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項羽

增加 52,402 位元組, 5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東亞男性歷史人物 |名稱 =项籍 |身份 =中国君主 |國家 =楚→秦→楚→西楚 |時代 = |主君 = |屆數 = |最高職務 =西楚霸王(伯王…”
{{東亞男性歷史人物
|名稱 =项籍
|身份 =中国君主
|國家 =楚→秦→楚→西楚
|時代 =
|主君 =
|屆數 =
|最高職務 =西楚霸王(伯王)
|圖片名稱 =Feast at Hong Gate.jpg
|圖片大小 = 250px
|圖片說明 =[[鴻門宴]]圖,西漢壁畫,現存洛陽古墓博物館。左上第二人紫衣昂首持杯者即為項羽。
|氏 =项
|姓 =
|名 =籍
|姓名 = 项籍
|字 =羽
|號=
|名乘 =<!--琉球士族用-->
|官職 =
|封爵 =
|封號 =
|位階 =
|御稱號 =<!--日本皇族之稱號-->
|宮號1 =<!--日本皇族之宮號-->
|宮號2 =<!--朝鮮王族之宮號-->
|封地 =
|神號 =
|尊號 =伯王、霸王
|族裔 =
|旗籍 =<!--清朝旗人專用-->
|氏族 =项
|籍貫 =
|本貫 =
|祖籍 =
|本籍 =
|出身地 =
|府邸 =
|世系 =
|初名 =
|乳名 =<!--日本、朝鮮、琉球以外人物用-->
|幼名 =<!--日本人用-->
|兒名 =<!--朝鮮人用-->
|童名 =<!--琉球人用-->
|小字 =
|別名 =
|法號 =
|院號 =
|其他名號 =
|出生日期 =前232年
|出生地點 =[[楚國]]下相
|婚年 =
|逝世日期 =前202年 (31岁)
|逝世地點 =[[楚國]][[乌江镇 (和县)|烏江]]
|諡號 =
|墓葬 = [[西楚霸王墓]]
|祠廟 =
|父親 =不詳
|嫡母 =
|母親 =不詳
|繼父=
|繼母=
|元配 =
|正室 =
|妻 =
|繼室 =
|平妻 =
|側室 =[[虞姬]]
|元配之父 =
|元配之嫡母 =
|元配之母 =
|正室之父 =
|正室之嫡母 =
|正室之母 =
|妻之父 =
|妻之嫡母 =
|妻之母 =
|繼室之父 =
|繼室之嫡母 =
|繼室之母 =
|平妻之父 =
|平妻之嫡母 =
|平妻之母 =
|兄弟 =
|姊妹 =
|嫡兄弟 =
|嫡姊妹 =
|庶兄弟 =
|庶姊妹 =
|同胞兄弟 =
|同胞姊妹 =
|異母兄弟 =
|異母姊妹 =
|異父兄弟 =
|異父姊妹 =
|繼兄弟 =
|繼姊妹 =
|子 =
|女 =
|嫡子 =
|嫡女 =
|庶子 =
|庶女 =
|養子 =
|養女 =
|繼子 =
|繼女 =
|其他親屬 =祖父:[[项燕]]<br>叔父:武信君[[项梁]]、射陽侯[[項伯]]<br>堂弟:[[项庄]]、[[劉猷]]
|出身 = <!---此处指科举出身--->
|功名 =
|注釋 =
}}
{{Infobox Chinese
| pic = Xiang-Yu-Opera-Mask.png
| picsize = 180px
| piccap = 京剧的假面
| t = 項羽
| s = 项羽
| w = Hsiang<sup>4</sup> Yü<sup>3</sup>
| bpmf = ㄒㄧㄤˋ ㄩˇ
| kanji = 項羽
| hiragana = こうう
| revhep = Kōu
| kunrei = Kôu
| p = Xiàng Yǔ
| hanja = 項羽
| hangul = 항우
| rr = hang u
| mr = hang u
| tha = ฌ้อปาอ๋อง
| vie = Hạng Vũ
| j = Hong6 Jyu5
| gan =
| poj =
| h =
| wuu =
}}
'''項羽'''({{bd|前232年||前202年<ref>《史记》《年表第四》中有记载,西楚四年十二月,诛籍。</ref>|catIdx=X项}}),名'''籍''',[[表字|字]]'''羽''',[[以字行]],[[楚国]]下相(今[[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人,[[秦未民變|秦朝末年]][[西楚]]軍事家,政治家。

[[楚国]]名將[[項燕]]之孫,七歲後隨叔父[[項梁]]遷[[苏州|吳中]],[[秦末民变]]期间在[[会稽郡]][[治所]][[吴县]](今[[江苏]][[苏州]])起兵反秦<ref name="kaozheng1">[http://www.sqzx.gov.cn/html/wscl/710.html 项羽故里考辨]</ref>,被[[楚後懷王]]封為[[魯國 (漢朝)|魯公]]。[[前207年]][[鉅鹿之戰]]中,項羽統率楚軍五萬大破秦軍五十萬,決定秦朝覆亡之勢,[[秦三世]]自降為「秦王」,不再稱「皇帝」。項羽起兵三年,即率領[[山東六國]]諸侯滅秦,分封天下,政由羽出,自封「'''西楚霸王'''」,統治[[黃河]]及[[長江]]下游的[[梁國 (漢朝)|梁]][[西楚|楚]]九郡,年僅二十五歲。

[[前206年]],漢王[[劉邦]]從漢中出兵進攻項羽,展開了歷時四年的[[楚漢戰爭]],期間項羽雖然屢屢大破劉邦,但項羽始終無法有固定的後方補給,糧草殆盡,又未能重用[[范增]]、[[韓信]]、[[陳平 (漢朝)|陳平]],最後反被劉邦所滅。[[前202年]],項羽在[[垓下之战]]為劉邦指揮諸侯六十萬聯軍所敗,突圍至[[乌江县|烏江]]後,<!--時江東已降劉邦-->[[自刎]]而死。

項羽被譽為[[中國历史]]最为勇猛的将领<ref>{{cite web|url=http://book.people.com.cn/GB/69839/217128/217129/15976705.html|title=红军何以绝地突围?毛泽东"死里求生"现辉煌|author=王建利|publisher=人民网|date=2011-10-21|accessdate=2013-03-24|quote=中华数千年历史上最为勇猛的将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一代天骄——楚霸王项羽,在推翻暴秦的农民起义风暴当中,一马当先,身经百战,勇武古今无双,屡破秦军主力,立下盖世功勋,无人可敌,而一旦处于四面楚歌的境地,也陡然心灰意冷,斗志消沉,徒叹奈何……}}</ref>,史學家稱“羽之神勇,千古无二”<ref>(清)[[李晚芳]],《读史管见》:“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太史公以神勇之笔,写神勇之人,亦千古无二,迄今正襟读之,犹觉暗哑叱咤之雄,纵横驰骋于数页之间”。</ref><ref>[[王立群]],《百家讲坛·汉代风云人物·项羽·四面楚歌》:“项羽从二十四岁起兵,历时八年征战,在战场上纵横驰骋,从无敌手”。</ref>,亦認為「[[霸王]]」一词专指项羽<ref>{{cite news|url=http://paper.dzwww.com/shrb/content/20130207/PageT27NU.htm|title=前有楚汉双雄后有学界翘楚|work=《生活日报》|date=2013-02-07|page=T27|quote=项籍(公元前232年),字羽,通常被称作项羽,中国古代著名将领及政治人物,秦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人。他是中华数千年历史上最为勇猛的将领、东方的亚历山大大帝。 “霸王”一词,专指项羽。}}</ref>。

