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最大的群体(程树榛)

增加 3,505 位元組, 26 天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 最大的群体'''<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 最大的群体'''<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12882769/pexels-photo-12882769.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uuhy.com/html/22946.html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small>
|}
'''《最大的群体》'''是[[中国]]当代作家程树榛的散文。

==作品欣赏==

===最大的群体===

这个庙会上最大的[[群体]]是“善友”,也就是善男信女,他们最明显的标志是每人一把扇鼓,扇鼓乍一看像是羽毛球拍,上面有数个铁环,舞动起来“唰棱棱”作响。最为[[神奇]]的是每一位善友都是民间诗人和歌者,几个人或者几十个人围成一圈,以相同的步伐、相同的扇鼓节奏进行“表功”,我理解的“表功”应该是对神灵的[[赞颂]],也有那些各自不同的期许。“某门某氏拜神灵,某某村上有门庭,保佑咱多进银子多进铜,阳里圣里都喜盈……”或文或白、[[长篇大论]]的“表功”一两个小时不停,体力是一个方面,对于文字的记忆力和创造力也堪称一绝。扇鼓舞已经申报了非遗,邢台当地一位研究者还记录了“表功”的[[旋律]]和唱词,起了个名字叫“巫歌”,没有和作者交流过,莫不是取“巫能通神”之意。

城市里也有[[庙会]]原本就该有的,像城隍庙、火神庙都有固定的时间,而且规模可观。在我居住的小区向南两里地的地方有座三官庙,紧邻着小黄河,去年的七月十五才发现[[这里]]竟然也有庙会。那天在微信上发了一条状态:“又见三官庙!这可是个好去处,祖祖辈辈能想到的好事都占全了,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阴阳]]两界的好事这老三位全给包办了!只是现代人心急,两眼只盯着天官,盼着赐福,每年正月十五的上元节热闹非凡,可是却忘了不时造下的罪孽,忘了时时可能袭来的厄运,以至于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十月十五的下元节冷冷清清,三官庙里的老三位也只有天官独享香火之盛了!”说是有心就是有心,说是[[无意]]就是无意,这一话题着实让朋友圈热闹了一番。

邢台城东的庙会和[[城西]]就不一样,城西多是物资交流,城东就是喝酒,谁家不摆上个三五桌是没有面子的,赶庙会的人不串个三五家也不觉得过瘾,没点酒量可[[不敢]]到城东去赶庙会。

一次进山,偶遇小山村的庙会,一行人都为赶会的人群堵了路而堵心,我却心情大好,下车步行赶了半个庙会,带回一支藤编的挎篮。其实,赶庙会也是个瘾头,翻着《会谱》,算着时间,掂对着同伴,一次次徜徉在神的节日里,完成自己的狂欢。如果说现在庙会最大的特点是商品交易,那么就自己和自己交易吧,用时间换回心灵深处的那一点点依恋,“满船空载月明归”。

诗人江敏写过一首怀旧的诗歌,其中有“翻开课本,一群同学”的句子,那翻开《会谱》呢?翻开《会谱》,一人独行。

<ref>[https://www.bidushe.cn/prose/xiandai/ 必读社]</ref>

==作者简介==

程树榛,必读社签约作家。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waters
26,17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