说“有若甘盘”, 《史记·燕世家》中就作“有若甘般”,可见甘盘古书也写作甘般。卜辞中有甘地,武丁时期的卜辞中有“王往于甘”、“王往出于甘”的记录,这个甘很可能就是师般的封地,所以师般也叫甘般或甘盘。<p style="text-indent:2em;">“师”和“帅”古为一字,本来是指包在头上的佩巾,甲骨文和金文的“师”都是佩巾的象形,因为佩巾是包在头上的,居于人体最上方,所以才有头领、帅领之意,卜辞中所说的“某师”就是某人率领的军队,故后来又用为军队的建制。所以“师”本来是一种武职,就是军队的统帅,而不是老师的意思。 ==卜辞== <p style="text-indent:2em;">武丁时期的卜辞中有“贞:今般死”(《佚》525)的记载,是占卜师般死不死的事情,但是师般好像没有死,因为直到武乙、文丁时期(第四期卜辞)还有卜辞记录说“令师般眔(曁)蟌”的记载,可见师般到了武乙、文丁时期师般还活着。不过这个师般和蟌很疑心不是武丁时期的师般和蟌,因为师般是武丁的老师,他的年龄要比武丁大许多,武丁在位59年,活了100岁,师般如果活到武乙、文丁时期的话,得将近200岁了,从年龄上来看不合理。 在卜辞中称“师”人不多,卜辞中只有两个人称“师”,一个是师般,一个是师贮,两个人都是武丁时期的人,不过在武丁时期的卜辞中贮不称“师”,卜辞里说“令贮比侯告”,只称“贮”,在廪辛、康丁时期的卜辞中始称“师贮”,卜辞记载他向大商进贡赤马。<p style="text-indent:2em;">师般( 甘盘 ),是唯一一个既见于卜辞又见于文献记载的武丁大臣。
14,09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