== 經歷 ==
=== 出身 ===

項羽是[[项燕]]的孫子,歷代習武,項氏多人也是楚國將領。项羽本人据载是[[重瞳]]<ref name="sj007">《[[s:史記三家註/卷007|史記·項羽本紀]]》</ref>,身长八[[尺 (單位)|尺]],力能扛鼎,才气过人。項羽少年時[[讀書]]輟學,學[[劍術]]也中途而廢。其叔父[[項梁]]因此不滿,項羽回答:「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於是項梁不教他讀書與[[劍術]],改教他[[兵法]],但項羽略知大意以後,便不肯全部學完。後來項梁因故殺人,躲避仇家,攜項羽逃亡到[[苏州|吳中]](今[[苏州]])<ref name="kaozheng2">[http://news.xinhuanet.com/st/2005-06/27/content_3140450_2.htm 鲁迅故里项羽"留字藏宝" 深山发现神秘字符续]</ref>定居。

前223年,王翦率60萬大軍攻楚,項燕被殺,楚亡。

秦始皇帝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遊[[会稽郡]]渡钱塘江時,時年22歲的項羽跟項梁一起旁觀皇帝出巡,項羽說:「彼可取而代也」(他是可取而代)<ref name="sj007"/>,嚇得項梁急掩其口,但從此對項羽另眼相看。該處一说名掩浦,一名項浦<ref>據[[南宋]]《[[嘉泰吳興志]]》卷五</ref>,位於湖州府城東北十六里弁山東,兩名皆與此典故有關<ref>據[[顧長生]]《三吳土地記》、清雍正《浙江通志》卷十二《山川》引《名勝志》</ref>。

=== 起兵反秦 (前209-前207)===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陳勝]]、[[吳廣]]在[[大澤起義]],開始反秦。到了九月,[[會稽郡]]([[治所]][[吳縣]],今[[江蘇]][[蘇州]])[[郡守|假守]][[殷通]](代理太守)欲先發制人發兵反秦,於是找[[項梁]]商議。但項梁卻命項羽趁機謀殺了殷通,史書記載當時項羽在殷通府中拔劍斬其頭及擊殺門下近百人。項梁在吴中自行舉兵起義反秦,不久便[[募兵|招募]]了精兵八千人,俗謂「八千[[江東]]子弟」。

項梁自封為[[會稽]]郡守,項羽則任裨將,率領八千子弟,渡[[長江]],得到一些反秦軍隊歸附,兵力增至六、七萬人,進駐[[下邳]],並消滅了自立為楚王的[[景駒]]勢力。[[范增]]進言楚地流行「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之說,建議項梁立故楚後人為王,項梁採納,在民間找到[[楚懷王]]嫡孫[[熊心]],立他為楚王,仍號“楚懷王”,即[[楚後懷王]],以爭取楚地民心<ref name="sj007"/>。

=== 鉅鹿之戰 (前207)===
{{main|鉅鹿之戰}}
項梁[[北伐]]秦兵,前208年九月在[[定陶之战 (秦末)|定陶之戰]]中遇秦兵主力[[章邯]],陣亡。章邯其後率軍攻[[趙國]],大敗趙軍,趙王[[趙歇]]退至[[鉅鹿]]。[[楚後懷王]][[遷都]]至[[彭城郡|彭城]],封項羽为长安侯,鲁為其[[食邑]],故项羽又称[[魯]]公。懷王與諸將約定,「先入定關中者王之」,即先攻破關中者為關中王。<ref name="sj007"/>項羽希望懷王命他攻關中,但懷王不聽,而命劉邦攻關中,命[[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率兵往鉅鹿救趙。

宋義軍到達安陽後停止前進,在當地停留了四十六日。前208年十一月,項羽建議進兵,但宋義不接納,項羽便矯詔殺了宋義,楚軍諸將擁立羽為假(代理)上將軍。項羽派桓楚稟報懷王,懷王被迫任命項羽為上將軍。

項羽進兵[[鉅鹿]](今河北[[平乡县]]西南)。秦軍兵力有王離軍二十萬與駐守糧道的章邯軍二十萬,楚軍只有五萬,兵力遠遠少於秦軍。仔細考察形勢後,項羽決定先派英布、蒲將軍率兩萬楚軍渡漳河,襲擊秦軍糧道,令王離軍乏食,並使章邯軍疲於奔命,而能對王離軍各個擊破。項羽隨後率其餘4萬楚軍渡河,命令部下在渡河後砸碎釜鍋與鑿沉舟船(後世稱之為「[[破釜沉舟]]」,意謂豁出一切),全軍僅攜帶三日乾糧,餘者焚之,表明自絕退路,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若不得勝便有死無生。

最後項羽九戰九勝,楚軍無不以一當十,大破秦軍四十萬。當時帶領援兵的諸侯僅作觀戰(即成語「[[作壁上觀]]」),待章邯引兵退卻時,諸侯軍乃敢進攻王離、涉間,項羽[[辕门]]召見時,諸侯全部'''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項羽成為「諸侯上將軍」,為各路諸侯軍隊的統帥<ref>[[司馬遷]]《[[s:史記三家註/卷007|史記·項羽本紀]]》與《[[s:史記三家註/卷089|史記·張耳陳餘列傳]]》关于诸侯军又有另一种说法:“项羽兵数绝章邯甬道,王离军乏食,项羽悉引兵渡河,遂破章邯。章邯引兵解,诸侯军乃敢击围巨鹿秦军,遂虏王离。涉间自杀。”按《张耳陈余列传》所叙述,则诸侯军仅仅在项羽与章邯的甬道护军作战时作壁上观,待项羽进攻王离时,诸侯军则参与了围攻,俘王离、迫使涉间自杀,是楚军和诸侯军的共同战果。,北宋[[司馬光]]在《[[s:資治通鑒_(胡三省音注)/卷008|資治通鑑]]》中,綜合了《項羽本紀》和《張耳陳餘列傳》,詳見[[鉅鹿之戰#作壁上觀]]。</ref>。前207年六月,秦將章邯率所部向項羽投降。

