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腊八粥拾趣(一叶)

增加 3,896 位元組, 26 天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 腊八粥拾趣'''<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 腊八粥拾趣'''<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12440890/pexels-photo-12440890.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uuhy.com/html/22946.html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small>
|}
'''《腊八粥拾趣》'''是[[中国]]当代作家一叶的散文。

==作品欣赏==

===腊八粥拾趣===

腊八粥,又叫七宝五味粥,是用多种[[食材]]熬制而成的粥。腊八节喝腊八粥的食俗,始于宋代,在这一天,不管是宫廷还是民间,都得喝腊八粥。

在[[宋代]]之前,尽管没有喝腊八粥的食俗,但腊八仍是一种重要的日子。在这一天,朝廷会举办“会饮”,就是百官欢聚,饮酒作乐;另外就是“腊赐”,顾名思义,[[当然]]就是发节日红包了。杜甫写过一首诗:“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那一年的腊八“会饮”,杜甫有幸参加,心情格外好。

明朝的腊八粥,和宋朝的不太一样,做法和食材都有些区别。明朝的腊八粥,据说和朱元璋有密切的关联。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给一家财主放牛。有一天放牛归来时,过一[[独木桥]],牛一滑跌下了桥,将腿跌断。老财主气急败坏,将朱元璋关进一间房子里不给饭吃。朱元璋饿得够呛,忽然发现屋里有一鼠洞,扒开一看,原来是[[老鼠]]的一个粮仓,里面有米、有豆,还有红枣。他把这些东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锅粥,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又想起了这件事儿,便叫[[御厨]]熬了一锅各种粮豆混在一起的粥。吃的这一天正好是腊月初八,因此就叫腊八粥。

到了清代,腊八粥的食俗更为[[盛行]]。心急吃不得热豆腐,这话也同样适用于腊八粥。有一年的腊八,慈禧喝腊八粥。宫女将粥端上来后,慈禧顿时嘴馋难耐。这粥做得太好了,黄澄澄的粥,红艳艳的枣,白生生的栗子仁,还有青丝玫瑰、芝麻、吉豆、杏仁、红糖,在上面绷着一层透亮的皮。宫女还给这粥取了个别致的名字,叫“八宝琉璃粥”。慈禧急不可耐,把粥急急往嘴里倒,结果被烫了个正着。要是别人,吐出来也就是了,可慈禧不能呀,吐出来岂不有失体统!于是,慈禧硬着[[头皮]]咽下去,一碗美味的腊八粥,反倒成了“烫嘴山芋”,哑巴喝腊八,有苦说不出!

孔府的腊八粥,颇为[[特别]],是用[[意米仁]]、桂圆、莲子、百合、栗子、红枣、粳米等熬成的,盛入碗里还要加些“粥果”,主要是雕刻成各种形状的水果,是为点缀。这种粥专供孔府主人及十二府主人食用。

“腊八粥”的主要原料为谷类,常用的有粳米、糯米和薏米。粳米具有补中益气、养脾胃、和五脏、除烦止渴、益精等功用。糯米具有温脾益气的作用,适于脾胃功能低下者食用,对于虚寒泄利、虚烦口渴、小便不利等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中医认为薏米具有健脾、补肺、清热、渗湿的功能,经常食用对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症也有良效。富含膳食纤维的薏米有预防高血脂、高血压、中风及心血管疾病的功效。可见,腊八喝腊八粥,在中医看来,也是大有养生的功效。

<ref>[https://www.bidushe.cn/prose/xiandai/ 必读社]</ref>

==作者简介==

一叶,必读社签约作家。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waters
26,17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