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红薯(虞颖茂)

增加 4,020 位元組, 26 天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 红薯'''<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226…”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 红薯'''<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22605384/pexels-photo-22605384.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uuhy.com/html/22946.html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small>
|}
'''《红薯》'''是[[中国]]当代作家陈小庆的散文。

==作品欣赏==

===红薯===

老韩驾驶着自家[[轿车]],在我们[[约定]]的地方停下,打开后备厢,从里面拖拽出一袋红薯,交到我手中,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表情上有些如释重负,还带着[[感激]],好像我帮了他多大一个忙似的。

老韩是我的一位[[豫北]]朋友,由于工作关系,彼此偶有接触。一次,我到他所在的单位出差,他陪餐,大家边吃边聊。他说,老家的人给他送来不少红薯,问我们要不要,别人都[[摇头摆手]],唯独我表示欣然笑纳。老韩见事有着落,很高兴,说要亲自给我送到指定地点。

按说,老韩给人红薯,大家应当[[争先恐后]],得到的人应该对他表示感激才对,缘何众人纷纷拒绝、他反而还要感谢接受者呢?因为那天一起吃饭的人除了本人之外,他们都是来自[[豫北]]农村,都不稀罕红薯这玩意儿。老韩不喜欢吃红薯,又舍不得扔,对此一直很纠结,我答应收下,去了他这块心病,所以他心存感激。

在过去,红薯一直是豫北农村的主要口粮,产量高,广泛种植,几乎家家户户一日三餐都离不开红薯、红薯汤、红薯馍、蒸红薯、煮红薯、红薯片……饭桌上总闪现着红薯的影子。我们知道,常吃一种食物,自然腻烦,即使山珍海味也是如此,况且红薯吃多了容易引起胃酸,令人难受。有人告诉我,他幼年时吃红薯太多伤了胃,现在连看都不想看,别说让他吃了,就是听到“红薯”俩字,也会反胃吐酸水,已形成条件反射了。

我出生在以水稻为主要[[种植作物]]的豫南农村,日常主食是大米,红薯是稀罕物,作为一种点缀,种在高岗坡地上,餐饭中偶尔出现红薯,我们都是抢而食之,自然喜欢。

查阅资料,发现红薯的[[别名]]可不少,有山芋、红芋、番薯、甘薯、白薯、白芋、地瓜、红苕等多种称谓。红薯全身都是宝,有抗癌、排毒、降糖、止血、防流感、补气血、抗衰老、通便[[减肥]]、防肺气肿等作用,除湿阻脾胃、气滞食积者,一般人均可放心食用,但不能与柿子、番茄、白酒、鸡肉、螃蟹等同时混食。

红薯真是好东西。回到家里,我[[打开]]袋子,发现有的红薯已有发芽的迹象,看来老韩压根儿就没有让它们登堂入室,而是在汽车后备厢里闷了不少时日。我不敢怠慢,立即采取蒸、煮、炸、炒等方法,很快就将红薯消灭光了。

我吃得很愉快,有些意犹未尽,又拨通了老韩的手机,问他还有没有,可以都给我。老韩说,没有了,想吃只能等到明年。我说,为什么要等明年呢,你现在就可以要呀。老韩说,那不行,每年红薯下来,他们都要送,很执着,不当面接收,他硬是把红薯放在小区门岗,让人通知我去取,回回都为送出它们发愁一阵子。我不能主动跟他要,如果说你想要,理由不充分,他也不一定给。

看来,你想拥有而不容易取得的,往往正是他人轻易拥有而不看重和需要的,当我们对某些人事有所期待时,别人也许正在视若敝屣而欲弃之。这就是一种纠结和矛盾,这就是人生。

<ref>[https://www.bidushe.cn/prose/xiandai/ 必读社]</ref>

==作者简介==

陈小庆,必读社签约作家。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waters
26,171
次編輯