=== 進入關中 (前206)===
鉅鹿之战後,項羽繼續向[[關中]]進軍,前207十一月,項羽擔心秦降兵生變,於是命楚軍在一夜間在新安城南(今河南省三門峽市[[義馬市]]二十里鋪村一帶)坑殺掉降兵二十餘萬人。但劉邦前207十月已經搶先佔領秦都[[咸陽]],並派軍在[[函谷關]]阻止楚軍入關,楚軍以[[英布]]為先鋒乃破關直入。劉邦大懼,乃退出咸陽,紮營[[灞上]]。劉邦的部下左司馬[[曹無傷]]派人向項羽說「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項羽大怒。當時項羽統率四十萬軍隊,而劉邦只得十萬人。<ref name="sj007"/>范增遊說項羽鏟除[[劉邦]],項羽在[[鴻門]](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新豐鎮]]鴻門堡村)宴請劉邦,范增於席間命[[項莊]]借表演劍術為名,意欲[[刺殺]]劉邦,後世稱此為「'''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但[[項伯]]起身保護劉邦,又加上[[張良]]命[[樊噲]]衝進來遊說項羽,項羽起了婦人之仁,使劉邦平安地離去,後世稱此宴為「[[鴻門宴]]」。前206年,項羽進入咸陽後,殺秦降王子嬰,焚[[咸陽宮|咸陽秦宫室]],大火維持三個月,他經過的地方「無不一片废墟」,關中人民對他大為失望。

=== 分封天下 (前206)===
{{main|項羽十八諸侯}}
這時韓生勸說項羽留駐關中,可成就霸業。項羽沒有留在關中的打算,当时[[咸阳城|秦宫]]皆以烧而残破,又思东归,他說:「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此为成語'''衣錦還鄉'''和'''錦衣夜行'''的由來。韓生则因為項羽不留關中,批評項羽:「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項羽聽說後烹殺了他。<ref name="sj007"/>

之後項王使人致命懷王,請示如何分封領地。懷王曰:「如約。」即先入關中的劉邦為關中王。項羽不服,乃尊懷王為[[楚義帝]],欲自己稱王,並分封各路將相:「天下初發難時,假立諸侯後以伐秦。然身被堅執銳首事,暴露於野三年,滅秦定天下者,皆將相諸君與籍之力也。義帝雖無功,故當分其地而王之。」(天下初發難時,我們暫立六國諸侯後代(即懷王)為王伐秦。然而親身披甲執銳起義,戰場奮戰三年,滅秦定天下的,是各位和我的力量啊。不過,義帝雖無功,我們還是分地讓他稱王。)諸將皆曰:「善。」

之後,自立為“西楚霸王”,統治梁楚九郡,定都彭城。他把華夏大地分封給各路反秦將領,故秦[[關中]]之地,封給[[章邯]]、[[司馬欣]]、[[董翳]]三位秦朝降將,將劉邦封到[[漢中郡]]、[[巴郡]]、[[蜀郡]]、[[武都郡]]、[[广汉郡]]當汉王。也大概在此時,為項羽帳下執戟郎的[[韓信]]因不受重用而棄楚投漢,日後成為楚漢戰爭中極關鍵的人物。

不久項羽把義帝[[流放]]至[[長沙国]]郴縣,暗命[[英布]]在半途殺死他。同年齊[[相國]][[田榮]]起兵自立為齊王,又派兵支援[[陳餘]]擊敗常山王[[張耳 (漢朝)|張耳]],陳餘復立代王趙歇為趙王。

=== 楚漢相持 (前206-前204)===
{{main|楚漢戰爭}}
[[前206年]]8月,漢王劉邦趁項羽討伐齊地[[田榮]]時,反叛出兵攻擊三秦(即關中),擊潰楚軍,[[司马欣]]、[[董翳]]降漢,章邯被圍困於廢丘,漢軍取得關中。此時[[韓王信]]攻韓地,再下十餘城,11月,韓王信受封韓王。漢軍取得關中與韓地,站穩腳跟,準備東進。

{{main|彭城之戰}}
[[前205年]]4月,漢軍準備萬全,劉邦以項羽殺害[[楚義帝]]為名,聯合五國[[諸侯]],兵分兩路,共五十六萬大軍进攻[[楚國]],佔領[[彭城]],漢軍盡收貨寶美人,夜夜笙歌。項羽闻讯,命部屬留守齊地,親率三萬精兵南下。項羽所在的齊地位於彭城北方,項羽仔細考察形勢後,決定繞到彭城西邊,也就是從劉邦攻入彭城,防禦最薄弱的方向從背後予以奇襲。项羽行軍電光石火,先擊敗鲁县的[[樊哙]],[[吕泽]]不及回防。項羽在早晨向彭城劉邦的數十萬漢軍發動進攻,至中午大破漢軍,將漢軍壓迫於谷、泗水地區,[[韓信]]等各路漢軍潰敗,被殲十餘萬人。楚軍收復彭城,又緊追不捨至[[睢水]]上(今安徽淮北市西),漢軍被逼入河中,[[溺斃]]十餘萬人,「睢水為之不流」。此時楚軍已經包圍劉邦三層,然而突然大風西北而起,飛沙走石,天昏地暗,楚軍大亂,劉邦趁機與數十騎逃走。太公呂后為楚軍所獲。此戰項羽以楚軍三萬擊潰漢軍五十六萬,為中國歷史上之名戰役。此一大敗讓漢軍元氣大傷,盡失原本佔領關中與韓地的優勢,退守滎陽。

{{main|京索之戰}}
敗逃的刘邦让缯贺擊楚,阻止了楚军進攻。<ref>将军击楚,追骑以故不得进《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汉王顾谓贺:“子留彭城,用执圭东击羽,急绝其近壁。”侯,千四百户</ref>。刘邦还派曹参平定了程处在燕县的叛乱,楚柱天侯在衍氏的叛乱,樊哙在彭城之战前失了鲁地,战后再次取得鲁、梁一带之地,最后灌婴、靳歙、曹参、樊哙在“军于荥阳”,即在荥阳会合。随后引水灌废丘,废丘降,章邯自杀,消灭了章邯。接着刘邦稍收士卒,再加上萧何亦发关中老弱,都到荥阳助軍,劉邦又以担任过秦朝骑士的李必、骆甲两人训练骑兵。之後在京索打败追擊的项羽,汉二年五月刘邦西收兵与吕泽在下邑会合。劉邦派人去沛县找到了彭城之戰失散的刘盈和鲁元公主。京索之戰,漢軍穩住陣腳,楚軍也無力突破漢軍防線進攻關中。雙方從來開始在滎、成一帶拉鉅,戰爭進入相持階段。

{{main|滎陽之戰}}
前204年,刘邦为解除荥阳相持的僵局,命令靳歙击断楚军从荥阳至襄邑的粮道,命令[[灌婴]]击断了楚军从[[阳武]]至[[襄邑]]的粮道,离开荥阳,攻打楚国后方的二号大本营:[[鲁城]],并留下御史大夫[[周苛]]、[[魏王豹]]、[[枞公]]等人守荥阳,刘邦指挥的汉军正在攻打鲁城[[項冠]]。周苛認為[[魏王豹]]會投降項羽,殺了魏王豹,隨即项羽攻破了荥阳,烹殺了[[周苛]],项羽再破成皋,至巩县,直逼洛阳,刘邦完全平定魯城,得知荥阳与成皋已失,项羽逼近洛阳,于是命令[[靳歙]]、[[丁复]]等单独攻打楚国后方,丁复在彭城打败龙且,刘邦与灌婴回洛阳抵挡项羽,把项羽阻挡在巩县不能西进,项羽猛攻[[洛阳]]与[[敖仓]],刘邦命令灌婴去邯郸调韩信军回敖仓坚守,任命[[灌婴]]接任御史大夫之职,派[[郦食其]]说降齐国。

刘邦在拖住项羽同时,另派数路汉军分掠楚地,从后方包抄项羽,[[韩信]]、[[曹参]]、[[灌婴]]、[[呂澤]]軍團等漢軍精銳在[[潍水之戰]]全歼了楚国[[大司马]][[龙且]]率领的援齐楚军,平定齐国。[[彭越]]、[[刘贾]]在楚军后方往来,断绝楚军粮食補給,而[[英布]]在楚国后方九江攻城略地,刘贾、卢绾也配合英布作战。靳歙深入楚军后方,平定楚国大片领土,东至平定缯、郯、下邳,南至蕲、竹邑,击败[[项悍]]於济阳,从后方包围项羽。灌婴在淮北大破楚军最后一支主力[[项声]]军团,攻下西楚都城彭城。對楚军实现了战略包围,使项羽的处境更趋困难,楚军粮食缺乏,既不能进,又不能退,完全陷入了困境。

=== 兵敗陳垓 (前203-前202)===
前203年,汉军士气大盛,粮草充足,项王士卒疲惫,粮食告绝。項羽早先在彭城之戰擄獲劉邦之父[[刘太公]]、劉邦之妻[[呂雉]],此時项羽以[[刘太公]]為人質要挟刘邦,但劉邦不理會。「我和你一起接受[[楚後懷王]]的命令,[[結拜]]為兄弟,我父親就是你父親;你一定要煮你父親來喫,也請分我一杯羹!」項羽大怒,原想殺了劉太公,但因[[項伯]]的勸阻而作罷。後來兩方签订鴻溝和約,項羽也釋放劉邦家人,率军撤退。[[中國象棋]]棋盤上的「楚河漢界」,就是後人為了紀念此事而命名的。

不久劉邦從[[張良]]建議,撕毀和約追擊楚軍。刘邦趁项羽退军之际率领汉军发起追歼,在阳夏大破項羽率領的楚军,俘虏楚国大将周将军。刘邦到[[固陵]]后,命令刘贾渡[[淮河]],攻下[[寿春]],派人策反楚国大司马[[周殷]],攻占[[城父]],並与灌婴、靳歙约定好,在[[陈县]]夹击项羽,断截项羽逃回[[会稽]]的归路,汉将宣曲侯丁义率领骑兵和汾阳侯靳强率汉军为先锋,攻固陵楚军,便击破了楚大将[[钟离眜]]的部队,项羽得知灌婴、靳歙等率领汉军东来后,为防自己被包围,集結著剩餘主力南退守至陈下。

{{main|陳下之戰}}
[[前202年]]。这时候,楚军东面丧失了[[龙且]]军团、[[项声]]军团,西面丧失了[[曹咎]]军团,南边大司马[[周殷]]也已叛楚率领军团投降,汉将刘贾堵截项羽难逃之路,西楚主力基本损失殆尽。楚军的粮草又被彭越截断,人无粮、马无草,危机重重。

刘邦面对大好形势,毫不手软,率领汉军就主动出击对陈县的项羽军發起追擊殲滅戰。陈下之战项羽大败,退逃东南,西楚陈公利几投向汉军,陈县归于汉军。项羽楚军主力受到重创被迫东撤到垓下,随后在垓下遭到漢軍[[诸侯]]包围。

{{main|垓下之戰}}
項羽陳下大败後,陈公利几向汉方投降,汉军大胜,项羽继续逃跑,欲前往会稽,刘贾、周殷、英布攻下城父堵截项羽,项羽逃到垓下,刘邦与刘贾、周殷、英布会合。韩信看到项羽大势已去,也前往垓下与刘邦会合。彭越也来垓下与刘邦会合。

韓信、彭越、英布等會合劉邦後,漢軍參戰兵力已超過六十萬人,在垓下將向江南撤退的十萬楚軍層層包圍,此險惡形勢即為後人所稱「十面埋伏」。劉邦以韓信親率三十萬人為前軍,孔將軍([[孔聚]])在左翼,費將軍([[陳賀]])在右翼,劉邦坐鎮居中軍在後,絳侯([[周勃]])、柴將軍([[柴武]])做為預備隊在劉邦軍後待命。彭越、英布等在楚军后方,韓信親率前軍發動攻勢,初戰進攻受挫後退,在楚軍追擊時,劉邦讓孔、費兩翼左右包抄夾擊楚軍,同時韓信率領前軍翻身再戰,以及[[彭越]]、[[英布]]、[[刘贾]]、[[周殷]]等诸侯从各处围攻楚军,楚軍在三面夾擊中被擊敗。項羽被迫退回垓下城。

=== 烏江自刎(前202)===
{{see also|西楚霸王墓}}
{| class="toccolours" style="float: right; width: 21em; margin: 0 0 1em 1em; font-size: 100%; clear:right;" cellspacing="5"
|-
!{{VH3| 垓下歌}}
{{Vtext|}}
{{Vtext| ''' 项羽'''}}
{{Vtext|}}
{{VtextStart}} 力拔山兮氣蓋世{{VtextEnd}}
{{Vtext|}}
{{VtextStart}} 時不利兮騅不逝{{VtextEnd}}
{{Vtext|}}
{{VtextStart}} 騅不逝兮可奈何{{VtextEnd}}
{{Vtext|}}
{{VtextStart}} 虞兮虞兮奈若何{{VtextEnd}}
|}
[[File:西楚霸王墓 00.jpg|thumb|西楚霸王头葬地]]
[[垓下之戰]]敗後,楚軍被包圍在垓下城。是夜,漢軍又以士兵以[[楚语|楚地方言]]唱歌,让楚军误以为漢軍已渡江佔領了他们的家乡,楚國已亡。这“[[四面楚歌]]”心理战术,使项羽军士氣崩潰。項羽和他愛人[[虞姬]]在此際唱出了著名的《[[垓下歌]]》,唱了一遍又一遍。項羽淚水流了下來,左右部將也泣不成聲,莫能仰視。项羽率剩餘精锐骑兵突围。

項羽率八百餘人突圍,漢將[[灌嬰]]帶五千[[騎兵]]緊追不捨。渡過淮水以後,項羽的騎兵只剩下百人。項羽在[[陰陵]]迷路,向路邊的農夫問路,農夫謊報路徑,使項羽軍迷失在大澤當中,被漢軍追至,項羽引兵往東。

項羽到達東城時,只剩二十八騎,漢軍騎兵追擊的有數千人。項羽自度不得脫身。跟部將說:「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今日固決死,願為諸君快戰,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之罪也!」語畢,將二十八騎分為四隊四向。此時數千漢軍已重重包圍上來。項羽跟部將說:「吾為公取彼一將。」命令部將從四面分頭下山,約定在山東面三處會合。接著,項羽大吼著從山上殺下,漢軍望風披靡,如入無人之境,當場斬殺漢軍一將。當時,赤泉侯[[楊喜]]為騎將,追殺項羽(楊喜曾孫即為此史料作者[[司馬遷]]之女婿,[[漢昭帝]][[丞相]][[楊敞]]。楊家即因此戰世代封侯。[[曹操]]主簿[[楊修]],隋文帝[[楊堅]]皆為其後人),項羽沒出手,只回頭瞪眼暴喝一聲,赤泉侯即人馬俱驚,向後逃跑了好幾里遠。下山後,項羽與其騎會為三處。漢軍不知項羽所在,乃分軍為三,再包圍上來。項羽衝上前,再斬殺漢一都尉,又殺數十百人,再聚集部隊,只損失了兩名騎兵。項羽問部將:「何如?」部將皆拜服嘆曰:「如大王言。」

項羽原準備東渡烏江,回到故土[[江東]]。烏江亭長準備船給項羽,說:「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願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項羽哈哈一笑:「天之亡我,我何渡為(為何渡)!且籍(項羽)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縱使他們不說,籍難道不愧於心?)」語畢,再跟亭長說:「吾知公(您)長者。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將愛馬烏騅託付給亭長後,項羽與騎兵下馬步行,持短兵與追上的漢軍接戰。獨項羽一人就殺死漢軍數百人。項羽亦身受十餘處傷。此時項羽看見從小一起長大的玩伴[[呂馬童]]也在漢軍中,說:「若非吾故人乎?」呂馬童不敢直視,轉頭背對項羽,跟另外一位軍官[[王翳]]說:「此項王也。」項羽說:「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食邑|邑]]萬戶,吾為若德(我送禮給你)。」於是自刎而死。王翳搶到項羽的頭,其他追兵為搶奪項羽屍體,光自相殘殺就殺死了數十人。最後,郎中騎楊喜,騎司馬呂馬童,郎中呂勝、楊武各得一塊屍體。五人將屍體拼湊起來,確實是項羽。劉邦故將屬地分封為五:封呂馬童為中水侯,封王翳為杜衍侯,封楊喜為赤泉侯,封楊武為吳防侯,封呂勝為涅陽侯。

因項羽曾封魯[[公爵|公]],故魯地(今山東[[曲阜]]一帶)不肯降漢,直到漢軍出示了項羽[[首級]],並答允禮葬項羽才肯投降。之後,漢王劉邦在[[穀城|-{穀}-城]](今[[山東省]][[东平县]][[旧县乡 (东平县)|旧县乡]])以魯公禮安葬項羽,並親為發哀,哭之而去。

== 部下 ==
*[[項伯]],[[項籍]]的叔父,刘邦称帝赐姓刘,改名为刘缠,封射阳侯。公元前192年去世,其嗣子有罪,不得继承其爵位,国除。射阳位于今江苏宝应射阳湖镇一带。
*[[項莊]],項籍堂弟,在鴻門宴舞劍而出名。
*[[劉猷]],项籍堂弟,項伯之子,刘邦称帝赐姓刘,改名为刘猷。項伯死後,他有罪,不得继承其爵位,国除。
*[[項聲]],九江王英布为汉,与龙且将楚军破九江,尽有九江。楚汉战争末斯,汉将灌婴攻楚略地至淮,进至广陵。项羽令项声率军复定淮北。及灌婴回师复渡淮,大破其军于下邳。
*[[項它]],项羽败亡后归汉,赐姓刘,汉高祖七年(前200年)封平皋侯,孝惠五年(公元前190)年去世,谥炀侯,子共侯刘(项)远嗣。汉武帝元鼎五年,侯项胜坐酹金免。
*[[項悍]]
*[[項冠]],刘邦率领灌婴和靳歙破于鲁城,其所部下五楼烦将五人、连尹一人为灌婴军斩杀。
*[[项襄]],项氏亲,汉二年从起定陶,以大谒者击布,功,封桃侯。孝文帝十年去世,谥“安侯”,子哀侯舍嗣。景帝时哀侯舍历任太仆、御史大夫,[[周亚夫]]罢相,继任丞相,景帝后元年免。
*[[項嬰]],被項籍派往[[張耳]]當監察官,後被張耳所殺。
*[[范增]],項籍的幕謀軍師,項尊其為「亞父」,後來不受項羽信任而離開。
*[[龍且]],項籍麾下大將,[[潍水之战]]为呂澤陈武丁礼韩信聯軍所败,与留公逃至假密,为汉[[灌婴]]部下所斩。
*[[英布]],項籍麾下大將,被封為九江王,後來投靠[[劉邦]]。
*[[陳平]],本魏王咎的太仆,屡次劝谏魏王咎而不被采用,离去。项羽过来后投项羽,随项羽入关,赐爵平爵卿。楚汉战争开始,殷王反楚,陈平率军平定。不久,汉军再次进攻殷王,殷王再次降汉,项羽大怒,迁怒于当初平定殷王的人并要杀他们。陈平于离开项羽投奔劉邦。
*[[韓信]],項籍麾下[[執戟郎]],不被重用而投靠劉邦。
*[[鍾離昧]],項籍麾下大將,[[西楚]]滅亡後隱姓埋名逃回家鄉,後來投奔故交[[韓信]]以求庇護,但劉邦下死命大力通緝,自知無活路而自杀身亡,韩信持其頭顱在陈下獻給劉邦。
*[[季布]],項籍麾下大將,西楚滅亡後由[[夏侯嬰]]推薦仕漢。高后时期阻止朝中的主战派对匈奴用兵,被吕后采纳。汉文帝初任河东太守,河东郡时为天下第一大郡,汉长安东部屏障。
*蒲將軍
*[[桓楚]],故秦寿春令。秦时项梁犯法,及由他疏通关系找到司马欣释放项梁,故为项氏所亲信。
*[[周殷]],項籍信任的親信,任[[大司馬]],陳下之戰前倒戈於劉邦。
*[[呂馬童]],項籍的同鄉,後來投靠劉邦。
*[[叔孫通]],於[[彭城之戰]]後投靠劉邦。
*[[郑君]],项羽败,高祖令故项羽臣下名籍,郑君不从,见逐,孝文时去世。子[[郑当时]]武帝时任大司农。
*武涉,項籍麾下的論客,曾往[[韓信]]處勸降,事不成。
*[[丁公]],項籍麾下騎將,季布和季心的母弟,於[[彭城之戰]]放走劉邦,[[西漢]]時被劉邦斬首。
*利几,陈公,项羽败亡,降汉,封颖川侯。不久汉高祖六年秋,利幾於潁川反,劉邦乃率軍親征,利幾兵敗被殺
*萧公角,彭越反梁地,受田荣将军印。项羽派其征彭越,反为彭越打败;
*留公,姓名不详,与龙且共救齐,为韩信所败。
*[[薛公]],姓名不详,楚汉战争后期与项声共复定淮北,灌婴回师,战于下邳,为灌婴军所斩。
*[[薛公]],姓名不详。项羽败后投奔滕公夏侯婴。英布反,在刘邦亲征前为其分析形势,为刘邦所采纳。
*周兰,亚将,从龙且救齐,为灌婴所俘。灌婴占领彭城后进攻苦、谯,再次为灌婴所俘。
*李將軍,山阴人李左绩。鲁城守将,在项羽死后仍然坚持不降,刘邦派人把项羽首级送往谷城并為项羽发丧,李将军逐率军投降,后自刎殉主。<ref>“山阴人,尉李左绩,式项王,不冶,汉王御其首,绩自卸也
*虞子期,虞姬之哥
”——《武威杂堂》</ref>

== 后人 ==
[[唐玄宗]]年间右威卫左中侯[[项承晖]]墓志铭自称其为项羽后人,还提及其姐为贵妃。

== 歷史爭議 ==
由於《[[史記]]·項羽本紀》、《史記·高祖本紀》及《[[漢書]]·灌嬰傳》有提及項羽「身死東城」、「追殺項羽東城」等,有人認為項羽是在東城自刎而不是烏江<ref>[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07-08/23/content_6588814.htm 《专家称项羽并非自刎乌江 民间传说不可信(图)》]</ref><ref>日本人学者{{link-ja|佐竹靖彦|佐竹靖彦}}写在他的書『項羽』([[中央公論新社]]、2010.7)里也提及項羽死在[[陳國|陳]]下</ref>,但其觀點未有被廣泛接受。事实上,「東城自刎」、「乌江自刎」两种说法并没有矛盾,只是地方行政单位的级数不同,因为[[乌江亭]]属于[[东城县]]辖区,完整的说法是:项羽于[[九江郡]][[东城县]][[乌江亭]]自刎。
另外《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自立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西楚霸王」在《項羽本紀》中就出現過這麼一次,此後不再出現「霸王」,而是稱項羽為「項王」。項羽最後在東城被圍,自己說:「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余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最後,太史公稱贊說:「夫秦失其政,陳涉首難,豪傑蜂起,相與並爭,不可勝數。然羽非有尺寸,乘勢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

有意思的是《漢書·陳勝項籍傳》中,雖然幾乎是同樣的語言,卻沒有用「西楚霸王」,《漢書·陳勝項籍傳》:「羽自立為西楚伯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然羽非有尺寸,乘勢拔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兵滅秦,分裂天下而威海內,封立王侯,政繇羽出,號為『伯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霸」字變成了「伯」。

《史記考索·〈史記〉紀表書世家傳說例》记载:「項羽自為西楚霸王,霸者,『伯』之借字。伯,長也,猶言諸王之長也。羽既為諸侯長矣,故《本紀贊》曰:『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可見「西楚霸王」實為「西楚伯王」,意思就是諸侯之長。

== 文化影响 ==
[[File:BeijingOperaProduction.jpg|300px|thumb|京剧《霸王别姬》]]
项羽英勇善戰但下場悲慘,加之他与[[虞姬]]的爱情故事,符合大眾對悲劇英雄的觀感而受戲劇與創作歡迎。<ref>[[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ref><ref>[[李德裕]],《项王亭赋》序:“自湯武以幹戈創業,後之英雄,莫高項氏。感其伏劍此地,因作賦以吊之。”</ref><ref>[[龚相]],《项王亭赋并叙》:“想追骑云集,王以短兵接战,英勇不衰,谢亭长,顾吕马童之时,其视死生为何如?雄烈之气,凛凛而在,邑人庙祀,至于今不怠者,岂以王之亡秦兴汉之功大而得失自我,不为奸诈篡窃,真磊落大丈夫也哉?”</ref><ref>{{cite web|url=http://www.xzsz.gov.cn/news.aspx?id=1053|title=西楚遗迹美人巷|publisher=徐州史志|date=2010-12-29|accessdate=2013-03-24|quote=徐州人为表达虞美人对项羽爱情的忠贞,为项羽西楚王朝事业献身精神的赞誉,彰显后人对虞姬的敬悼和怀念,将虞姬住过的巷子称作美人巷。}}</ref><ref>{{cite web|url=http://njdfz.nje.cn/HTMLNEWS/1353/200971492410.htm|title=项羽与浦口的历史传说|publisher=南京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date=2009-07-14|accessdate=2013-03-24|quote=由这21个地名承载的相对独立又紧密关联的项羽与浦口的历史传说,在浦口地区妇孺皆知、广为流传,表达了世代浦口民众对项羽英雄人格的敬仰与推崇,以及“不以成败论英雄”宽仁的传统道德理念。}}</ref><ref>{{cite book|title=王立群读《史记》之项羽|author=[[王立群]]|publisher=重庆出版社|year=2008|ISBN=9787536693722|page=202|quote=在一个盛行“胜者王侯败者寇”的观念的国度里,竟然还有一个失败的项羽受到后人如此的礼赞,反复的评述。他让人叹息,让人感慨,让人伤感,让人敬佩。他的血性,他的柔情,让人挥之不去,咏之不足。他虽然像一颗流星,在历史的长河中一闪而过;但他却成了一个文化符号,被人们无数次地品评着。这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奇特的文化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之一是项羽的人格魅力。}}</ref>

中国传统[[戏曲]]中多有与项羽有关的内容,如近代[[京剧]]中有名剧[[霸王别姬 (京剧)|霸王别姬]]。

由於項羽在江邊自盡,世人感念,建廟奉祀,[[陳 (南朝)|陳朝]]時甚至尊封為[[帝]]。後人則尊為諸「[[水仙王]]」之一,希望項羽的英靈可以保佑漁民及水上運輸、貿易的安全。

== 評價 ==
《[[史記]]》作者[[司馬遷]]在書中批評項羽:“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但是,司马迁在史记中仍然把项羽的传记列为[[史记#本纪|本纪]],与历代中国最高统治者平级,是少數享此殊荣而无帝王(皇帝)頭銜的人物。

有學者認為是司馬遷怨恨晚年昏聵的漢武帝,所以故意把項羽這劉氏大敵地位提升,不然綜觀史記對項羽貶多於褒,不至於到本紀的高度,同時項羽為人好大喜功、極愛面子。《史記·項羽本紀》:「人或說項王曰:『關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可都以霸。』項王見秦宮室皆以燒殘破,又心懷思欲東歸,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說者曰:『人言楚人(暗指项羽)沐猴而冠耳,果然。』項王聞之,烹說者。」《史記·項羽本紀》記載了項羽对平民與降卒的六次大屠殺,全部都是戰勝之後駭人聽聞的屠杀與殺降:第一次襄城屠杀,坑殺全城平民;第二次城陽大屠殺,处决了此前幫助齐郡防禦的全城平民;第三次新安大屠殺,坑殺秦軍降卒二十萬;第四次咸陽大屠殺,殺戮關中平民無計,大燒大殺大劫掠大掘墓;第五次破齊大屠殺,坑殺[[田榮]]降卒數目不詳,大劫掠大燒殺,逼反[[復辟]]後的齊國;種種大規模暴行之外,項羽又恢復了戰國大煮活人的烹殺,後來又有殺[[楚懷王]]、殺秦王[[子嬰]]並秦诸公子、大掘秦始皇陵等,使大屠殺的酷烈惡風在秦末之亂中驟然暴長。

[[扬雄|揚雄]]在《[[法言]]》中批判:“或問:「楚敗垓下,方死,曰『天也!』諒乎?」曰:「漢屈群策,群策屈群力;楚敦群策而自屈其力。屈人者克,自屈者負。天曷故焉!」”<ref>{{Cite web|url=https://zh.wikisource.org/wiki/%E8%B3%87%E6%B2%BB%E9%80%9A%E9%91%91/%E5%8D%B7011|title=資治通鑑/卷011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accessdate=2018-02-06|work=zh.wikisource.org|language=zh}}</ref>

楚国诸将:“项羽为人僄悍滑贼,诸所过无不残灭。”(《史记·高祖本纪第八》)

[[陈平]]:“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

[[郦食其]]:“项王有倍约之名,杀义帝之负;于人之功无所记,于人之罪无所忘;战胜而不得其赏,拔城而不得其封;非项氏莫得用事;为人刻印,刓而不能授;攻城得赂,积而不能赏:天下畔之,贤才怨之,而莫为之用。故天下之士归于汉王,可坐而策也。”(《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第三十七》)

[[刘邦]]:“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高祖本纪第八》)

[[韓信]]曾批評項羽為:“遇強則霸的匹夫之勇,和遇弱則憐的婦人之仁。既不能任用賢能將帥,又曾遷逐[[楚義帝]],用兵趕盡殺絕。雖名為霸王,其實民心盡失。”;“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此二句意為項羽只看眼前而不識大體;好行小惠而不願大封大賞,用人但憑個人好惡而非才學,只記過不記功且心胸狹隘,作風與劉邦完全相反。

[[高起]]、[[王陵 (西汉)|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本纪》;[[陈平]]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陈丞相世家》。此二句意指劉邦待人傲慢無禮,但用人不疑且封賞從不手軟;相較之下項羽仁而爱人,但用人疑神疑鬼且封賞極為小氣,無法留才。

[[王充]]:“项羽恶微,号而用兵,与高祖俱起,威力轻重,未有所定,则项羽力劲。”(《论衡·卷十九·恢国篇第五十八》)

[[郭嘉]]:“昔项籍七十余战,未尝败北,一朝失势而身死国亡者,恃勇无谋故也。”(《三国志·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

[[诸葛亮]]:“昔项籍总一强众,跨州兼土,所务者大,然卒败垓下,死於东城,宗族如焚,为笑千载,皆不以义,陵上虐下故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第五》)

[[刘邵]]:“若一人之身,兼有英雄,则能长世;高祖、项羽是也。然英之分,以多于雄,而英不可以少也。英分少,则智者去之,故项羽气力盖世,明能合变,而不能听采奇异,有一范增不用,是以陈平之徒,皆亡归高祖。”

[[段灼]]:“秦失其鹿,豪杰竞逐,项羽既得而失之,其咎在烹韩生,而范增之谋不用。假令羽既距项伯之邪说,斩沛公于鸿门,都咸阳以号令诸侯,则天下无敌 矣。而羽距韩生之忠谏,背范增之深计,自谓霸王之业已定,都彭城,还故乡,为昼被文绣,此盖世俗儿女之情耳,而羽荣之。是故五载为汉所擒,至此尚不知觉悟,……甚痛矣哉!”(《晋书·卷四八·列传第十八·段灼》)

[[蔡謨]]:“夫以[[白起]]、韩信、项籍之勇,犹发梁焚舟,背水而阵。”(《晋书·卷七七·列传第四七·蔡谟》)

[[李德林]]:“项羽诛秦摧汉,宰割神州,角逐争驱,尽威力而无就也。”(《隋书·卷四二·列传第七·李德林》)

[[房彦谦]]:“故蚩尤、项籍之骁勇,伊尹、霍光之权势,李老、孔丘之才智,吕望、孙武之兵术,吴、楚连盘石之据,产、禄承母弟之基,不应历运之兆,终无帝主之位。”(《北史·列传第二十七》)

[[魏元忠]]:“假有项籍之气,袁绍之基,而皆泯智任情,终以破灭,何况复出其下哉。”(《旧唐书·列传第四十二》)

[[司马贞]]:“秦鹿走,伪楚狐鸣。云郁沛谷,剑挺吴城。勋开鲁甸,势合砀兵。卿子无罪,亚父推诚。始救赵歇,终诛子婴。违约王汉,背关怀楚。常迁上游,臣迫故主。灵壁大振,成皋久拒。战非无功,天实不与。嗟彼盖代,卒为凶竖。”(《史记·项羽本纪第七》)

唐代才子[[杜牧]]有詩《[[題烏江亭]]》:「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弟子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但是杜牧天真的想法被[[王安石]]仿此詩格式吐槽:「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捲土來。」

宋[[苏洵]]:“项籍有取天下之才,而无取天下之虑。”

宋[[苏轼]]:“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古文观止》)

宋[[蘇轍]]《虞姬墓》的詠嘆是:布叛增亡國已空,摧殘羽翮自令窮。艱難獨與[[虞姬]]共,誰使西來敵[[沛公]]。

宋[[陸游]]《項羽》嘆曰:八尺將軍[[千里騅]],[[拔山扛鼎]]不妨奇。范增力盡無施處,路到烏江君自知。

宋[[文天祥]]:「項籍、[[關羽|關侯]]、[[高昂|敖曹]][[韓擒虎|擒虎]]之流。」(《文山集·送彭叔英序》)

宋[[范浚]]:“若籍则无能有是,得范增不能用,得陈平不能用,得韩信不能用,皆使之怨偾弃去,徒以匹夫小勇,欲决雄雌于挑战间,至力蹙势穷,犹将驰杀一二汉将,以见枝能,此楚所以失天下也。然则籍之亡也,又胡望乎天哉?”

宋[[何去非]]:“项羽之于力尝强矣,以其不知真力之所在,此所以亡。彼项羽以百战百胜气盖于一时,手袭天下以王豪杰而宰制之,自以天下莫能抗也。观其所赖以为资,盖有类乎力者矣。虽然,彼之所谓力者,内恃其身之勇,叱咤震怒足以威匹夫;外恃其众之劲,搏捽决战足以吞敌人而已。至于阻河山,据形便,俯首东瞰,临制天下,保王业之固,遗后世之强,所谓真力者,彼固莫或之知也。是以轻指关中天险之势,燔烧屠戮逞其暴,卒举而遗之二三降虏,反怀区区之故楚而甚荣。......惟其知夺而不知其有,此所以亡耳。”

[[刘叔友]]:“项王有吞岳渎意气,咸阳三月火,骸骨乱如麻,哭声惨怛天日,而眉容不敛,是必铁作心肝者。然当垓下诀别之际,宝区血庙,了不经意,惟眷眷一妇人,悲歌怅饮,情不自禁。”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诗赞-{云}-:「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過江東。」

[[朱元璋]]:“项羽南面称孤,仁义不施,而自矜功伐。高祖知其然,承以柔逊,济以宽仁,卒以胜之。”(《明史·卷第一三五·列传第二三·孔克仁》)

[[王世贞]]:“嗟乎!古之有天下者,要必有人君之德,而其佐命以功臣终者,要必有人臣之体,人臣之体在才巨而心小其识不凡,而凡不远而远乃可保也无君德,而其材非人臣者。偏雄,则项羽、袁绍、李密;委质,则韩信及荣也。”(《王弇州崇论卷之四》)

[[李晚芳]]:“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太史公以神勇之笔,写神勇之人。亦千古无二。迄今正襟读之,犹觉喑嗯叱咤之雄,纵横驰骋于数页之间,驱数百万甲兵,如大风卷箨,奇观也。”

[[明朝|明]]末[[流寇]]首領[[張獻忠]]曾經評歷代帝王,以西楚霸王為第一。

[[蔡东藩]]:“惟观于项王之坑降卒,杀子婴,弑义帝,种种不道,死有余辜,彼自以为非战之罪,罪固不在战,而在残暴也。彼杀人多矣,能无及此乎!天亡天亡,夫复谁尤!”

[[周恩来]]:“时势之英雄,固若是其众也,然非吾之所论于项羽、拿破仑也。夫二氏,世界之怪杰也。具并吞八荒之心,叱咤风云之气;勇冠万夫,智超凡俗;战无不胜,攻无不取;敌邦闻之而震魄,妇孺思之而寒胆;百世之下,犹懔懔有生气,岂仅一世之雄哉!是犹其勇之著于外也。若其关系于世界之进退,人类之盛衰,又非一时豪俊、二三学者所可同日而语。虽以帝王之尊、宗教之力、金钱之势,莫以易之。故二氏者,吾之所谓造时势之英雄也。”

[[孫中山]]認為,項羽失敗最簡單原因,就是項羽專靠武力,劉邦入關之後,便[[約法三章]],事事總是寬宏大量,以得民心為主。<ref>孫中山著、葉匡政編:《孫中山非常言:論道1896-1925》,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11年4月第1版,第186頁,ISBN 978-7-5115-0253-7</ref>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有[[词 (文学)|词]]-{云}-:“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在1964年的一次谈话中,毛泽东进一步指出项羽战败的三个错误:[[鸿门宴]]不听[[范增]]的话,放走刘邦;机械遵守鸿沟协定;以及建都[[徐州]](当时叫[[彭城]])。<ref name="毛泽东点评历代帝王纣王能文能武很有本事">{{cite web |url=http://news.ifeng.com/history/3/200711/1115_337_298656_1.shtml|title=《毛泽东点评历代帝王纣王能文能武很有本事》|accessdate=2007年11月15日|work=|publisher=凤凰网|language=zh-hans}}</ref><ref name="毛泽东妙语评点历代帝王">{{cite web |url=http://www.china.com.cn/culture/txt/2007-08/22/content_8729040.htm|title=《毛泽东妙语评点历代帝王》|accessdate=2007-08-22|work=|publisher=中国网|language=zh-hans}}</ref><ref name="毛泽东对历代帝王的评说">{{cite web |ur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11/15/content_7077554.htm|title=《毛泽东对历代帝王的评说》|accessdate=2007年11月15日|work=|publisher= 新华网|language=zh-hans}}</ref>

==影視形象==
{{Portal box|中国|軍事|历史|人物}}
* 香港電視劇《[[楚河漢界 (電視劇)|楚河漢界]]》(1985年):由[[石修]]飾演項羽。
* 中國電視劇《[[淮阴侯韩信]]》(1991年):由[[韓再峰]]飾演項羽。
* 電影《[[西楚霸王 (電影)|西楚霸王]]》(1994年):由[[吕良伟]]飾演項羽。
* 中國電視劇《[[西楚霸王]]》(1994年):由[[宁才]]飾演項羽。
* 中國電視劇《[[漢劉邦]]》(1998年):由[[张林]]飾演項羽。
* 香港電視劇《[[楚汉骄雄]]》(2004年):由[[江华]]飾演項羽。
* 中國電視劇《[[楚汉風雲]]》(2005年):由[[胡軍]]飾演項羽。
* 中國電視劇《[[大汉巾帼]]》(2005年):由[[臧金生]]飾演項羽。
* [[杭州玄機科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製作的中國大陸[[三維]][[武俠]][[動畫]]《[[秦時明月 (動畫)|秦時明月]]》(2007年):由[[沈達威]]擔任項羽(少年)的配音員。
* 中國電視劇《[[神話 (电视剧)|神話]]》(2010年):由[[谭凯]]飾演項羽。
* 中國電視劇《[[大将军韩信]]》(2010年):由[[吴毅将]]飾演項羽。
* 電影《[[鴻門宴 (电影)|鴻門宴]]》(2011年):由[[馮紹峰]]飾演項羽。
* 中國電視劇《[[楚汉爭雄]]》(2011年):由[[任程伟]]飾演項羽。
* 中國電視劇《[[楚汉傳奇]]》(2012年):由[[何潤東]]飾演項羽。
* 電影《[[王的盛宴]]》(2012年):由[[吴彦祖]]飾演項羽。
* 中國電視劇《[[秦時明月 (电视剧)|秦時明月]]》(2014年):由[[秦俊杰]]飾演項羽。
* [[杭州玄機科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製作的中國大陸3D動畫原創電影《[[秦時明月3D電影龍騰萬里]]》(2014年):由[[沈達威]]擔任項羽(少年)的配音員。
* [[杭州玄機科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製作的中國大陸[[三維]][[武俠]][[動畫]]《[[秦時明月 (動畫)|秦時明月]]》第五季君臨天下新春特别篇(2016年):由[[戴超行]]擔任項羽(青年)的配音員。

==参考文献==
{{Reflist|30em}}

===书目===
{{Wikisource author|項羽}}
*{{wikisource history link|史記|007|項羽}}
*{{wikisource history link|漢書|031|項籍}}
*{{wikisource history link|漢書|001}}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外部連結===

{{-}}
{{start box}}
{{s-reg}}
{{s-before|無}}
{{s-title|西楚霸王|前206年-前202年}}
{{s-after|無}}
|-
{{s-before|[[子婴|秦王子婴]]<br />[[楚义帝]]}}
{{s-title|[[中國君主列表|中國君主]]|前206年-前202年}}
{{s-after|[[漢高祖]]|刘邦}}
|-
{{end box}}

{{项羽十八诸侯}}
{{秦末汉初人物}}
{{中国农民起义领袖}}

{{Authority control}}
{{DEFAULTSORT:X項羽}}
[[Category:中國君主]]
[[Category:秦朝民變領袖]]
[[Category:秦朝政治人物]]
[[Category:秦朝军事人物]]
[[Category:楚漢戰爭人物]]
[[Category:蘇州人]]
[[Category:宿迁人]]
[[Category:项姓|Y羽]]
[[Category:人物神]]
[[Category:道教神祇]]
[[Category:中國民間信仰]]
[[Category:楚漢自殺人物]]
91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